這個會晤是中俄蒙三國元首第七次碰頭,2025年9月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的。距離上次會晤有一年多,這次重啟挺有意思。中方主持,普京和呼日勒蘇赫參加。三方聊了合作領域的事,重點在能源、貿易和基礎設施上。呼日勒蘇赫在那兒明確表態(tài),說蒙古要全力深化中俄蒙關系,還說蒙方會掃清合作項目的障礙。這話不是隨便說說的,放在現(xiàn)在地區(qū)局勢里,意思很清楚。
蒙古夾在中俄中間,能源和商品進出口大半靠這兩個鄰國。之前蒙古在天然氣管道上有點猶豫,現(xiàn)在表態(tài)了,等于認可了中俄的方案。會議上他們討論了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的蒙古段,俄羅斯能源部說方案已經在細化。管道建好后,中國每年能拿500億立方米天然氣,蒙古光過境費就能進賬10億美元左右,俄羅斯也多了條出口通道,避開一些風險。
三方各得其所,形成利益捆綁。美國之前想拉蒙古,去年國務院出了份報告,說五年給蒙古1.2億美元援助,名義上建基礎設施、推民主啥的,但誰都知道是想插一腳,牽制中俄??擅晒趴促Q易數(shù)據(jù),中國占總貿易65%,俄羅斯20%,加起來85%,美國才3%。蒙古人算賬算得清,不會為了那點援助扔掉大頭利益。所以呼日勒蘇赫這次承諾,基本上是蒙古基于自己利益的理性決定,不是一時興起。
蒙古之前在中俄蒙天然氣管道合作上拖拖拉拉,還開口要價高,看到美國對盟友的做法和中俄的備用方案后,蒙古有點急。備用方案就是管道繞開蒙古,直接從中俄走,那蒙古就沒過境費賺了。蒙古政府內部肯定開了不少會,審數(shù)據(jù)、看報告,最后決定去北京表態(tài)。呼日勒蘇赫的承諾直接針對能源需求,管道項目不光是天然氣,還帶鐵路和公路連通。
中蒙俄鐵路部分路段已經試運行,全通后中國東北到歐洲的物流時間縮短不少,每年貿易額能漲15%以上。這些項目落地,蒙古經濟能多點支撐。會議上三方還簽了備忘錄,覆蓋能源、AI、航天等領域。俄羅斯和中國簽了20多份協(xié)議,包括天然氣管道的綁定合同。
蒙古這邊,呼日勒蘇赫在雙邊會晤里還重申支持一中原則,堅定站中國在臺灣、西藏、新疆、香港問題上的立場。這等于公開承諾,蒙古把對華友好放外交優(yōu)先位,繼續(xù)互利合作。蒙古看中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說要一起落實,解決治理赤字。兩國簽了海關、計量、媒體合作協(xié)議。這些事讓蒙古在區(qū)域里更有底氣,不用太擔心外部干擾。
美國想用1.2億美元援助撬動蒙古,明顯低估了蒙古的算盤。蒙古貿易依賴這么懸殊,誰也不會扔85%去追3%。美國還提過幫蒙古建通歐洲的清潔能源輸電線,說賣電到歐洲,可幾年過去了,沒動靜。距離幾千公里,成本天文數(shù)字,歐洲也沒明確說要買多少。比起中俄蒙的天然氣管道,這東西太虛。
中俄蒙合作更務實,一帶一路、歐亞經濟聯(lián)盟、草原之路這些倡議重合點多,項目落地快。蒙古選擇深化三邊關系,等于告訴美國,別想輕易拉走人。印度最近訪華也類似,沒提美國印太經濟框架,專注經貿和能源合作。美國想用印度圍堵中國,可印度有自己打算,跟中國合作能拉經濟,對抗反而損自己。
蒙古和印度這些選擇,指向一個邏輯:外交得為自己利益服務,不是跟著別人指揮棒轉。國際形勢多極化,各國越來越清醒,不想當棋子。美國老一套拉攏牽制,越來越不管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