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茰I」
誰人更紅?
在擁躉的世界里,這幾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比如筆者偶然看到,有人在網(wǎng)絡(luò)上公開發(fā)問,“巔峰時期的林志穎,是不是真的能以一人之力抗衡四大天王?”
自我的世界,通常都色彩鮮艷、熾烈無端,當(dāng)視線放遠,自然就褪色清減。
所以實乃人之常情。
但不妨一敘。
先看一種認知。
有人答,“如果要比較1992年到1993年這兩年的狹義上的巔峰期,林志穎不但不輸黎明,也不輸郭富城,甚至不輸張學(xué)友和劉德華。”
他以林志穎出道兩年、四張專輯,對比后來周杰倫出道的四張專輯,認為其在華語樂壇“爆炸的力度”,并不弱多少。
再引出“亞洲小旋風(fēng)”稱號。
進而又以“首次在紅館開個唱的最年輕歌手紀錄保持者”,來反證其“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雖然他也有進一步的結(jié)論,說林志穎“能以一人之力抗衡四大天王”,這是“吹牛”。
但僅限于其所謂“廣義巔峰期”。
所以其核心結(jié)論,仍然可以理解為,“狹義”巔峰期的林志穎,可以“抗衡四大天王”,至于是單打獨斗還是四個一起上,這個不用多做延伸。
是這樣嗎?
以筆者所見。
偶像崛起的本質(zhì),是“激活”與“掠奪”。
比如郭富城在臺灣樂壇大紅,就“激活”了那群熱愛“少年派”與“雕刻美顏值”的少女,及至他回到香港,自然不但會“激活”,也必然會從同期大紅的黎明甚至是劉德華那里,“掠奪”走有同樣潛質(zhì)的擁躉。
反推黎明在香港樂壇的崛起,也是一個道理,他“激活”并或從劉德華那里“掠奪”走的擁躉類型,就是傾心“高大身形”、“俊朗內(nèi)斂”類型的群體。
甚至再推延至譚張爭霸時期,也是同樣道理。
這是偶像派之間的“戰(zhàn)爭”。
林志穎也不例外。
但與之同時,他又要算是相當(dāng)“另類”的偶像崛起。
別人是以個人稟賦與特質(zhì),在亂軍當(dāng)中殺出一條血路,他是比照著郭富城的模樣和風(fēng)格,被飛碟發(fā)掘,甚至連歌路、發(fā)型與身高,都幾乎一致。
所以他當(dāng)年脫口而出的那句“爸爸”,雖然是年少輕狂,卻其實當(dāng)真說起來,郭富城與他,也當(dāng)真是有某種“傳承”的意味。
而他不但“激活”了更低年齡段的擁躉,更反過來開始“掠奪”四大天王固有的擁躉群體,郭富城就首當(dāng)其沖。
這也是世事的有趣之處。
有人說林志穎很狂。
因為他不但連《戲夢》這首歌都敢唱,在面對記者“大家都說你和郭富城相似,你怎么看?”的問題,竟公然答,郭富城是他的“爸爸”。
據(jù)說,郭富城氣極而笑,“我怎么不知道自己有個這么大的兒子?”
而后林志穎知道自己闖禍,又連忙去找郭富城道歉,后者當(dāng)然笑說,沒關(guān)系,自己不是氣量狹小的人。
此事見諸記者筆下,也大概確鑿不假。
再說《戲夢》。
“去年你是天王,今年我是至尊”,這兩句歌詞,在當(dāng)年惹起軒然大波。
因為他正好對應(yīng)了1992年香港樂壇的“封王”,而話里話外,你們只是“去年的天王”,我林志穎才是“今年的至尊”。
他的擁躉則更是囂張,四面“開炮”。
這實在讓人不知道怎么說才好。
話說回來。
小小年紀,就名滿全亞洲,這本身也確是“狂”的資本。
但所謂“紅極”、“抗衡四大天王”,卻不能僅僅是歌迷一廂情愿的感受,以及媒體上的“泡沫式”大紅。
它需得手底下見真章。
比如唱片銷量,比如個人寫真集銷量,還比如各大地區(qū)的音樂排行榜。
這些東西,都可以從昔年的報章雜志里面,去尋得蹤跡。
不如認真來做個對比。
臺灣一地,有三個具象征意義的榜單。
其一是金曲龍虎榜。
1992年,劉德華和郭富城上榜,分列第五和第九名,郭富城當(dāng)年票選第一;1993年,張學(xué)友和劉德華上榜,分列第二和第三名。
其二是“十大最受歡迎偶像”評選榜。
1992年,劉德華、林志穎和郭富城分列前三;1993年,劉德華、郭富城和潘美辰分列前三,林志穎跌出榜外。
其三是“明星肖像印刷品”銷量排行榜。
1992年,“郭富城、吳奇隆、劉德華分列前三,林志穎第六;1993年,郭富城、酒井法子、林志穎分列前三。
金曲龍虎榜林志穎查無此人。
十大偶像榜,林志穎不及劉德華,與郭富城伯仲之間,不過該榜可以買報紙“無限”刷票,故僅作參考。
而“明星肖像印刷品”銷量排行榜他不敵郭富城,至多持平劉德華。
結(jié)論顯而易見。
林志穎當(dāng)然是當(dāng)年紅星,但即便以臺灣一地來觀察,他與四大天王比起來,其偶像力和當(dāng)紅度,能勝黎明與張學(xué)友,卻不及郭富城和劉德華。
這應(yīng)該是一個公允的評價。
新加坡有醉心龍虎榜。
該榜始于1990年。
本文所涉幾位歌手里面,劉德華第一個登陸該榜,最好成績是連續(xù)兩個周冠軍。
大約四個月后,郭富城登榜,兩周之后屠榜,以《對你愛不完》、《傷心的話留到明天再說》和《我是不是該安靜地走開》,創(chuàng)下十二連冠、冠亞軍同拿等超級紀錄,迄今未被打破。
又兩個月后,黎明登榜,連奪四個周冠。
當(dāng)然,上言榜單情況,皆發(fā)生于1990年末至1991年末,彼時香港尚未封四大天王,林志穎也尚未出道,而郭富城,自然就是新加坡唯一的王。
少安毋躁,再繼續(xù)往下看。
1991年末,郭富城再臨該榜。
他帶來一曲《到底有誰能夠告訴我》,連奪九個周冠,并同時有另一首自己的《我不認輸》在榜,也于第七周的時候,冠亞軍歌曲同握。
然后是劉德華的《來生緣》,連奪四個周冠軍。
1992年9月2日,林志穎終于帶著《今年夏天》出現(xiàn)了,首次上榜第九名,天王郭富城則攜《愛你》列榜單第五名。
兩周后,郭富城《愛你》登頂冠軍,并奪得六個非連續(xù)周冠軍,林志穎《今年夏天》只非連續(xù)上榜兩次,即跌出前十,再也不見蹤影。
其后歲月,四大天王與當(dāng)年紅星你來我往,依然熱鬧。
唯獨林志穎,不要說與天王比,就是與同為小天王的吳奇隆對比,也要遠遜,吳奇隆在與當(dāng)年一眾大咖同臺的情況下,仍多次奪得周冠。
這實在令人唏噓。
1992年,是林志穎“最火”的時刻。
他以強龍身份,過江香港,香港樂壇為表尊重,將三臺新人金獎慷慨以贈,而這是連郭富城和黎明兩位天王都未能得到的殊榮。
但其輝煌就止步于此。
綜合來講,無論臺灣、內(nèi)地、香港還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他唱片賣不過四大天王,肖像寫真及人氣表現(xiàn)被郭富城和劉德華壓制,各大排行榜近乎查無此人。
這就是他“抗衡四大天王”的真相。
殘酷但真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