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涉及到打官司,很多人第一的想法就是要請律師。畢竟,對于很多80后來說,從小看著港劇長大,對于律師在法庭上唇槍舌劍、縱橫捭闔,有著非常深的印象。
當然也非常希望自己的案件能碰上這么一個好的律師,能夠完全維護好自己的利益,甚至能夠把黑說成白。
這個想法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
不過,請律師有一個最大的情況,就是需要繳納律師費的,而且而這個律師費一般不會很低,從現(xiàn)實情況看,即便最簡單的案件,在比較小的城市,也少不了三五千塊錢,這可能是我們普通打工人一個月的工資。
而且還有一點,即便交了律師費,律師也不允許承諾任何的結(jié)果,而且大多數(shù)情況下,律師費的多少與結(jié)果是不掛鉤的。因為律師費是先收的,收完律師費以后才會進行訴訟的過程。
只有一種特殊例外的情況,就是風險代理。這個情況下,律師費的多少會與打官司是否成功、以及最后能夠執(zhí)行回來多少錢有掛鉤,但是分只涉及民事案件,因為刑事案件是不允許風險代理的。
而且即便是風險代理的民事案件,即便最終沒有達到效果,也不是代表不用花一分錢,因為也需要額外給付差旅費等必要支出。
那么,碰到的案子,什么情況下可以自己打官司不用請律師呢?我們主要考慮以下幾個要素。
1.訴訟標的大小
這個比較好理解,如果案件本身的爭議就是幾千塊錢甚至更少,那就完全沒有必要請律師了。
請一個律師花三五千塊錢,即便贏回來也不夠支付律師費的,那還不如自己上網(wǎng)學習一下,自己走一走這個程序呢。
當然如果是有錢人,可以忽略。
2.證據(jù)的情況,即案件的難易情況。
如果案件比較簡單,而且自己的證據(jù)比較充分的話,那自己就可以打官司了。
比如是一個民間借貸的案件,手頭有借條,有借款的轉(zhuǎn)賬記錄,那直接自己起訴就行了,沒有必要找律師了。
但是如果案件比較麻煩的話,尤其是事實證據(jù)比較復雜,或者法律關(guān)系比較復雜的話,還是找一個律師給處理一下比較好一些。
3.時間成本的問題
打官司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不是說跑個一兩趟法院就完事了。
如果完全自己跑的話,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成本的。
即便是最少的時間,也需要至少立案和開庭兩次,但是從現(xiàn)實中來看,很少能就跑兩三趟就完事兒了的。
一般訴訟的過程一般都比較長,因為還存在上訴、甚至發(fā)回重審的問題,整個戰(zhàn)線有可能或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4.關(guān)于刑事案件的問題
剛才我們說的都是民事案件,但是如果涉及到刑事犯罪呢,那主要就看兩個方面的因素了。
第1個因素看一下案件的難易程度。
如果是醉駕、涉及危險駕駛罪,以及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犯罪,還有盜竊等案情比較簡單的話,就沒有什么太大的必要找律師。
畢竟法律的規(guī)定就在那,而且只要賠償了損失,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法院都可以判處緩刑的。但是如果案件比較復雜,比如詐騙類的或者比較少見的罪名,那就考慮找律師的問題了。
第2個因素是看一下嫌疑人現(xiàn)在處于什么狀態(tài)。
如果屬于取保候?qū)?,那么之后判緩刑的概率也很大,就可以不找律師?/p>
但是如果是羈押的話,那就綜合一下相關(guān)的因素了,因為羈押的情況下家屬是見不到本人的,而律師是可以到看守所會見的,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