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被稱為“萬歲”,卻連40歲的坎兒,都很難邁過去。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確立帝制,到公元1912年宣統(tǒng)帝退位,皇帝制度在中國存在了2132年。
在這兩千多年間,一共有376人(一說有400多人)做過皇帝。其中,有生卒年記載的皇帝大約300人。
歷史學(xué)者專門統(tǒng)計過這些皇帝的平均壽命。他們得出來的結(jié)論不算一致,但差得不多:有的說是39歲,有的說是39.6歲,還有的說是41歲。
總之,皇帝們的平均壽命在40歲左右,僅為歷史上有年壽記錄的名醫(yī)、名僧平均壽命的二分之一。
這是為什么?
▲300名皇帝的年齡組分布,可以看出超過六成都活不到50歲。表格引自史泠歌《帝王的健康與政治——宋代皇帝疾病問題研究》。
物質(zhì)生活條件太好,有時反而不利于養(yǎng)生。
皇帝們富有四海,舉天下以奉一人,使他們有條件養(yǎng)尊處優(yōu),飲食肥甘厚味等食物,從而容易患膏粱之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富貴病”。
一般來說,肥甘厚味食物膽固醇含量高,易使動脈粥樣硬化而發(fā)生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癥等等。
史書記載,有許多皇帝“無疾而終”。著名醫(yī)學(xué)家范行準(zhǔn)認(rèn)為,古代“無疾而終”者并非“無疾”,其死因除了心臟病外,大多和腦血管疾病有關(guān)。
十六國時,前秦的苻健,南燕的慕容德,大夏的赫連勃勃,前涼的張軌,成漢的李壽,后涼的呂光,北涼的沮渠蒙遜等帝王,都因“寢疾”去世。
所謂“寢疾”,就是臥病,睡夢中死掉了,其實他們極大可能都死于腦血管疾病。
和其他朝代相比,宋代皇帝是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最高的群體。
北宋9帝中,有4位——真宗、仁宗、英宗、神宗都患有腦血管疾病。他們腦血管疾病發(fā)作時具有若干共同特征,如言語塞澀或不語、行動不便等癥狀。
嘉祐八年(1063)三月,54歲的宋仁宗趙禎夜里突發(fā)急性腦血管疾病,發(fā)病后出現(xiàn)失語。御醫(yī)第一時間趕到開藥,但已無濟于事,宋仁宗僅兩個時辰就去世了。
▲宋仁宗畫像。
肥胖癥也是古代皇帝的致命殺手。
最出名的應(yīng)該是南朝宋明帝劉彧。劉彧以貪吃肥胖著稱,尤其喜歡吃河豚、臘肉。史載,劉彧“以蜜漬逐夷(河豚肉),一食數(shù)升,啖臘肉嘗至二百臠”。
這食量簡直是作死的節(jié)奏。他后來肥胖到了不能行房事的地步,沒有繼承人怎么辦呢?于是,把他那些已經(jīng)懷孕的弟媳們強行拖入宮中,生男孩就把其母殺掉,視為己出。
劉彧死時不過34歲。
明仁宗朱高熾也相當(dāng)肥?!睹魇贰飞险f,朱高熾體態(tài)肥胖,行動不便,要兩個內(nèi)侍攙扶才能行動,而且總是跌跌撞撞。他雖然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但因為肥,朱棣不喜歡他,差點登不了皇位。
朱高熾后來雖然如愿登基,但,僅僅10個月后就去世了,享年47歲。
▲明仁宗畫像。
明朝人說,酒是燒身硝焰,色為割肉鋼刀。很多皇帝經(jīng)常會感概:“感覺身體被掏空。”
對于坐擁天下的皇帝來說,面對眾多后宮佳麗,明知縱欲無益健康,明知克制情欲、節(jié)制房事可以養(yǎng)生,但就是控制不住男性荷爾蒙分泌。
北齊武成帝高湛的寵臣和士開曾勸高湛及時享樂,說:
自古帝王,盡為灰燼,堯、舜、桀、紂,竟復(fù)何異。陛下宜及少壯,恣意作樂,縱橫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敵千年。
這種“好話”,高湛執(zhí)行起來毫不費力,當(dāng)皇帝不過4年,就因酒色過度而死,年僅32歲。
宋哲宗趙煦少年縱欲,患上了“腰疼,便旋中下白物”“又多滑泄”的慢性前列腺炎癥狀。因房事過度,身體虛弱,抵抗力降低,結(jié)核病加重,24歲便撒手人寰。
▲宋哲宗畫像。
宋哲宗去世后,因無子嗣,徽宗趙佶得以即位。
宋徽宗治國無能,但在縱情女色上,卻表現(xiàn)出特別的天賦和才能。史載,宋徽宗“五、七日必御一處女,得御一次即畀位號,續(xù)幸一次進一階”。積分晉級制,原來是他的發(fā)明呀。
他的兒子宋欽宗即位后,“放宮女六千余人于外”。宋人據(jù)此估計,徽宗時期的宮女至少有萬把人。
他的另一個兒子宋高宗趙構(gòu),不是隨便的人,但隨便起來不是人。史載其“好色如父,侍婢多死者”。
就是說,趙構(gòu)很能干。
▲宋高宗畫像。
這位患有嚴(yán)重“恐金癥”的逃跑皇帝,很精明地在50多歲時主動禪位。結(jié)果,以退位續(xù)命,竟然活到了80歲出頭,在宋代皇帝中活出了一個壽命高峰。
中國最后一個縱欲而死的皇帝,應(yīng)該是年紀(jì)輕輕的同治帝。
據(jù)說,同治帝小小年齡,耽溺男寵,常常在恭親王之子載澂、翰林院侍讀王慶祺的陪伴下溜出皇宮,微服冶游,整夜在南城琉璃廠、八大胡同等處盤桓,狎邪淫樂。直至第二天早朝時,才鬼不知神不覺潛回宮中。
結(jié)果,同治帝19歲就英年早逝。
官方公布的病情是天花,民間一直傳言是梅毒。
▲同治皇帝年紀(jì)輕輕就掛了。
服食丹藥,也是很多皇帝作死的方式。
有些皇帝感覺身體被掏空,急需壯陽補腎;有些皇帝追求長生不老,希望成為真正的萬歲……
他們共同采信的做法,就是煉丹吃藥。結(jié)果,往往適得其反,導(dǎo)致了很多皇帝的速死。
東晉哀帝司馬丕“雅好黃老,斷榖,餌長生藥”,最終服食過量,中毒而死,時年不到25歲。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則表現(xiàn)出典型的寒食散中毒癥狀,要么數(shù)日不食,要么通宵不睡,喜怒無常。底下的大臣、皇子們?nèi)巳俗晕?,懷恨在心,最后被自己的兒子刺死了?/p>
但要論嗑藥,當(dāng)屬唐代和明代皇帝最瘋狂。
據(jù)王永平先生統(tǒng)計,唐朝21帝中,迷戀金丹者至少有11帝,即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僖宗。
其中,多名皇帝因此喪命。如唐太宗因服食胡僧配制的長生藥,遂致暴疾不救;唐穆宗李恒因方士進金石之藥,吃后中毒暴亡;唐武宗李炎“重方士,頗服食修攝,親受法箓,至是藥躁,喜怒失?!?,中毒身亡。
在嗑藥high死這件事上,皇帝們很少吸取教訓(xùn)。
明代16帝中,有9人服食丹藥。他們嗑藥的原因,除了求長生,還有治療疾病、助淫與求嗣等。
嘉靖帝朱厚熜服用丹藥后,經(jīng)常折磨后宮少女,以致激起宮闈叛變,差點被十幾個宮女勒死。
他的兒子隆慶帝更加荒唐,服用丹藥后,“陽物晝夜不仆,遂不能視朝”。
他們長期服食含有砒霜、水銀、朱砂的丹藥,最后不免縱欲而亡。
這份中毒而亡的名單,最后還迎來了一個重量級帝王——雍正帝。
有史料記載,雍正晚年貪圖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長期不能行動,所以常年要服食丹藥。
雍正死因成謎,但可能逃不脫所謂丹藥的“助攻”。他死時58歲,比起康熙、乾隆,甚至嘉慶、道光都算短命。
▲雍正有可能因服食丹藥中毒而死。
總體而言,相對和平穩(wěn)定的朝代,皇帝們多死于疾病,如西漢、北宋、南宋;當(dāng)戰(zhàn)亂紛爭、皇權(quán)旁落或者一個王朝即將終結(jié)時,皇帝們多死于非命,如魏晉南北朝、五代時期多死于各種自殺、他殺。
中國的皇帝,接近三分之一死于自殺或他殺。
只有那些覺悟高、運氣好,同時帝國處于上升期的皇帝,才能長壽。
活了69歲的康熙帝,曾說:
吾人年老而經(jīng)事多,則自輕易不為人所誘,每見道士自夸修養(yǎng)得法,大言不慚。但多試幾年,究竟如常人,齒落鬢白,漸至老憊。觀此,凡世上之術(shù)士,俱欺游人而已矣。神仙豈降臨人世哉?
這,才是活得明白的過來人。
他兒子雍正不信,不到60就走了。
他孫子乾隆信了,活到89歲,創(chuàng)下中國皇帝的最長壽紀(jì)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