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9月3日,美國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法官伯勒斯裁定:特朗普政府此前凍結哈佛大學超20億美元聯(lián)邦資助的行為非法。
這事在美國高教界和政界引發(fā)不小波瀾,這筆經(jīng)費不僅關系哈佛眾多科研項目存續(xù),更牽出核心問題,政府行政權力該如何與高校學術自治相處。
伯勒斯在84頁意見書中明確,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暫停哈佛經(jīng)費與合同的行為,既未遵循正當程序,還侵犯其言論自由權。
法官更點出,政府以“反猶太主義”為幌子,實則針對性攻擊哈佛,且經(jīng)費凍結與反猶問題無實質關聯(lián)。
說實話,政府拿“反猶”當理由實在站不住腳,真想解決問題該推動校園整改,而非用經(jīng)費要挾高校。
裁定出爐后,雙方態(tài)度鮮明對立。
哈佛校長加伯致信全校,稱裁決確認了學校權利,也驗證了捍衛(wèi)學術自由、批判性科研及高教核心原則的論點。
其實哈佛敢硬剛不易,聯(lián)邦經(jīng)費對科研至關重要,不少實驗室項目、博士生研究離了這筆錢可能停擺。
若高校連自由研究、表達的權利都沒了,大學的核心意義恐怕會打折扣。
特朗普政府則態(tài)度強硬,白宮發(fā)言人休斯頓表示將“立即上訴”,還稱“最終會追究哈佛責任”。
老實講,政府不松口,或許不只是為“反猶”本身,更多是不想在“管控高?!鄙蟻G顏面,此前用類似理由已讓多所學校妥協(xié),這次哈佛勝訴若不上訴,以后再用經(jīng)費施壓高校會更難。
最受影響的還是一線研究者,一位哈佛在讀博士生透露,即便法院裁定政府非法,凍結資金仍未解凍,“我手上項目的資金一直被扣著”。
這種“判了卻拿不到錢”的滋味,怕是只有研究者最清楚:項目停滯、數(shù)據(jù)難收集,心里總懸著塊石頭。
要弄清資金解凍問題,得回溯今年4月。
當時特朗普政府以“哈佛未充分解決校園反猶問題”為由,削減其逾20億美元資助。
之后數(shù)月雙方談判不斷,有消息稱哈佛已同意向美國勞動力發(fā)展計劃投5億美元換經(jīng)費解凍,特朗普上周也表態(tài)要哈佛付“至少5億美元”。
本以為會像其他學校那樣和解,沒想到法院先出裁定,如今政府上訴,事情又變復雜。
特朗普政府的上訴給解凍添了變數(shù),律師陸穎分析,上訴中政府可能申請中止令,若獲批,資金或在上訴期間再次凍結,直至程序結束。
不過她也提到,第一巡回上訴法院過去常駁回類似緊急中止請求,這對哈佛是利好。
但更讓人擔心的是最高法院“影子案卷”,無需口頭辯論就能采取緊急行動,且最高法院近期已接受過政府類似動議,“哈佛能不能拿到錢,現(xiàn)在真說不準”。
截至目前,哈佛未就解凍進展表態(tài),加伯僅稱會評估法院意見影響、關注法律動態(tài)。
說實話,這種謹慎能理解,上訴結果沒出來前,說太多易出問題,萬一有變故,對學校聲譽和研究者信心都是打擊。
哈佛打官司并非孤例,此前多所高校因類似“反猶”指控與政府和解。
今年7月哥倫比亞大學同意三年內向財政部付2億,另付2100萬美元解決調查;布朗大學也承諾10年向羅德島勞動力發(fā)展組織投5000萬。
這些學校和解情有可原,訴訟漫長且資金凍結會影響科研教學,無奈之下只能妥協(xié)。
但哈佛選擇法律維權,或許能給其他學校提個醒:面對不合理施壓,不一定非得妥協(xié),堅持原則用法律爭取權益也可能成功。
此外,凍結經(jīng)費只是政府針對哈佛的手段之一。
今年5月初特朗普計劃取消哈佛免稅資格,同月提出將30億美元大學撥款轉投職業(yè)院校;6月又試圖限制哈佛招收外國學生,該舉措后遭聯(lián)邦法院質疑。
如此看來,政府是下了“組合拳”,更像是想通過多手段壓縮哈佛自主權,讓高校更聽話。
上海交大教育學院副教授陳麗媛指出,此案核心是政府權力與學術自治的邊界之爭,哈佛的階段性勝利對美國高教意義重大:
一來政府再想用經(jīng)費懲罰校園言論會面臨更大法律障礙;二來此前學校和解多因怕訴訟耗不起,而哈佛證明用法律維權可行,或改變高校與政府博弈的策略。
不過案件最終走向可能要看最高法院,按流程,政府先上訴至第一巡回上訴法院,敗訴方或訴至最高法院。
此前學生公平錄取組織起訴哈佛招生歧視亞裔,哈佛在地方法院和第一巡回法院勝訴,2023年仍被最高法院推翻。
如今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6人是保守派,3人由特朗普提名,這讓上訴結果充滿不確定性。
陸穎也表示,上訴焦點會是政府是否越權,是否用撥款權懲罰哈佛行使言論自由。
地方法院判決給了哈佛堅實基礎,但保守派占優(yōu)的最高法院,可能更傾向支持行政權力。
陳麗媛說得好:“法律與政治壓力交匯下,哈佛的命運或重新定義精英大學與聯(lián)邦政府的關系。
”這事不只是哈佛與政府的糾紛,更關乎美國高教未來,高校能否保學術自由、政府權力是否該被限制,答案或許藏在后續(xù)上訴結果里。
總的來說,哈佛這次勝訴暫時擋住了政府不合理施壓,守住了高教核心原則,但事情遠沒結束。
政府上訴、可能的中止令、最高法院態(tài)度、未解凍的資金,都是懸在哈佛頭上的問號。
說實話,這事不只是哈佛的事,更關乎美國高教生態(tài),后續(xù)上訴進展值得關注,最終判決或許會徹底改變精英大學與聯(lián)邦政府的相處規(guī)則,影響無數(shù)研究者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