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苦等了近十年,普京最心心念念的能源大單——“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終于迎來了關(guān)鍵進展。中俄蒙三國近日正式簽署項目備忘錄,確認這條穿越蒙古國、年輸氣量高達500億立方米的管道即將進入建設(shè)階段,合同期限長達30年。
更重要的是,這次中方給出了“準信”,俄方也罕見地在價格上做出讓步——輸華天然氣定價將低于目前歐洲客戶支付的水平。這對于急需開拓亞洲市場、應(yīng)對西方制裁的俄羅斯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對于中國而言,這意味著能源供應(yīng)體系再添重要保障。在全球地緣局勢動蕩、中東能源運輸存在風(fēng)險的當(dāng)下,獲得一條陸上、穩(wěn)定、長期的天然氣來源,無疑是戰(zhàn)略上的重要收獲。
實際上,“西伯利亞力量2號”自2015年命名以來,談判過程可謂一波三折。三國訴求不一:俄羅斯想賣高價、簽大單;蒙古國盤算著多收過路費、少出建設(shè)費;中國則堅持價格要低、供應(yīng)要穩(wěn)。再加上國際局勢復(fù)雜多變,項目一度近乎停滯。
如今能取得突破,根本原因在于三方終于找到了利益契合點。俄羅斯面對西方“二級制裁”亟需能源出口多元化;中國也尋求更穩(wěn)定的陸路天然氣來源;夾在中間的蒙古國,更是等不起——畢竟天價“過路費”和潛在能源折扣,它都不想錯過。
這條管道不僅是能源工程,更是一張地緣戰(zhàn)略牌。它意味著中俄能源協(xié)作邁入更深層次,也預(yù)示著未來三十年東亞能源格局將迎來新變數(sh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