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標(biāo)題,肯定很多人和我一樣嚇一跳,如果你看下圖片,你會再嚇一跳。
特別是在這張照片上,卐字不但是黑色的,而且看起來像是斜放的。我知道你很著急,但先不要急,雖然看起來很像,但芬蘭空軍的旗子其實是這樣的。如圖:
芬蘭的旗子配色是白藍或者藍黑,納粹的標(biāo)志,配色則是紅黑,并且芬蘭的卐字是平放的,納粹的則是傾斜45度的。如下圖:
這樣看是不是又不太像了。作為中國人,我們對納粹標(biāo)志可能沒那么敏感,但對于歐洲人來說,意義都完全不一樣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持續(xù)百年的李逵和李鬼的尷尬史。
李逵和李鬼的尷尬由來
故事要從1918年說起。那一年,剛獨立的芬蘭急需組建空軍,瑞典貴族埃里克·馮·羅森伯爵送來一架飛機,還順手在機翼上畫了個藍色“卐”字符——這是他的幸運符號,靈感來自北歐維京時代的古董。芬蘭空軍一看:“這符號挺酷,借我們當(dāng)隊徽吧!”于是,這個“卐”字符就成了芬蘭空軍的標(biāo)志,比納粹德國成立(1933年)早了整整15年!
黑歷史:芬蘭和納粹德國曾是盟友
更尷尬的是,二戰(zhàn)期間,芬蘭和納粹德國也不是沒合作過的。
二戰(zhàn)期間,芬蘭被蘇聯(lián)揍得鼻青臉腫,為了自保,只好和納粹德國結(jié)成“塑料兄弟情”。
并且,捐贈首架軍用飛機的瑞典伯爵埃里克·馮·羅森,他的妻兄正是德國一戰(zhàn)王牌飛行員赫爾曼·戈林,后來成為納粹黨高層,并在二戰(zhàn)中擔(dān)任希特勒麾下的空軍總司令。
盡管芬蘭空軍旗幟上的“卐”字符從來沒變過,從歷史根源上來說,和納粹半毛錢關(guān)系沒有,但歐洲國家顯然不會都這么想。
北約新兵的“社死現(xiàn)場”
2021年,德國空軍在芬蘭拉普蘭軍事基地完成演習(xí)后,得知閉幕式將展示帶有“卐”字符的芬蘭空軍旗幟,當(dāng)場退出儀式,場面極度尷尬。
2023年,芬蘭終于加入北約,第一天就“翻車”了。原來,芬蘭空軍的部分旗幟、勛章甚至空軍學(xué)院的徽章上,至今還保留著“卐”字符。北約盟友一看:“好家伙,你們這是納粹余孽?”
芬蘭人這才意識到:時代變了!現(xiàn)在“卐”字符在全球就是納粹的代名詞,再留著它,別說交朋友,連演習(xí)都沒人帶玩。
于是,芬蘭空軍火速改標(biāo)志,把“卐”字符換成了金色雄鷹,還信誓旦旦:“我們只是更新身份,絕對不是因為北約逼的!”
總而言之:
芬蘭版“卐”:1918年誕生,代表北歐文化,藍色正放。
納粹版“卐”:1920年定型,代表種族仇恨,黑色斜轉(zhuǎn)45度。
世界各國的文化差異如此之大,以至于:老外首次進入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看著滿屏彈幕上的666就會驚恐不已;比如4在我們中國人看來很不吉利,但老外就無此禁忌,甚至四葉草還是幸運的象征。
不過芬蘭本來就是歐洲國家,還加入了北約,又用卐字旗,翻車這事看似冤枉,但確實“情有可原 可以理解”。
不過芬蘭雖然說2025要全部換掉空軍的旗子,但一個用了100多年的符號,民間還有遺留一點也不奇怪,如果你有機會看到,千萬不要腦補太多東西。
最后用一句通俗的話講,有些語言或符號就算你是原創(chuàng),但后來者如果傳播比你廣,音量比你大,說不定,你反而變成“盜版”的。
納粹的卐字和芬蘭的卐字,其實就這么回事。
誰叫納粹德國禍害了歐洲,至今仍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你們芬蘭一戰(zhàn)后才成立,二戰(zhàn)中幾乎沒有存在感呢?
要怪只能怪自己沒啥國際影響力吧。
冷知識1:芬蘭是二戰(zhàn)中唯一沒被德國占領(lǐng)的軸心國“盟友”,戰(zhàn)后還主動向蘇聯(lián)賠款,堪稱“最慫軸心國”。
冷知識2:“卐”字(Swastika)其實是一個極為古老的符號,在納粹采用之前,早已廣泛存在于世界多地多種文化中,通常寓意吉祥、好運、太陽或永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