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頊,號高陽,是一個遠古部族的名稱,也是這個部族數(shù)代領(lǐng)袖的統(tǒng)稱。司馬遷在《史記》中把顓頊列入五帝之一,位居黃帝之后。
顓頊是少昊時代東夷族群的一個旁系分支,這從高陽這個名號就可以看出來。所謂高陽就是高高升起的太陽,顯然和太昊、少昊的“昊”字一脈相承。
《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說,少昊“國”處于東海之外的一個大壑中,少昊就是在此把顓頊撫養(yǎng)成人的。
《呂氏春秋·古樂篇》記載,顓頊誕生在若水,后在空桑長大,并在此繼承了少昊的大統(tǒng)。若水和空桑都是神話中的地名。
前已述及,《山海經(jīng)》中所謂“東海之外大壑”的東海,極有可能是指今天魯東南的沂沭河盆地,在公元前 4300 ~前 3000 年時,這里大部分地區(qū)由于火山噴發(fā)等地質(zhì)活動形成了眾多大小不一的湖泊大澤,空桑正是指湖泊大澤之外種有桑林的成片陸地。而東海之外“大壑”可能蘊含有這里曾經(jīng)是一座活火山的歷史真相——因為火山噴發(fā)時熱量巨大,所以才會有太陽神在此沐浴這一神話的形成。
《山海經(jīng)》記載 ,太陽神們喜歡在太陽照耀下的活火山里沐浴——那種火紅背景下神人戲水的場景顯然是古人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寫照。
顓頊是少昊的繼承人,是初生的旭日娃娃,少昊把他帶到活火山里“孺”養(yǎng),亦即讓顓頊接受陽光和活火山的“沐浴”——這可看作是少昊對少年顓頊繼位前的政事歷練和培養(yǎng)。顓頊可能是玩得高興,把用來演奏圣樂的“琴瑟”都扔到了一邊。然而這“琴瑟”是用長在“空?!敝氐奶柹衲尽叭裟尽弊龀傻?。
夏天在水域環(huán)繞的“方丘之上”,用“琴瑟”伴奏“咸池之舞”來歌頌賦予萬物生命的太陽之神 ,在古人看來是一件神圣而又充滿詩情畫意的事情。
“若水”是同“若木”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叭裟尽奔仁翘枠溆质巧鼧?,“若水”意即洗過太陽的“若木之水”,為太陽誕生時的洗嬰湯。顓頊誕生于若水,所以世代都司掌著對太陽的祭祀權(quán)。
今日沂沭河盆地
顯然,真實生活中“若水”應該就在“空?!敝厣L的“若木”附近,從這個意義上講,“若水”很可能就是今天山東境內(nèi)的沂河和沭河,或者是已經(jīng)消失了的位居沂沭河盆地的某條河流。
“若水”也被認為是今河南境內(nèi)的汝河 ,可能是顓頊部族的發(fā)祥之地。后來顓頊部族遷徙至魯東南沂沭河盆地,“若水”一名也隨之東移嫁接至沂河、沭河頭上。這或許就是《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所說“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于此” 的歷史背景。
汝河發(fā)源于今河南省泌陽縣西北部五峰山,流經(jīng)泌陽、遂平、上蔡、汝南、平輿、新蔡六縣,至新蔡縣班臺與洪河匯合,長 222. 5 公里,流域面積7376 平方公里,屬豫東地區(qū),從考古學角度觀察,基本在東夷族大汶口文化勢力范圍以內(nèi)。
《帝王世紀》說顓頊“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年而冠,二十而登帝位” ,實際意思是說,顓頊部族成長壯大起來后成了少昊所憑依的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并繼少昊成為東夷族群聯(lián)盟集團的盟主。
顓頊勢力發(fā)展起來后,向西北擴張,其政治中心隨之轉(zhuǎn)移到了今魯中北和魯中南泰安大汶河流域一帶,大汶口遺址可能就是其遷移后的新的都邑。
按照古人遷徙一般要把原來地名一起帶過去的習慣,這個地方也就成了新的空桑之地。空桑又叫窮桑,根據(jù)《周禮正義》等記載,新的空?;蚋F桑在今山東曲阜附近。大汶口遺址北距曲阜市中心不足 50 公里,恰在這個范圍內(nèi)。
大汶口遺址緊傍大汶河
《山海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記載:“有國曰顓頊。生伯服,食黍?!币馑际钦f顓頊的后代建立了“食黍”的“伯服國”?!坝袊活呿湣睉侵割呿溤缙诓柯洹J蚴悄秃底魑?,在遠古時代廣泛種植于黃河流域。
《山海經(jīng)·大荒南經(jīng)》在后面又給出了“顓頊國”的具體位置:此“國”在“焦僥國”與“張弘(長肱)國”之間。
“焦僥國”是一個由身材特別矮小的人組成的部落,“國”中之人都姓幾,以優(yōu)質(zhì)的谷物即黍為食物?!敖箖e國”處在“東海之外,大荒之中”?!皬埡雵眲t處在大海即東海深處的一個島上。這里的人長著鳥嘴,生有翅膀,善于捕魚。他們還馴化了四種野獸,可以任意驅(qū)使。
聯(lián)系到今天山東東南一帶的沂沭河盆地在公元前 4300 ~前 3000 年,很可能就是《山海經(jīng)》所說的東海,那么“顓頊國”地處沂沭河流域極有可能就是真實的歷史狀況。
顓頊號高陽,高陽又是地名。文獻記載,高陽在古代雍丘縣西南“二十九里”處,還有一個說法是古代圉縣有高陽亭,經(jīng)考證,這兩個地方都在今豫東杞縣境內(nèi)。
《博物志·史補》記載,黃帝成仙后,有個名叫左徹的臣子,砍削木頭雕了一具黃帝像,帶領(lǐng)諸侯們朝拜。過了 7 年,黃帝還沒有回來,左徹就立了顓頊為首領(lǐng),后來左徹也追隨黃帝成仙而去。
這個故事反映的實際情況應該是,最后一代黃帝死后,黃帝所在的華夏族群沒落,失去了作為部落聯(lián)盟集團盟主的資本,曾經(jīng)是這個集團重要成員的東夷族群,因顓頊的強勢崛起而成為新的東夷華夏兩個部落聯(lián)盟集團的盟主。
不過,盡管是“新官上任”,顓頊還是舉著黃帝的旗號行事,沿襲了黃帝以來的治國策略,從而保證了整個社會的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
今日濮陽
顓頊定都之處,還有一個地方叫帝丘。帝丘又稱商丘或濮,古代文獻多稱之為“顓頊之虛”,在今河南濮陽縣境。 這應該是顓頊族群在不斷發(fā)展壯大時,其中一支從窮桑即曲阜向西遷徙,抵達河南濮陽、內(nèi)黃一帶,定都于此,這里也就成為新的窮?;蚩丈?。
按《呂氏春秋》《史記·殷本紀》等文獻記載,顓頊之后可能又把帝丘遷至今淮陽西南一帶,窮?;蚩丈V搽S之再次變遷地域,降臨該地。從顓頊都帝丘到春秋時衛(wèi)國遷都帝丘,前后綿亙兩千多年,帝丘因此聲名赫赫。
——摘編自李琳之:《前中國時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華夏大地場景》,有增刪,因閱讀流暢需要,刪去了注釋部分。
作者簡介
李琳之,歷史學者,出版有《中華祖脈》《家國往事》《祖先,祖先》等十余部著作。其中,由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前中國時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華夏大地場景》《元中國時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華夏大地場景》和由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晚夏殷商八百年:大歷史視野下的早中國時代》三部著作,構(gòu)成了其從公元前4000至前1046年一個完整的上古史體系,是國內(nèi)外第一套用考古學結(jié)合文獻學揭示出黃帝至周初歷史發(fā)展脈絡(luò)的系列圖書。
《前中國時代》入選商務(wù)印書館官方發(fā)布的“2021 歷史好書 60 種”榜單。
《元中國時代》入選“2020 百道原創(chuàng)好書榜年榜·人文類 ”,同時在 2020 年 “商務(wù)印書館人文社科好書讀者投票評選”活動中獲得第二名,在“歷史的回響”類別中高居榜首。
《晚夏殷商八百年》自2022年6月出版后,先后入選了長安街讀書會2022年6月第5期好書、百道網(wǎng)2022年7月好書、中國出版集團2022年第4期好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社科好書”、今日頭條好書、長安街讀書會推薦干部書單(經(jīng)典篇)“2022長安街十部好書”等推薦榜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