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夜幕像一塊沉重的黑布,悄然籠罩了北平西南的盧溝橋。永定河水在月光下潺潺流淌,水面閃爍著粼粼波光。
盧溝橋附近宛平縣城的城墻上,中國西北軍二十九軍的士兵們身姿挺拔。他們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手中的武器雖顯陳舊,卻被擦拭得锃亮,散發(fā)著冰冷的光澤。
盧溝橋
這個看似平靜的夜晚,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不安的緊張氣息。
晚上8點左右,在盧溝橋以北地區(qū)傳來一陣騷亂聲。這是駐扎豐臺的日軍在進行軍事演習。這段時期以來,日軍幾乎每晚都在那一帶進行軍事演習,中國士兵已經(jīng)見怪不驚了。
但是,11點鐘,日軍竟然開到宛平縣城下,聲稱在軍事演習時,有一名士兵失蹤了,要求進城搜查。
駐扎在宛平縣城的,是二十九軍37師219團。團長叫吉星文,是抗日名將吉鴻昌的族侄。當日本人來宛平交涉時,他正在盧溝橋頭巡視?!叭毡臼勘??失蹤?”他收到手下的報告后,不禁啞然失笑。還有比這更荒唐的理由嗎?
于是,吉星文果斷拒絕了日本人的無理要求。
吉星文
日本人惱羞成怒,迅速包圍了宛平縣城。中國士兵不甘示弱,全員子彈上膛,嚴陣以待。
那么,日軍真的有一名士兵在演習中失蹤了嗎?確有此事,但與日本人的描述有很大出入。
這名失蹤的士兵叫志村菊次郎,是一名來自大阪的二等兵,剛剛來到中國,還是一個新兵蛋子。當晚,他參加軍事演習時,突然鬧肚子,途中離隊,卻因為經(jīng)驗不足迷了路,在這陌生的荒野中徹底失去了方向。
志村菊次郎
日軍指揮官牟田口廉也得知志村菊次郎“失蹤”后,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他知道,這是一次難得的攻占盧溝橋的機會。
盧溝橋位于永定河上,永定河以前曾經(jīng)叫盧溝河,盧溝橋因而得名。這座橋地處北平廣安門外約十三公里處,是當時北平西南交通的咽喉要道,又是平漢、平綏、北寧三條鐵路線的交叉中心,具有重要的軍事戰(zhàn)略地位。長城抗戰(zhàn)以后,日軍通過蠶食的方式,逐漸控制了北平的北面、東面、西面,只剩下盧溝橋扼守的西南方向,還掌握在中國軍隊手里。日軍要想占領(lǐng)北平,乃至于控制整個華北地區(qū),首要之舉就是攻占盧溝橋,截斷北平與南方各地的來往。
牟田口廉也親自帶隊前往宛平縣城與中國軍隊交涉。雙方展開激烈的談判。這時候,牟田口廉也又收到報告,說失蹤的士兵志村菊次郎已經(jīng)于當晚10點45分歸隊了。他的失蹤,與中國軍隊沒有任何關(guān)系,僅僅是鬧肚子。
但是,牟田口廉也不想喪失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他忽略了這個報告,依然在7月8日凌晨向中國軍隊發(fā)出最后通牒,強行要求進城搜查。與此同時,他命令駐扎在豐臺的日軍立即出動,開赴盧溝橋。
吉星文將宛平縣城被日軍包圍的情況先后報告給了二十九軍代軍長秦德純和第37師師長馮治安、第110旅旅長何基灃。
秦德純命令:“確保盧溝橋及宛平縣城,日軍一兵一卒也不許進入,一寸國土也不能放棄?!焙位鶠栔甘荆骸笆赝劣胸煟c縣城共存亡。如果他們開槍,我們將迎頭痛擊。”
接到副軍長和旅長的命令,吉星文吃了定心丸,更加堅定了信心。他下令全團:死守城門,寸步不讓,如日軍來犯,堅決予以回擊。
為了防止日軍趁夜色進攻,士兵將煤油潑在城墻上點燃,火把映出日軍刺刀的反光。
凌晨時分,日軍大隊人馬趕到盧溝橋。他們揚言搜尋失蹤士兵,強行沖破中國軍隊設下的警戒線,并悍然開槍打死阻止他們的排長沈忠明。中國軍隊被迫還擊。
當時,中國軍隊有兩個排計80余人守橋頭陣地上。日軍有備而來,人多勢眾。中國軍隊面臨敵眾我寡的局面。但是,他們堅守陣地,寸步不讓。子彈打完了,他們拿出大刀與敵人呢進行肉搏戰(zhàn)。最后,80余人全部戰(zhàn)死陣地,為國殉難。
中國軍隊堅守盧溝橋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叫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事變發(fā)生后,二十九軍將領(lǐng)積極調(diào)兵遣將,在7月9日收復了盧溝橋和龍王廟等地。雙方戰(zhàn)線又恢復到事變之前。日軍見武力進攻,占不到便宜,便謊稱失蹤士兵已經(jīng)歸隊,這是一場誤會,希望和平解決。日軍愛好和平嗎?當然不是。自1936增加年以來,日軍在華北地區(qū)不斷增兵,總兵力達到了2萬多人,火炮、飛機、坦克也在成倍,為全面入侵中國作充分準備?,F(xiàn)在,他們希望和平解決只是一個幌子,目的只是爭取時間調(diào)集兵力。
果然,就在7月9日,中日雙方代表達成協(xié)議的當天,當中國軍隊撤退后,日軍不僅沒有撤退,反而大規(guī)模集結(jié)部隊向中國軍隊發(fā)起進攻。
7月18日,日軍從長城各口入侵,向大興、南苑、豐臺等地全線進犯。7月28日,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支援下,向北平發(fā)起猛攻。駐守在北平的中國第二十九軍奮起反抗。經(jīng)過5個多小時激戰(zhàn),中國守軍2000余人傷亡,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壯烈殉國。
盧溝橋事變像一朵火苗,燃起中國人民全面抗戰(zhàn)的熊熊烈火,揭開了全國抗日戰(zhàn)爭的序幕,促成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正式形成。正如蔣介石在廬山發(fā)布的著名談話中所言:“如果戰(zhàn)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任,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zhàn)到底,惟有犧牲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后的勝利。”
順便說一句,那個在盧溝橋事變里的肇事者——日本士兵志村菊次郎,事后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被獎勵回日本老家休息。
只不過,正如中國一句老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所講,1944年10月,志菊次郎第二次被征召入役后,在緬甸戰(zhàn)場被新編第一軍孫立人部打死,結(jié)束了罪惡的一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