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除了首頁時間流和側(cè)欄的精選展位,少數(shù)派 Matrix 社區(qū)還有很多優(yōu)秀內(nèi)容因條件所限無法得到有效曝光。我們希望通過 Matrix 周報欄目,將更多社區(qū)內(nèi)容、作者投稿新玩意呈現(xiàn)給大家。
一派熱議
在第 220 期一派討論《你最推薦的路由器(方案)?》中,共有 834 名派友熱情參與,十分感謝!
中年派的牛馬漂流:這就不得不拿出我去年裝修時候自己搞的網(wǎng)絡拓撲圖了
泡面頭像:2021 年配置好就沒改動過,相當省心,AC 安裝在群暉中,不用買硬件。
大德璽:這是我家目前的方案,還在微調(diào)優(yōu)化中,年初的時候 AC 壞了,想要換一下小米的 Mesh,雖然性能強了,但是路由器太丑了,還是改回了 AC + 面板 AP,我不玩游戲,對無線網(wǎng)絡網(wǎng)速要求不高,覆蓋夠就好,網(wǎng)絡要求高的地方都是有線了
王牌獵人:我來貢獻個米家智能環(huán)境下,搭配小米路由器的效果。目前來看,設備加入米家后的將近 3 個月的時間里,暫未出現(xiàn)任何掉線和無法控制的情況,表現(xiàn)超乎預期的穩(wěn)定。
路由器:BE6500 Pro + BE3600 Pro,藍牙 Mesh 組網(wǎng);
智能設備:
智能開關(guān):科米其 M6 膚感玻璃,零火版;
智能窗簾:杜亞 DT98;
燈:萬仕通燈帶和主燈;
你怎么知道我沒買呀:我自己家里小,一個主路由覆蓋不打游戲,我感覺夠用,給同事家推薦的華為子母路由,他說很好,公司用的 AC+AP,切換不太靈敏。網(wǎng)上看了很多方案,只要不是房子很大或者戶型復雜,基本上用兩個同品牌 Mesh 是最優(yōu)解,AC+AP 一套下來感覺太貴了,各個 AP 的切換如果不及時,效果也不好,還得優(yōu)化信道。
手機尾號 007 的聽眾:直到現(xiàn)在家里還用斐訊的 K2P,暫無不適癥狀。
Gerley:中興的主路由不錯,功能精干,有 UU 加速器和硬件級的 QoS,也能雙網(wǎng)口和 Mesh,同時也支持 DHCP 設置網(wǎng)關(guān)到旁路由。
如果組 AC+AP 的話,對功能需求大的可以用軟路由作為入戶路由,需要 UU 加速器就用 iStore 足夠強大了,不需要的話就 iKuai?;蛘呖梢缘戎信d的星云更新硬件 QoS 的版本,當然也可以買現(xiàn)有的新款關(guān)掉 Wi-Fi 功能來用。
Raju:預算 500 以內(nèi),運營商光貓。
預算 1000 以上,普通用戶 UniFi,發(fā)燒友按個人喜好選擇品牌。
Wade_Wu:租的房子挺大但沒布網(wǎng)線,客廳(入戶線所在)、書房靠兩臺入門 AX3000 Wi-Fi 6 路由器無線 Mesh 組網(wǎng)。
千兆寬帶實測:客廳手機 800Mbps,書房 PC 600Mbps,書房手機 400Mbps。我認為是無線 Mesh 回程占用帶寬,但對我日常使用影響不大,延遲丟包也基本穩(wěn)定。
租的房子,不考慮布網(wǎng)線或者隱形光纖,我設想了兩個優(yōu)化紙面測速數(shù)據(jù)的方案:
一是升級三頻路由器:用專用頻段跑 Mesh 回程。成本高,但性能好。
二比較邪門,再增購一對不那么貴的雙頻路由器專做無線橋接并關(guān)閉 Wi-Fi 廣播,讓它們有線連接現(xiàn)有路由器,讓現(xiàn)有設備專注撥號和帶設備。成本低,但設備多、維護麻煩、不美觀。
sc:用的 UBNT UCG Max + AP, 雖然很多人質(zhì)疑 UBNT 的價格和性能不匹配,但家庭用確實挺省心,而且貴在小巧。 還是那句話,前提是能接受定價高這個問題。
哈哈霸霸:這周電信給我做的一套方案,因為家是有點年份的宅子了,做 AC+AP 或者 FTTR 的話,改動都比較多,他們就推薦我用銳捷的這款路由器(RG-EW3000GX),一次性購置了 3 套,每層樓一套,有一套充當 AC 的角色,有線組網(wǎng),相當于用它們來做一個 AC+AP 了,一共 750 元,有線測試的話能達到千兆。但是不知道為什么 iPhone 14 Pro Max 連 5G 頻道去測網(wǎng)速,不管怎么測,也達不到千兆水平。技術(shù)人員用他們的安卓手機,輕輕松松就 900 多 Mbps。
大橘為重:因為沒有 NAS,所以我對路由器的要求不高,能夠支持 Mesh 以方便配置即可。測試網(wǎng)絡質(zhì)量的話,除了用 iPerf3 以外,Android 平臺的相關(guān)工具似乎更多,推薦一個 TP-LINK 旗下的 App「網(wǎng)絡百寶箱」,除了常見的漫游測試、干擾測試等還有巨多功能。
HarryQin:在用 AX86U 想換 BE88U。86U 也沒啥不好,用了幾年被我調(diào)教的還不錯:Wi-Fi 沒怎么嚴重斷流,智能設備反應時快時慢(無網(wǎng)關(guān)),有線跑滿我的 500M 也是輕輕松松(實際上遠超 500)。
換機主要是因為 88U 有光口。我的書房線沒法抽出來,目前一直是走的明線銅纜,想換成光纖看著稍微好看一點,其它的提升應該是完全沒有的。
園咲番茄:主要考慮家里戶型,分別試過小米和銳捷組的 Mesh 后,最后還是選擇了 AC+AP 方案,感覺上下樓漫游很絲滑,問題也不多,比較穩(wěn)定,省心。
Kevin_matr:推薦就沒得推薦了,但是要避雷兩款路由。
小米 AX3000T:各個博主力推的款,便宜 + 可以解 SSH,但是都不提斷流這回事。據(jù)我觀察其實翻車概率很高,具體表現(xiàn)就是用著用著(尤其是高負載場景)下路由器突然紅燈,Wi-Fi 信號直接消失,過一段時間自行恢復。買了即可體驗關(guān)鍵時候突然斷網(wǎng)的絕望。
網(wǎng)件 RAX50:作為 R6300v2 的老用戶,小米壞掉之后選擇相信網(wǎng)件。到手之后還美滋滋刷上了梅林。沒想到才用了不到兩個月,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在路由器邊上 5G 信號都不滿,然后不能再以 Wi-Fi 6 進行連接,速度跑不過 7M/s,還會間接斷聯(lián)。猜測是芯片出問題了,遂換至 2.4G(根據(jù)拆機圖 5G 和 2.4G 貌似分別是兩個芯片),結(jié)果不久后 2.4G 也出現(xiàn)相同的問題,不得不再換路由器。
作者的新玩意
為了讓作者的投稿盡快與廣大讀者見面,我們調(diào)整了《新玩意》欄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現(xiàn)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續(xù)會遷移至本欄目。投稿渠道與獎勵方式仍與以往完全一致,詳情參見文末。我們相信新鮮火熱出爐的分享更能贏得大家的喜愛,也歡迎廣大讀者朋友們踴躍投稿。
大大大K:極空間 Z4Pro:NAS 好用,但請三思后行
入手價格:裸機 1900 元左右
我是一個非常喜歡窩在家里自娛自樂的人,如果要用現(xiàn)在網(wǎng)上最流行的詞語來形容我,那可能會是「低能量老鼠人」?;谖覍ψ约旱那逦J知,我在裝修時就圍繞電視規(guī)劃了各種娛樂方式,包括預留了未來使用 NAS 觀影的管線條件。是的,我買 NAS 的最大動機是為了娛樂,而不是生產(chǎn)力或者其他高階玩法。
其實我以前也考慮過自己組裝一臺 NAS 或者買個「礦渣」來玩,只是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覺得「折騰」這件事太耗費精力,不如買一臺成品 NAS 來的省心。而我相中極空間并不是因為它產(chǎn)品力有多強,單純是因為先買了 TCL 電視,而靈控桌面又與極空間有合作(實際上也就是一個 Widget 的事),碰巧前段時間 NAS 也納入了國補范圍,加上節(jié)日大促,我便腦袋一熱入手了這臺 Z4Pro 標準版的 16G 內(nèi)存版本,裝上幾塊硬盤之后就開始塞影片。
視頻文件保存到極空間后,通過自帶的極影視功能就可以搜刮到影片信息,極空間 TV 版客戶端能夠展示海報墻,對于 TCL 和雷鳥電視,也可以通過添加桌面組件直接進入觀影記錄。對于 HDR10、杜比視界等視聽格式,極空間也可以正確識別播放,TV 客戶端同樣也能夠激活電視對應的顯示模式。但是對于某些特殊格式,例如《雙子殺手》120 幀版本,極影視 TV 版就出現(xiàn)了無法播放的情況。
在影視分類方面,極空間默認將所有影視劇整理為電影和電視劇兩種類型,如果想要單獨分類動漫、綜藝、紀錄片,就需要手動調(diào)整了。對于同一系列的影視劇,極影視還能自動將同一系列整合到一個「合集」內(nèi),不過這一功能似乎還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系列電視劇的劇場版、長篇番外,或者系列綜藝,極空間還并不能 100% 實現(xiàn)自動合集效果。
即使我沒有什么生產(chǎn)力需求,但買都買了,怎能不玩一下 Docker。采用 X86 架構(gòu)的 Z4Pro 一開始僅支持圖形化部署容器,前段時間才姍姍上線了 Docker Compose,算是補上了 Docker 功能的最大一塊拼圖。另外,極空間在 Docker 設置中「人性化」地添加了代理功能,而且僅僅是服務于 Docker 功能本身而不會干擾容器的網(wǎng)絡設置 —— 我相信這個功能沒有任何針對性。
還有一點值得稱贊的是,極空間自帶的「遠程訪問」功能省去了普通用戶折騰內(nèi)網(wǎng)穿透的麻煩。只要添加內(nèi)網(wǎng)地址,不只是 Docker 容器,哪怕是路由器管理后臺、智能家居網(wǎng)關(guān)等等也可以使用極空間進行訪問。某一次更新中極空間直接官方支持了基于 Docker 的 Chrome 瀏覽器功能,當然這個功能只能通過極空間客戶端使用,無法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公網(wǎng)訪問。如果你有高級的公網(wǎng)需求,還是建議折騰一番 Lucky。
在文件備份方面,極空間僅支持 RAID 1 和 RAID 5 兩種模式,不過極空間自己有一個叫做「ZDR」的文件雙備份模式,實際上就是將兩塊硬盤劃歸為同一個存儲池,但只有用戶選擇需要備份的重要文件,才會同時存儲在兩塊硬盤上,普通文件則是單份存放在剩余容量更多那一塊磁盤中。除此之外,用戶也可以通過備份工具實現(xiàn)外部備份。
至于虛擬機、相冊識別、文檔編輯、Time Machine 之類的功能,算是成品 NAS 的標配了,不過極空間還有一些其他有意思的小功能,比如可以直接在 NAS 中壓縮視頻、識別視頻字幕,通過「閃電傳」功能與其他極空間用戶共享文件,集成花生殼、節(jié)點小寶之類的第三方工具,甚至是跟風上線了 DeepSeek 1.5B 和 7B 的本地部署,確實非常具有「本土品牌特色」了。
對了,我配備了一個小型 UPS 放在角落里。起因是這個新建小區(qū)前期出現(xiàn)過供電不穩(wěn)定而斷電的情況,其中有一次就發(fā)生在我用 NAS 看電影期間。當時聽到幾塊硬盤層次不齊的「吱呀」聲可把我嚇壞了,于是就立即下單了這臺能夠與極空間通信的 UPS。后來小區(qū)真的又出現(xiàn)了一次斷電情況,只不過這一次我聽到了 UPS 「滴」的警告聲而不是硬盤停轉(zhuǎn)的聲音,我就知道這筆不到 200 塊錢的投資實在是太超值了。
總體來講,這臺極空間滿足了我觀影娛樂的需求,我也在慢慢擴展基于 NAS 的使用場景,開始養(yǎng)成數(shù)據(jù)備份的習慣、試著用 HomeAssistant 打通智能家居、玩一下 n8n 自動化等等??雌饋?NAS 非常有用,但我還是要潑一盆冷水 —— 除了觀影以外,其他玩法都是在購買 NAS 之后才衍生的,而不是先有了需求才「不得不」買 NAS。
所以對于 NAS 這個品類,我的建議是:對于像我一樣的普通家庭用戶來講,NAS 僅僅是個改善型產(chǎn)品,配齊一套 NAS 及外圍的投入也需要大幾千塊錢,放到當下的時間點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如果你不是生產(chǎn)力用戶,我更建議通過其他方式備份數(shù)據(jù)、觀影娛樂,等到未來客觀條件更加充足了,再考慮購入一臺技術(shù)更加先進的 NAS 也不遲。
Txrtt:雅馬哈 E30 電子琴,娃的音樂啟蒙,我的解壓神器
購買渠道: 小黃魚上的代理商
價格:315 元(官店比較貴,大約 500+)
給兩歲的娃挑選生日禮物是個頭疼事兒,因為問她要什么,她只會告訴你 —— 不知道。糾結(jié)再三后,最終鎖定了雅馬哈 E30 電子琴。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款「新玩意」,順便分享一下我家兩歲小朋友的使用體驗。它號稱是專為 2-6 歲寶寶打造的電子琴,不過我覺得同時也是個成年人的「解壓神器」!
雅馬哈 E30 電子琴正面照
一直都很想給小朋友挑選一個質(zhì)感好的音樂啟蒙玩具,倒不是想讓她成為什么小莫扎特,只是單純覺得多感官的刺激有助于大腦發(fā)育、感統(tǒng)協(xié)調(diào)。最開始納入考慮的是很火的 Hape 紅色小鋼琴,無意中在評論里被種草了雅馬哈 E30 電子琴。被種草的理由主要是這款電子琴相比小鋼琴:音色準、功能多、琴鍵小。顏值雖然沒有小鋼琴那么高,但白色界面還是看著讓人很舒心的,于是沒怎么猶豫,直接下單。
大概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關(guān)于一把自己的電子琴的回憶吧。我自己也是很小的時候爸媽送過我一臺,牌子不記得了,但清晰記得媽媽教會我彈的第一首曲子就是《世上只有媽媽好》,印象深刻到這次拿到這把 E30 的時候也是憑著記憶一下子彈了出來。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次給娃也選定了電子琴作為生日禮物,也算是一種愛的向下傳承吧!
雅馬哈 E30 電子琴是很輕便的一款電子琴,37 個鍵,迷你鍵盤,1.2kg。我兩歲的女兒可以輕易自己把它拿起、移動和放下。內(nèi)置 47 種樂器音色,74 種音效。我自己是音樂小白,不過基于很多專業(yè)人士對這款電子琴的網(wǎng)評,它的音色還是比較準的。
充電和耳機口(左)和電池蓋(右)
耳機插孔設計: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插上耳機就能完美解決可能帶來的擾民問題。
電池 + 電源雙模式:既可以用電池(四節(jié)五號電池即可),也可以連接電源。寶寶可以把它搬到任何地方玩,大人也可以帶到戶外使用,完全不受電源線的限制。
自帶 Remie 課程:雅馬哈公眾號上有專門的免費 Remie 課程,適合低齡寶寶的音樂啟蒙和絕對音感的訓練。還沒試過,等娃大一點到四五歲再嘗試下吧。
豐富音效和音色:我直接放圖吧。
女兒拿到電子琴后,立刻被它吸引住。小手在琴鍵上按來按去,不會彈完整的旋律,但顯然樂在其中。給她切換到音效模式,當聽到水流聲、鳥叫聲、老牛哞哞叫這些熟悉的音效時,她也會興奮得說出來對應的聲音場景,還會模仿這些聲音,簡直萌翻。
小朋友剛滿兩歲,目前很多功能對她來說還比較超前,音效模式很喜歡,不過自己彈奏還得等等。反而是對于我這個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來說,這個電子琴成了我每天晚上的解壓神器。時不時會拿出來插上耳機,對著簡譜,彈奏點喜歡的音樂,緩解一天的疲憊。
總之就是,如果你的家里也有一位小朋友,正在為給她提供什么樣的音樂啟蒙玩具發(fā)愁的話,那真的可以考慮這一款雅馬哈 E30 電子琴哦。
JIgsaw:小米手環(huán) 10 NFC 版
入手渠道:京東自營
入手價(含國補):¥271
前幾日的小米發(fā)布會想必大家都看過了,看完 SU 7 配置的我也是心頭一熱,連夜下單了 —— 小米手環(huán) 10 NFC 版。
我之前的手環(huán)是米環(huán) 7 NFC 版,放在一起區(qū)別還是挺大的,便萌生寫篇文章對比的想法。
放在一起的對比(左為米環(huán) 7)
首先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屏幕升級,終于擺脫大下巴實現(xiàn)上下等邊,我一個朋友對此真的高興壞了。我倒是沒什么特別的感覺,畢竟手環(huán)都是純黑背景,不把兩個手環(huán)放到一起還真難意識到邊框大小。再來是最高亮度提升到 1500 nit,相比于前代進步不太明顯,反正只要太陽底下能看時間就算夠用;當然相比米環(huán) 7 真的是質(zhì)的飛躍,我已經(jīng)忘了不知多少次在戶外抬腕看不清時間,無奈之下掏出手機了。
因為離發(fā)售日期沒幾天,我至今沒把出廠電量用光,所以沒有續(xù)航數(shù)據(jù)。
官方宣傳圖與手電筒對比圖(左為米環(huán) 7)
接著是盤點下七代到十代之間增加的新功能:
體感拳擊課程 —— 八代加入。遠不如 Switch 上的《有氧拳擊》,畢竟只有一邊戴著手環(huán),另一只手的動作總識別不到。不過做體感游戲的思路是對的,無感佩戴的手環(huán)相比 Joy-Con 舒服得多。
跑步豆模式 —— 八代加入。專業(yè)運動人群何不用更專業(yè)的設備,我這種普通人更是懶得拆腕帶、裝跑步豆,更別說這個「豆莢」還要賣 40。
配合國行 Switch 舞力全開 —— 九代加入。純純彩蛋功能,NS 國行現(xiàn)已入土,更別說原本國行也沒多少玩家。
米家小程序 —— 九代加入。前幾代用小愛也能控制米家,還更好用。
米家集成 —— 十代加入。我的米粉朋友(家中米家設備 50+)告訴我的,現(xiàn)在可以在米家 app 里以米環(huán)為觸發(fā)條件設置智能場景 —— 比如睡眠后關(guān)燈關(guān)窗、起床后關(guān)空調(diào)拉窗簾等。
指南針 —— 十代加入。除非早上下樓跑個步我很少有只帶手環(huán)的場景,但顯然我在自家樓下不會迷路。如果是野外露營要應急,起碼帶個 GPS 功能吧,單獨的指南針功能就是玩具。
本地錄音功能 —— 十代加入。只能說有比沒有好,有時還是能派上用場。最多可錄制 2000 多分鐘的音頻,音質(zhì)自然不用指望,需要在手機收聽更顯雞肋。我能想到的應用場景就是臨時記點靈感。不過由于這個錄音功能,米環(huán) 10 的存儲空間大了不少,反倒是利好第三方小程序。
桌搭模式 —— 十代加入(八九代亦更新此功能)。真正的玩具功能來了,最便宜的小愛智能屏也就 250,比這 199 還要手環(huán)組合的桌搭配件好用得多。
說個小缺點:桌面小部件的謎之限制。左劃界面鎖定為負一屏,而且小部件里沒有最常用的小愛,還有莫名其妙最多五個小部件 —— 米環(huán) 7 都能放 7 個,怎么過了三年反而少了倆。
再補充一個今天剛發(fā)現(xiàn)的問題:把默認表盤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步數(shù)切換成心率后整個手環(huán)都會變卡,抬腕亮屏、上下滑動都至少多出半秒的延遲。
謎之限制
雖然名字已經(jīng)改成全平臺統(tǒng)一的澎湃 OS,但其實米環(huán) 10 搭載的仍然是從米環(huán) 8 開始的小米 Vela 系統(tǒng) —— 在手環(huán)關(guān)于界面連點 10 次「軟件版本」即可看到彩蛋界面。Vela 系統(tǒng)的可擴展性很強,能刷入各種第三方小程序,據(jù)說很多不能帶智能手機的學生都用小程序看電子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 BandTOTP,用手環(huán)作為 TOTP 驗證碼查看器,以前米環(huán) 7 的同名三方小程序 bug 一堆還要自己一個個寫入配置,這回總算是裝上能流暢使用的版本。
名為 HyperOS 的 xiaomi vela
BandTOTP
話說到此,各位也可以看出米環(huán)近幾代的改動真的是擠牙膏,發(fā)布會上每次宣傳的重點都是「時尚」,比如去年的陶瓷版、今年的多功能桌搭,以及永遠在推陳出新的表帶。只能說智能手表的通話、GPS 等功能不下放的話,手環(huán)這類產(chǎn)品的形態(tài)上限就擺在這。最后還有購買建議 ——換新沒必要,買桌搭不如加錢上手表。
另:順便吐槽下小米官網(wǎng)的產(chǎn)品頁鏈接格式,環(huán) 7 是/shouhuan7nfc
,環(huán) 8 是/xiaomi-shouhuan-8-nfc
,環(huán) 9 是/prod/xiaomi-shouhuan-9-nfc
,環(huán) 10 是/prod/xiaomi-smart-band-10-nfc
。真就一代一個格式,找參數(shù)圖都不方便。
https://sspai.com/post/100852?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Matirx機器人
責編:路中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