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慈禧太后,國人大多會恨到咬牙切齒,身為清朝末年最高權(quán)力的擁有者,她真的是禍國殃民。
當時的清王朝,已經(jīng)到了山河日下的地步,開始面對內(nèi)憂外患,慈禧太后竟然一直保持著奢侈的生活習慣。
這個女人,不僅掌握著一個國家的命脈,更把奢靡生活演繹到了極致。
01
在慈禧眼里,活著就是為了享受。
據(jù)史料記載,她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不是穿衣、不是洗臉,而是凈面。
用的是特制的軟巾,柔軟無比,吸水力強,而且這種毛巾只能用一次,毛巾一旦沾水,就不能再碰她的臉,因為她覺得臟。
洗完臉,身邊的太監(jiān)就會遞上繡工精致的衣物,那不是衣服,更像是藝術(shù)品,
慈禧的每一件朝服,都要耗時數(shù)月,需要上百位繡娘在燈下一針一線趕工。
金線、珠串、碧璽寶石點綴其間,一件披在身上的衣裳可能就是一座小金庫。
襪子穿一次就換,貼身衣物全是用完即棄,完全不管耗費多少人力和財力。
或許你以為這已經(jīng)夠奢侈了,但其實,這只是一天的開場白,真正的排場在于吃。
早膳從天還沒亮就開始準備,御膳房的爐火早早升起,粥要熬得細膩入口,點心要做得像藝術(shù)品一樣精致。
幾十道點心,不是要吃,是要擺出那種朕看得滿意的排場,燕窩小米八寶粥,每一樣都不能含糊,有的可能只舀一勺,有的連筷子都沒動。
午膳更是另一場戰(zhàn)斗,百道菜肴按順序由太監(jiān)報菜名呈上,慈禧只需動動眼神,便有人送上心頭所想。
最夸張的,是民間傳說中的,一枚雞蛋的價值竟然高達十兩白銀,約等于今天的三千多塊,偏偏沒人敢問一句:“為啥這么貴”。
而飯后的水果,又是另一筆巨額開銷,慈禧喜歡吃當季最新鮮的,哪怕要從嶺南運過來,也得當日送達。
為了她咬一口,那些水果可能已經(jīng)在千里之外開始打包,而這一套流程的開銷,輕輕松松破萬兩白銀。
等到慈禧生日,御膳房更是忙得像打仗,要提前一個月模擬演練,每次彩排都用真材料、真菜肴,從不省工省料,百萬白銀就這么被吃進了排練里。
這是日常的“吃穿”,而“用度”上的夸張,簡直到了荒唐的程度。
02
慈禧熱衷于收藏奇珍異寶,有種幾近癡迷的執(zhí)念。
她不追潮流,卻要求稀有,珍珠是她最鐘情之物,甚至有傳言說她日常會用珍珠粉敷面,還親自向外國使節(jié)透露珍珠“養(yǎng)顏”之效。
她的發(fā)冠、頭飾、旗頭上到處鑲滿珠串,個個飽滿圓潤,色澤一致,絕無一顆次品。
其中最著名的一顆珍珠,比雞蛋還大,被她視為寶中之寶,更加以碧璽包裹珍藏。
除此外,慈禧用的枕頭,就是整塊碧璽雕刻而成的,僅這一個睡覺的東西,就可能頂普通百姓幾十年的收入。
那些今天讓人驚嘆的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在她手上不過是玩具,像那顆翡翠西瓜,在臺北博物院受萬人追捧,可在慈禧手上,只是拿來賞玩的。
還有紅珊瑚樹、翡翠朝珠,那些在今天看來堪比國家寶藏的器物,在慈禧眼中,不過是一時玩心的消遣。
而所有這些收藏,大多都是各地官員、藩屬進貢的,慈禧一句話不說,下面人便爭先恐后找來稀世珍品,唯恐落于人后。
從頭到腳,從吃到穿,從日用品到收藏,每一件都可用揮金如土來形容。
03
有人做過估算,慈禧每天的花費大概在四萬兩白銀以上,按照今天銀價換算,至少1400萬人民幣。
換句話說,慈禧每天的生活成本,是一個中等城市千萬富翁一年的支出。
這樣奢侈到令人發(fā)指的日子,在慈禧看來是毫不稀奇的,但對清朝來說,卻是極其沉重的負擔。
國庫早已捉襟見肘,民間饑荒頻仍,地方財政早已枯竭,卻還要硬撐著給她燒銀子。
她用盡手段控制政權(quán),為了穩(wěn)固權(quán)力不惜挾天子以令諸侯,光緒帝對她而言不過是一顆棋子,而國家的發(fā)展、百姓的死活,不過是她錦衣玉食的代價。
八國聯(lián)軍進京那年,慈禧倉皇出逃,昔日坐在金鑾殿上的老佛爺,這時卻要風餐露宿,與皇帝一道狼狽逃命。
她終于知道,沒有了皇權(quán)撐腰,那些珍寶一件也帶不走,那些山珍海味也吃不到嘴。
回到北京,看到的是京城滿目瘡痍,洋人駐守,權(quán)力被架空,她不得不低頭,不得不屈服于一個嶄新秩序。
她統(tǒng)治下的清朝再也回不到從前,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層出不窮,國土被割、銀子被賠、尊嚴被踐踏。
1908年,光緒帝去世的第二天,慈禧也撒手人寰,宮中哭聲一片,但沒人再能挽回一個即將倒下的王朝。
幾年之后,清朝覆滅,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滿清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奢靡一生,終究落得個“亡國太后”的名聲。
04
很多人說,一個女人可以任性、可以要強、可以愛美,但不該昏庸,慈禧恰恰是一個在任性與昏庸中把國家推向深淵的人。
她代表的不僅是一個統(tǒng)治者的失敗,更是一個時代對奢靡的縱容,對改革的遲緩,對權(quán)力的不自知。
看似華麗的衣冠,其實是用一個民族的血汗織成的錦繡,看似精致的點心,其實是百姓苦難下的茍延殘喘。
她以為自己能永遠坐擁天下,殊不知,那個世界早已換了軌道。
回頭看,慈禧的極致奢華,并不讓人羨慕,真正值得欽佩的,從來不是揮金如土的氣派,而是身處高位卻心系百姓的格局。
一個王朝能否長治久安,從來不在于它擁有多少財富,而在于它是否將財富用在了對的地方。
慈禧的故事,提醒了后人,一個人可以有權(quán)、有錢、有勢,但若沒有遠見,沒有責任感,最終不過是歷史洪流中,被潮水吞噬的一具浮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