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海燕告訴我一件事。前幾天,她住的社區(qū),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從十樓跳了下來,當場死亡。
我聽了很是吃驚,問她是什么原因。海燕說,聽說女孩的父母說了她幾句,她就深夜從樓上跳了下來。
不知道這個孩子犯了什么錯,也不知孩子的父母說了些什么,但不管怎么樣,一個花樣年華的孩子,絕不該這樣毅然決然地放棄自己的生命。
這起悲劇當?shù)孛襟w沒有報道。若是前些年,一個孩子跳樓身亡,一定會成為當?shù)刂匾ⅰH欢@幾年,這樣的事也許太常見了,算不上是什么新聞了。
海燕告訴我,現(xiàn)在的不少孩子把死掛在口頭上,已經(jīng)不把死亡當成什么事了。
一個中學生在商店里看重了一件數(shù)千元的東西,沒有錢買,就在網(wǎng)上貸款買。商店老板問他:“貸這么多錢,要是到時候還不上怎么辦?”
“還不上就跳樓唄!”這個孩子回答說,帶著不屑一顧的口氣。
海燕的孩子正在上中學。她從孩子那里知道,學生們偷偷玩一種死亡游戲。由其他孩子壓住一個孩子的胸口,捂住他的嘴巴鼻子,讓他瀕臨窒息的邊緣,體驗死到臨頭的感覺。
上網(wǎng)查了一下,果然發(fā)現(xiàn)有許多孩子偷偷玩這種游戲。
有些孩子在網(wǎng)上講瀕臨死亡的“所見所感”,有人說是“看見童年場景”,也有人說是“目睹夢幻景色”,甚至還有人覺得是“前世記憶”。
甚至有些孩子再也沒有醒來。
如果結(jié)合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死亡游戲在學生們中間悄悄興起。
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我們的教育已經(jīng)完全背離了教育的真諦。
什么是教育,從個體而言,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完整意義上的“人”,包含道德品質(zhì)塑造、知識技能獲取與獨立思考培養(yǎng)三個維度。按照雅斯貝爾斯的觀點,真正的教育是“喚醒靈魂”。
從社會意義而言,教育是引導(dǎo)孩子走出狹隘的自我,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愛和責任。
在功利主義環(huán)境里,所謂的教育只不過成了向上爬的階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學業(yè)決定著孩子們走向不同的階層分化。在這樣的分化中,一個階層的人可以榨取另一個階層的血汗,但二者之間從情感上卻絕不相通,水油難溶。
這樣的教育目標,決定著孩子們從小就投入殘酷競爭和相互傾軋。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讓孩子們形成一種畸形的人生觀念---生命的價值在于成績的高低,工作的優(yōu)劣。 若是競爭不過別人,便是生命的失敗,生命也就沒有什么意義。
在這樣的教育目標下,孩子們被剝奪了在陽光下健康成長的空間。在熬到深夜也寫不完的作業(yè)重負下,還有什么生命樂趣可言?
對孩子的成長而言,科學文化知識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生命教育。
所謂生命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們明白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明白一個人的生命與他人、社會、宇宙萬物乃至生命之源的密切聯(lián)系。透過生命教育,孩子不僅明白“我之為我”的生命價值,更學會對他人的愛和尊重。
在生命教育的前提下,科學文化的教育才有意義和價值。沒有生命教育,其它方面的教育只能是孤立的、撕裂的,只能成為達到功利目的的敲門磚。
沒有生命教育,便沒有愛的教育,沒有愛的教育,原本是快樂的、充滿盼望的教育之旅,便會成為枯燥乏味而沒有意義的耐力比拼。
也許有人對生命教育不屑一顧,認為逼著孩子死讀書,“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才是教育真諦。他們不知道,孩子們接二連三發(fā)生的悲劇,便是這樣的教育觀念帶來的后果。
有人也許很慶幸,自己的孩子勝過了大多數(shù)孩子,終于拼到了最后,拼到了重點大學,爬到了社會高層。
俗話說,爬的越高,摔得越重。人擁有再高的地位,若是靈魂沒有醒來,只知道用手中的權(quán)力滿足私欲,不但不會擁有真正的幸福,而且最終難免從高處跌落下來。看看新聞,那些從高樓上跳下來的官員還算少嗎?
肉體從高樓上墜下來固然讓人痛心,靈魂墜入深不可測的黑暗,才算是生命真正的悲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