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經(jīng)歷過不平靜的年代。
吳祖光年長,出生于1917年,張光茹出生于1930年,最年輕。
孫道臨和馮喆,都出生于1921年12月,生日只差5天。
王文娟出生于1926年12月,新鳳霞比她小一個月。
這三對的婚姻,太有代表性了。
他們不但不是“天作之合”,反而是“門不當(dāng)戶不對”的現(xiàn)實注解。
舊時的女藝人,自幼學(xué)戲,讀過書的極少。
她們大多出身貧苦,學(xué)藝,比起被賣給大戶人家做女仆,還算是條出路。
新鳳霞、王文娟和張光茹三個人中,只有王宗師讀到了小學(xué)三年級,算是文化水平比較高了。
她們面目姣好、聰慧靈巧,又肯吃苦,憑借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成為各自領(lǐng)域的大師級人物。
在新的時代,她們的身份得到充分尊重,從而有機(jī)會遇到同樣杰出的伴侶,組成美滿家庭。
吳祖光、孫道臨和馮喆三位男士,個個出身不凡,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文化素養(yǎng)極高。
這三對夫妻,身份背景都相差懸殊。
他們的結(jié)合,都是自己主動選擇的,他們后來的人生路,則差異巨大。
前兩對,“相濡以沫”四個字很適用。
新鳳霞與吳祖光在一起,兩個人都不是第一次結(jié)婚。
相識三個月就“閃婚”,從此靈魂相依,生死不離。
因為差距過大,他們是不被外界看好的一對兒,卻彼此支撐、互相扶持。
即使在特殊的歲月里,也堅守著家庭和責(zé)任。
吳祖光鼓勵新鳳霞學(xué)文化,她讀書、繪畫,還寫了幾百萬字的文章。
1998年4月12日,新鳳霞因病辭世,五年后,2003年4月9日,吳祖光追隨妻子而去。
他們離開時,一個71歲,一個86歲。
1951年到1998年,47年風(fēng)雨同舟。
孫道臨和王文娟是晚婚。
因為文娟大師要演林黛玉,還推遲了婚期。
成家時,兩人一個36歲,一個已經(jīng)41歲。
跟吳祖光和新鳳霞一樣,他們沖破了外界干擾才能夠在一起。
從此,無論身處什么樣的困境,無論遭受什么樣的打擊,互相忠誠不猜疑。
事業(yè)上彼此成全,生活上不離不棄,他們是藝術(shù)伉儷中的典范。
2007年12月28日,孫先生仙去,在他百年誕辰之前,2021年8月6日,王文娟大師也離開了。
他們的女兒說,媽媽去天上給爸爸過生日了。
患難與共45年,離開時,他們一個86歲,一個95歲。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兩對,都是人間的完美伴侶。
馮喆和張光茹,則令人唏噓。
把馮喆的早逝,完全歸責(zé)于張光茹,不夠公平。
他們在一起時,張光茹的朋友也曾反對。
畢竟,她要舍棄自己的川劇本行,投身于不適合自己的話劇行業(yè)。
為了兩個人的家庭,她還是留在上海,犧牲了自己的事業(yè)。
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大多個人無法左右。
不過,倘若她能夠多一些信任,多幾分體諒,至少在馮喆面臨絕境時,伸手拉一把,結(jié)局也許真的會有所不同。
“門不當(dāng)戶不對”的愛情未必不能長久,關(guān)鍵看婚姻中的兩個人,怎樣來守護(hù)它。
本文為我來我看見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