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7時24分,一場8.7級的強震在堪察加東岸遠海海域轟然爆發(fā),由此引發(fā)的海嘯,讓整個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都繃緊了神經(jīng)。我國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發(fā)布了海嘯黃色警報,預計海嘯將對我國上海、舟山南、臺北東等沿岸造成災害性影響,東部高鐵動車更是因海嘯停運。
面對如此來勢洶洶的天災,相信很多人都心有余悸。但海嘯來臨并非無解,掌握正確的應對方法,或許就能在危急時刻為自己和家人贏得生機。讓我們一起跟隨文章內(nèi)容,看看海嘯如何形成的,遇到了我們該怎么辦呢?
海嘯是如何形成的?
海嘯的形成
沿海地區(qū)一般有大的地震和火山噴發(fā)的話就可能引起海嘯。海嘯與人們通常在海邊或湖泊中見到的由風產(chǎn)生的周期和波長短、能量小的淺水波不同,這種波通常是由地震、火山、滑坡等動力作用引起的水波,波長可達上百千米,周期長達幾分鐘乃至一小時,傳播速度每小時可達700千米,且在長距離的傳播過程中消耗較少的能量,因此傳播的距離大。海嘯形成的波浪開始很小,但當它靠近岸邊時就變成滔天巨浪。海嘯形成的波(湧)的傳播速度與水深成正比,水越深傳播得越快。
海嘯來臨怎么辦?
01
海嘯前準備“急救包”
在海嘯發(fā)生前,每個人都應該準備一個急救包,里面應該有足夠小時用的藥物、飲用水和其他必需品。這一點適用于海嘯、地震和一切突發(fā)災害。
02
海嘯來臨時
地震在前,海嘯在后。如果你感覺到較強的震動,或被告知海域發(fā)生了強烈地震,就不要靠近海邊、江河的人海口,遠離海濱,盡量登上高處,不要去看海嘯。要記住,海嘯有時會在地震發(fā)生幾小時后到達離震源上千米遠的地方。要很快采取行動。
03
海上船只如何躲避海嘯
海上船只聽到海嘯預警后應該避免返回港灣,海嘯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險。如果有足夠時間,船主應該在海嘯到來前把船開到開闊海面。如果沒有時間開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離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04
海嘯后需要注意什么
海嘯后要嚴防疫病流行。大災過后傷寒、痢疾和肝炎等水播類疫病極易快速傳播,此外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從而造成比海嘯本身更嚴重的后果。海嘯后的五大挑戰(zhàn)是飲用水匿乏、衛(wèi)生狀況差、食物緊缺、缺少臨時住所及流行病傳播。
當海嘯來襲,這些應對知識是守護生命的盾牌。記住急救包準備、避險要點與船只應對策略,愿每個人都能在天災前從容自保,讓災難的傷害降到最低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