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賓街頭的車流中,在事故現場的痕跡里,總有一個身影透著軍人的挺拔——他就是來賓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犯罪偵查大隊輔警譚龍能。
譚龍能,從武警戰(zhàn)士到交通輔警,八年時光流轉,他把“退伍不褪色”的誓言,寫進了每一次執(zhí)勤、每一起案件、每一場硬仗里。憑借優(yōu)秀的工作表現,2022年以來,譚龍能連續(xù)三年獲評年度“優(yōu)秀輔警”。
厘米級較真:把案發(fā)現場變成“練兵場”
“輪胎摩擦角度偏3度,碎片距離差5厘米,都可能藏著關鍵線索?!倍自谑鹿尸F場的譚龍能,手里握著卷尺,眼神專注得像在拆解軍事密碼。
2017年脫下軍裝時,他把部隊里“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信條一起帶了出來。在交通犯罪偵查崗位上,他成了出了名的“細節(jié)控”:勘查現場時,連草叢里一小塊帶車漆的塑料碎片都不會放過,裝袋時特意標注發(fā)現時的朝向和深度,“這碎片邊緣的弧度,說不定就是鎖定車型的鑰匙”;測量散落物距離時,非要精準到厘米,“差一分一毫都可能讓偵查走彎路”。
同事們總說,看譚龍能辦案,就像看特種兵拆彈——嚴謹、細致,帶著一股不容錯漏的較真勁兒。而他常說:“案發(fā)現場就是我的‘練兵場’,破案就是‘打勝仗’,半點馬虎不得?!?br/>
34小時攻堅:從監(jiān)控里“揪出”逃逸者
“再難啃的‘骨頭’,也要啃下來!”說這話時,譚龍能眼里的韌勁,和當年在武警部隊執(zhí)行緊急任務時一模一樣。
2019年夏天,來賓遷江G322線發(fā)生一起致流浪人員身亡的交通肇事逃逸案?,F場只有一具無名尸體、幾件衣物和一攤血跡,天網監(jiān)控也沒留下有效線索。“黃金偵破期不能等!”譚龍能跟著辦案民警立刻行動,像當年在部隊執(zhí)行偵察任務般,對途經卡口的車輛逐輛篩查,頂著烈日走訪周邊群眾,對著海量民用監(jiān)控視頻一幀一幀“掃過去”。
連續(xù)30多個小時沒合眼,眼睛熬得通紅,他卻憑著一股“不破案不罷休”的狠勁,從一段模糊的畫面里鎖定了案發(fā)時間。順著這條線索追下去,案發(fā)后34小時,肇事車輛和嫌疑人被成功抓獲。這場硬仗的勝利,正是他軍人般堅韌意志的最佳注腳。
8年傳幫帶:把“兵味”融入警營
“跟著能哥學,不僅學技術,更學作風?!边@是新同事對譚龍能的評價。作為隊里的“老資格”,他像在部隊當班長時一樣,把8年積累的查緝技巧、辦案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新人:“看監(jiān)控要注意車燈軌跡,就像在部隊觀察敵軍動向”;“勘察現場別放過邊角,就像搜捕時不能漏過任何掩體”;“對群眾要耐心,就像對待需要幫助的戰(zhàn)友。”
從橄欖綠到藏青藍,制服換了顏色,崗位變了戰(zhàn)場,但譚龍能身上的軍人底色從未褪去。他用連續(xù)三年“優(yōu)秀輔警”的榮譽證明:無論是在軍營還是警營,忠誠與擔當,永遠是最亮的底色。
這個“八一”,當我們望向街頭那抹藏青藍,便能讀懂——有些堅守,從不因退伍而褪色。
守法規(guī)知禮讓
終審:莫崇貴 審核:譚晶晶
責編:盤羅婷 編輯:彭子峻
來源:犯罪偵查大隊
因為我不想在茫茫人海中失去你
◆ 39起!來賓交警夏季酒駕整治再發(fā)力
覺得好看點個【在看】再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