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占理兒。
原來,原先定檔7月31日被緊急撤檔,是為了讓它在一個更加具有意義的日子出現。 前幾天在國家電影局網站還查不到的備案,如今已經正式取得了“龍標”。這部電影能上映,本身就是一場勝利。 要知道,《731》從2017年籌備到現在,整整耗費了8年時間。導演趙林山為了拍攝籌集資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帶著團隊在哈爾濱零下30度的冰原上1:1復刻731部隊的"四方樓"實驗室,為了翻檔案更是跑了中、日、美、俄四個國家的檔案館,連東京審判沒公開的3000份罪證都被他的團隊扒了出來。 結果呢?聽聞這部電影即將上映后,日本外務省僅半年就遞交了23次抗議,要求刪70%的暴行鏡頭,還威脅要召回駐華大使。 更惡心的是,網上還冒出來一堆人說"這電影太血腥""會影響中日友好",后來一查IP,60%都在日本東京千代田區(qū)。 而這些反對的聲音,也讓國內一些精日分子在網上蠢蠢欲動,發(fā)起了一場反對電影上映的輿論,四處散播‘160萬人反對731’‘和平年代,不應該渲染仇恨’‘日本愛好和平,不要抵制日貨’‘731是中國虛構的仇日故事’等等言論。 不少無知的人,受他們影響,尤其是在看了《731》預告片后,也加入了反對的陣營。 這叫什么事兒! 哈爾濱731罪證陳列館里,嬰兒標本的瓶子還整整齊齊擺著,標簽上的墨跡都沒褪色;美國德特里克堡的檔案柜里,那些人體實驗數據至今標著"機密"。 這些鐵證都擺在這兒,他們居然好意思覥著臉說"731是虛構的"! 他們越是反對,咱們越要把歷史真相扒開來曬 說實話,我以前總覺得"歷史虛無主義"這詞兒太學術,離咱們挺遠。直到看見有人在網上說"731部隊只是防疫部隊",還有個上海交大的教授居然公開寫文章說"731不存在"——我才明白,這玩意兒就藏在咱們身邊,跟細菌一樣悄摸的繁殖、擴散。 許多人只是知道731部隊,但卻不知道那幫狗東西當年多么沒人性。 他們把用于實驗的活人叫"馬路大",日語原意是"原木",就是他們覺得用活人做各種實驗,跟砍木頭一樣隨意。 歷史記載中,有個13歲的小姑娘王秀蘭,被抓進去做凍傷實驗,冰錐往胳膊上戳的時候,她疼得不斷叫喊著"媽媽救我"。 如今,精日分子說"畫面太血腥會嚇壞孩子",畫面的確血腥,但當年狗日的小鬼子,就是這么干的。 那些精日分子只說血腥,卻不想想,當年那些被當成實驗品的孩子,有沒有機會害怕? 更諷刺的是,去年有個日本財團給國內某影視公司投了20億日元,轉頭就買了個731題材的動漫改編權。你品,你細品——用咱們先輩的苦難做素材,拍個動漫賺錢,這不是吃人血饅頭是什么? 前幾天跟孩子因為731撤檔,跟孩子聊起來抗日和731的一些事,他對抗日知道的很少,我們小時候學過的很多抗日英雄的故事,孩子說他們的課本里根本就沒有,更沒聽說過731部隊,不知道731背后代表著什么。 我突然想起哈爾濱731老館長采訪時說的那句話:如果今天我們閉嘴,明天他們就敢說歷史是假的。我還想補充上后半句:如果我們今天因為日本或精日分子的反對而讓《731》電影胎死腹中,明天他們就敢說咱們是在造謠生事,血口噴人。 小日子這個民族,咱們得永遠警惕。 德國能拍《辛德勒的名單》,以色列能拍《鋼琴家》,為什么咱們拍《731》就成了‘煽動仇恨’? 因為他們怕??!怕咱們把真相挖出來、公之于眾,怕后代知道他們爺爺輩干過什么齷齪事,怕咱們國家和人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罪行。 咱們必須記住有些國家的罪行,用仇恨來讓民族保持警醒,讓那些苦難不再重演。 就像電影海報上寫的:"記住不是仇恨,是為了讓后人不再墜入同一條血河。" 你想想,要是連咱們都忘了,將來孩子們課本里會不會真的寫"731是防疫部隊"?會不會有人把南京大屠殺說成"誤會"? 可能有人會說:"我一個老百姓,記不記這些有啥用?"這話我以前也信,直到看見《731》定檔那天,微博上"九一八必須看731"的話題被刷了20億次,390多萬人在貓眼標記"想看"。你看,咱們每個人的聲音湊到一起,就能把那些想捂蓋子的人震得耳鳴。 這電影上映的時候,帶上孩子去看看。不是為了讓他們恨誰,是讓他們知道:曾經有群人,為了咱們能好好活著,把命都搭進去了。 歷史這玩意兒,就像冬天里的一堆炭火,長時間不加料,火很容易熄滅。 火滅了,不只是會冷,時間長了還會要命。 全文完,感謝閱讀,喜歡請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