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占理兒。
2023年10月11日,武漢大學圖書館的一張道歉信照片在網上瘋傳。19歲的男生肖某低著頭,在女生楊某的要求下寫下:在圖書館二層自習區(qū)對姐姐做了下流的事,讓姐姐感到惡心……是我的過錯......
事情大家知道了,如今法院審理后也做出了明確的認定:現(xiàn)有證據無法認定肖某實施了性騷擾,駁回女生楊某的指控。
咱們也才知道,原來肖某某從小患皮炎,視頻里的動作是抓癢,5名醫(yī)學專家聯(lián)名證明那不是自慰行為。
可是,一個清白的男孩,他明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是騷擾,為什么會在面對女性無理指控時,不懂得反抗,不懂得據理力爭?
答案藏在他母親的采訪和澄清里:“從小到大,他跟女同學吵架,不管對錯回家都罰跪。高三畢業(yè)前,我每天接送,他幾乎沒單獨處理過事?!?/p>
這句輕飄飄的話,道破了無數“乖孩子”的宿命——我們教孩子“別惹事”,卻從沒教他“別怕事”;教他“認錯能免罰”,卻沒教他“被冤枉時如何站直”。
我們拼命把孩子馴化成“溫順的羔羊”,卻忘了告訴他,社會叢林里最多的是“狼”。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習得性無助”,說的是長期被打壓的人會喪失反抗能力。就像實驗里的狗,被關在籠子里反復電擊,后來即使籠門打開,它也只會蜷縮著等死。我們的“乖孩子”教育,其實就是在批量制造“籠中狗”。
同樣的情況,還有南京地鐵里被踹的17歲少年,因為“乖”,讓施暴者毫無代價;
16歲的小豪被霸凌到重度抑郁,因為“乖”,連反抗的念頭都不敢有。
這些孩子不是天生懦弱,而是被教育“閹割”了鋒芒。家長總說“忍一時風平浪靜”,可社會的真相是:你越忍,別人越覺得你好欺負;你越退,別人越覺得你沒底線。
就像《女心理師》里的小莫,同事?lián)尮λ聊还铝⑺懞?,結果換來的是變本加厲的欺負——“軟柿子”的標簽一旦貼上,就再也撕不下來了。
更可怕的是,“乖順”會內化成性格。我見過一個30歲的程序員,被領導連續(xù)三個月甩鍋,他每次都默默背下,直到被裁員都沒敢說一句“不”。他媽媽還安慰他:“吃虧是福,下次找個‘穩(wěn)定’的工作?!?/p>
可這世上哪有“穩(wěn)定”的避風港?真正的穩(wěn)定,是你有不被欺負的底氣,而不是跪著求來的安穩(wěn)。
肖某某的道歉信里有句話特別扎心:“我知道犯了錯。” 可他明明沒犯錯?。槭裁磿乱庾R認錯?
因為在“乖孩子”的認知里:沖突=我的錯,反抗=不聽話。
我表妹的經歷更典型。她小學時被同桌劃爛作業(yè)本,回家哭訴,她爸卻說:“為什么他不劃別人就劃你?肯定是你惹他了!” 后來她被霸凌到不敢上學,家長還在說:“忍到畢業(yè)就好了。”
現(xiàn)在她32歲,在公司里永遠是“便利貼女孩”,同事讓她幫忙從不拒絕,領導讓她背鍋也從不反駁。她說:“我怕跟別人起沖突。”
這就是“乖順教育”最毒的地方:它讓孩子把“別人的評價”看得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把“避免沖突”當成最高生存法則。
可社會不是家庭,沒人會因為你“乖”就心疼你。你越是怕沖突,沖突就越會找上門;你越是想息事寧人,別人就越覺得你“好拿捏”。
電影《美國狙擊手》里有段臺詞:“這世上有三種人:羊、狼和牧羊犬。羊以為世界上沒有惡,狼靠欺負羊生存,而牧羊犬,是能保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我們的教育,就像牧羊犬一樣,正在把太多孩子馴化成“羊”,卻忘了告訴他們:善良需要鋒芒,溫順要有底線。
肖某某事件后,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反抗?” 可一個從小被教育“認錯能免罰”的孩子,怎么可能突然長出反抗的勇氣?就像被圈養(yǎng)的羊,從來沒見過狼,突然被撲上來撕咬時,除了發(fā)抖還能做什么?
我們這代父母,總在焦慮“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卻忘了最致命的短板:如果孩子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跑得再快又有什么用?
想起《黑天鵝》里的臺詞:“完美不是控制出來的,是爆發(fā)出來的?!?教育也是如此——你剪掉孩子的“刺”,以為是為他好,卻不知那些刺是他對抗惡意的唯一武器。
我們的孩子,得成為這樣的人:
懂得善良,但不做“老好人”;
愿意讓步,但守住底線;
可以流淚,但絕不跪下來求饒。
這世界需要的從來都不是溫順的羊,而是能自我保護的狼。因為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
別讓你的教育,把孩子培養(yǎng)成“跪著的成年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