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優(yōu)秀編劇,何慶魁與高秀敏惺惺相惜,同居多年。
但是,無論外界如何渲染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真愛”,都繞不過一個事實:當年何慶魁是婚內出軌,并且拋妻棄子與高秀敏在一起的。
更讓人瞧不起的是,2005年,高秀敏去世后不久,何慶魁就回到了原配身邊,還信誓旦旦地說要“好好過日子”。
如今,何慶魁已經將近八十歲,而他的報應也來了......
拋妻棄子造業(yè)障
1947年,何慶魁出生在吉林扶余的一個普通漁民家庭,家里祖祖輩輩都靠打魚為生。按理說,他也應該繼承父業(yè),守著松花江過平凡的一生。
但他從小身子骨就弱,不像兄弟那樣能下水拉網。
反倒是對戲臺子和劇本特別感興趣,一有空就往劇團跑。
父親雖然不太理解,但看著兒子倔強的眼神,還是咬咬牙,把他送進了劇團。
也正是這一步,為他后來的人生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二十多歲那年,何慶魁遇到了下鄉(xiāng)的知青張艷茹,兩人很快擦出了火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那時候的他們,過著再普通不過的小日子,租房、跑劇團、寫劇本,一起熬過了最難的日子。
等到90年代,小品在春晚大放異彩,趙本山、高秀敏、范偉憑借《賣拐》《心病》等作品爆紅全國,而這些經典劇本的幕后推手,正是何慶魁。
但就在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感情卻出了問題。
長期與高秀敏合作的過程中,兩人不僅在創(chuàng)作上默契十足,私下的關系也越來越親近。
高秀敏是個性情中人,喜歡就直說。
有一次,她干脆跟何慶魁表白:“我喜歡你,我想和你在一起。我會和我丈夫離婚,你愿不愿意跟我過?”
這句話,擊中了何慶魁的內心。
面對高秀敏的直白,何慶魁并沒有抗拒。
雖然當時他與張艷茹的婚姻還在,但心早已不在這個家里了。
張艷茹苦苦挽留,不愿意讓婚姻走到盡頭,可再多的堅持也換不回一個轉身離去的背影。最終,何慶魁還是選擇了離開家,搬去與高秀敏同居。
這一同居,就是好多年。他們沒有領證,卻過得像老夫老妻一樣,形影不離。
直到2005年,高秀敏突然離世,何慶魁在她的葬禮上悲痛欲絕,哭得幾乎昏厥,不顧外界議論,也不考慮張艷茹的感受。
只不過,這份深情沒有持續(xù)多久。
何慶魁很快就回到了張艷茹的身邊,說想“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
毫無疑問,作為一個編劇,何慶魁是合格的;但是,作為一個丈夫,何慶魁是極其不合格的。
那么,他作為一個父親,又怎么樣呢?
兒子眼中的父親
曾經拋妻棄子,一走多年不回頭的何慶魁,或許沒想過,到了晚年,自己會被親生兒子一次次“當眾捅刀”。
何慶魁的大兒子何樹春,在高秀敏去世的十天前因車禍身亡。
何慶魁還有一個兒子叫何樹成。
何樹成對這個父親,恐怕也沒什么感情。
2004年,明明才77歲的何慶魁,兒子卻提前為他張羅起了“八十大壽”。
這個大壽,其實就是一場被精心策劃的“圈錢”盛宴。
整場活動由何樹成一手操辦,賓客名單星光熠熠,范偉、宋小寶、閆學晶等熟面孔齊聚一堂,趙本山也親自題了“壽”字送祝福。
何樹成在直播中毫不遮掩地說道:“趁老爹還在,過生日收點禮,省著點夠花十年、二十年?!?/strong>
而且,那么多明星大腕去給父親祝壽,何樹成尤嫌不足,居然抹著眼淚說,“要是高老師在,來的人會更多”。
除了操辦壽宴的這出“騷操作”,何樹成更是在網絡上屢屢語出驚人。
他曾當眾指責范偉“當年為了加戲天天看我爸,戲拍完了就斷了聯系”;又酸閆學晶“合作完《劉老根》《馬大帥》就不來往了”;
最勁爆的一句,則是拿自己老爸的私生活開涮——“一個月給他一萬塊夠花了,反正現在嫖也嫖不動了。”
作為公眾人物,這樣的爆料本就足夠引起爭議;作為一個兒子,如此言辭犀利地“拆臺”,更暴露了他們父子關系的冷漠與失衡。
從小失去父愛,成長中缺乏陪伴,如今眼中看到的“父親”,只是一個衰老的、可被利用的符號。這種荒誕的家庭關系,讓人難以判斷究竟是誰的悲哀。
有人說,何慶魁這一生有才也有命,前半生贏得了掌聲,后半生卻栽在了親情里。
他對家庭的虧欠、對子女的疏離,如今似乎正一點點找上門來。
只能說,一切事情,有因必有果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