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三天是栽蔥的黃金窗口期。
溫度降了,地氣足了,蔥苗扎根快成活率高。為啥非得卡這個時間點?
早了溫度高容易爛根,晚了生長期不夠蔥白短。老農(nóng)都知道“立秋栽蔥,寒露吃蔥”的理兒。
數(shù)據(jù)顯示,立秋后3-5天栽種的蔥苗成活率高達92%。比立秋前栽的提高近三成,比立秋后10天栽的翻了一倍。選苗有講究。
莖稈細長、蔥白5厘米以上的苗子最抗造。
那些粗短肥的“虛胖苗”中看不中用,栽下去十棵倒八棵。
整地要下狠功夫。深翻20厘米,每畝拌3000斤腐熟羊糞。這味越?jīng)_蔥越愛,跟人愛吃臭豆腐一個理兒。
栽前必須狠心剪葉。葉子留15厘米就夠,多一寸都是浪費。根須也別留太長,3-5厘米剛剛好。
“深栽淺埋”是訣竅。挖10厘米溝,蔥白埋6-7厘米。
培土到一半提提苗,讓根須舒展開。定根水不能省。
栽完馬上澆,第二天再澆緩苗水。之后管住手,土不干千萬別澆。株距要留足。
10-15厘米的間距,通風好病害少。太密了招蟲,薊馬最愛扎堆啃。培土分三次最科學。
每次培到蔥白三分之二處,別蓋住蔥心。這樣長出來的蔥白又直又長。
肥料要腐熟透。生糞燒根是常見錯誤,發(fā)酵七天以上才安全。
雞糞羊糞都好使,就看你會不會用。
病蟲害要早防。栽前用辛硫磷泡根,能防地蛆禍害。發(fā)現(xiàn)葉背有白點趕緊打藥,別等蔓延了抓瞎。
寒露前必須停水控肥。讓養(yǎng)分回流根部,為越冬積蓄能量。霜降后記得架風障,這事關(guān)明年早春產(chǎn)量。
老話說“秋管蔥韭三分收”?,F(xiàn)在不管,冬天吃啥?
地里那些活計,早干晚干都是干,為啥不趕早?有個問題值得琢磨:同樣的苗子同樣的地,為啥有人種的蔥總比別人短一截?細節(jié)決定收成啊。
數(shù)據(jù)顯示科學管理能提升三成產(chǎn)量。一畝地多收兩千斤,多賺的錢夠買半年化肥。
這筆賬誰不會算?
今年墑情不錯,就看管得勤不勤?,F(xiàn)在栽下去,國慶節(jié)就能薅著吃,過年還能當鮮菜。你家栽蔥愛用啥底肥?
雞糞還是羊糞?有啥讓蔥長得壯的小妙招?
評論區(qū)嘮嘮,咱互相學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