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表哥談了一個女朋友,長得漂亮,性格溫柔,特會照顧人。
倆人一談就是三年,親戚朋友都說他們天作之合,表哥也覺得自己撿到了寶,說她是“天上掉下來的天使”。
朋友圈都是他們的甜蜜瞬間,表哥出差回來,女友總是提前把飯菜熱好;表哥打游戲,女友會默默坐在旁邊看書,偶爾給他削個蘋果、倒杯水。
可結婚不到一年,這“天使”仿佛換了個人。
她開始每天翻表哥手機,逮著就數(shù)落:“你是不是跟你女同事眉來眼去了?”
表哥打游戲,她說他不務正業(yè);飯菜晚了幾分鐘端上來,她就冷著臉:“你眼里還有沒有這個家?”
表哥也變了,從一個嘴里“老婆最重要”的溫柔男友,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的丈夫。
以前三天一束花,現(xiàn)在三個月兩人都沒說過一句好話??偸莿硬粍泳统?,連看對方一眼都覺得累。
誰也沒出軌、沒家暴、沒第三者,可就是過不到一起了,最后以離婚收場了。
結婚前他們真的很合適,可婚后卻成了彼此的陌生人。到底是發(fā)生了什么?相愛的人為什么終究走向了歧途?
進入一家門,角色就變了
像我表哥的這個現(xiàn)象,其實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現(xiàn)過。
戀愛時的我們是“她和他”,各自都有獨立的空間和邊界,雙方都有留白,都有期待。
而結婚之后,身份就變了,是丈夫和妻子,這背后意味著責任、習慣、原生家庭、經(jīng)濟合作乃至社會角色的重構。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角色置換”,是說人在不同情境下會自發(fā)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
戀愛時,人們扮演的是情人的角色,這個角色強調(diào)親密、吸引與表達;
可到了婚姻中,人們開始扮演的是配偶角色,它強調(diào)的是責任、合作與協(xié)同。
所以當角色變了,人也自然就變了。
或許,談戀愛的時候,他喜歡的那個她,是那個在夜里一起數(shù)星星、去海邊散步、在街頭吃串串的小姑娘;
而她喜歡的他,是那個深夜送奶茶、看恐怖片時摟她肩膀、在朋友圈里頻繁表白的男孩。
一到了婚后,房貸車貸、婆媳關系、孩子教育、誰刷碗誰遛狗……
這些現(xiàn)實問題就像重錘一樣,砸在曾經(jīng)甜蜜的愛情上。
很多人不是不愛了,而是愛無能了。
有人可能會說,那是他們不合適
可你看看那些曾經(jīng)讓你羨慕的婚姻,也未必就沒有裂縫。
《我的天才女友》里的萊農(nóng)和彼得羅,他們兩人,一個是美女學生,一個是最年輕的教授,她需要他給的安穩(wěn),他則認為她是他的最愛。
可一結婚,他們有了孩子,就開始為了生活瑣事爭執(zhí),萊農(nóng)不想要孩子,彼得羅覺得結婚就是為了生孩子,就連家里請傭人的事都能大吵一架。
萊農(nóng)說得最狠的一句話是:“你想要的不是妻子,而是忠實的奴仆?!?/p>
這句話,戳中多少婚姻里的消失者——那個在婚后漸漸丟失自我的人。
婚姻最怕的一件事就是:人們總是用戀愛時的感情標準,來評判婚后生活的真實狀態(tài)”。
如果戀愛是選秀,那么婚姻就是經(jīng)營;戀愛靠的是心動,婚姻卻靠的是心定。
可惜很多人沒準備好角色置換,就倉促上了婚姻的車,最后發(fā)現(xiàn),兩個人都變成了對方討厭的樣子。
他變了,不再事事遷就她;她變了,不再溫柔體貼他。
他想一個人待著,她覺得他在疏遠;她沉默不語,他卻覺得她無理取鬧。
兩個人開始不是問題對問題,而是情緒碰情緒,越碰越痛。
婚姻不是感情的終點,而是新的修行
無論你多么喜歡一個人,無論你們多么合適,只要你把她娶回家了,她就不是她了,你也不是你了。
這不是悲觀,而是一種提醒。
婚姻不是感情的終點,而是新的修行,它要求我們重新學習如何與另一個人共處,重新建立規(guī)則、邊界與共識。
不是回不到戀愛時的樣子,而是需要在生活的泥濘中繼續(xù)選擇彼此、繼續(xù)去愛、繼續(xù)磨合。
如果你足夠幸運,娶了她、嫁了他,你們還愿意在變化中依然擁抱對方,那才是婚姻最大的浪漫。
所以,請記住一句話:愛情是“你還是你”,婚姻是“我們重新成為我們”。
別指望她/他永遠是她/他,也別要求自己永遠是你;而是愿意一起在變化中走下去,那才是婚姻最好的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