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置之死地而后生,謂之涅槃?!秾O子兵法·九地篇》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p>
話雖講得精當(dāng),但如果沒有親身經(jīng)歷,身臨其境,任何人都無法達到此種境界的。畢竟?!爸弥赖亍毙枰松浅4蟮淖児?,需要人生非常高的起伏。
對此,歷史上的項羽、韓信就基本上算過了把癮,而且還對此境界理論進行了詮釋。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鎮(zhèn)壓陳勝、吳廣起義之后,繼敗楚地反秦武裝,殺項梁,破邯鄲,反秦武裝趙王歇及張耳退保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西南),被秦將王離率20萬人圍困。章邯率軍20萬屯于巨鹿南數(shù)里的棘原,并修筑兩側(cè)有土墻的通道直達王離營,以供糧秣。趙將陳余率軍數(shù)萬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往救。楚懷王派宋玉為上將軍,項羽、范增為將,率主力5萬救趙,同時派劉邦西進攻秦。宋軍行至安陽(今山東曹縣東),停留46日不進,想坐觀秦、趙相斗,以收漁人之利。項羽憤殺宋玉,被楚懷王任命為上將軍。
十二月,趙將陳余派5000人出戰(zhàn),結(jié)果全部陣亡。當(dāng)時齊、燕等各路反秦武裝已達陳余營旁,皆不敢戰(zhàn)。項羽派英布、蒲將軍率軍2萬渡過漳水,斷敵通道。英布、蒲將軍初戰(zhàn)獲勝,切斷了章邯與王離的聯(lián)系。項羽立即率領(lǐng)全部楚軍渡過河水,下令全軍破釜沉舟,每人攜帶三日口糧,以示決一死戰(zhàn)之心。楚軍以一當(dāng)十,奮勇死戰(zhàn),九戰(zhàn)九捷,大敗章邯軍,齊、燕等各路援軍亦沖出營壘助戰(zhàn),俘王離,殺其副將,解巨鹿之圍。自此,各路反秦將領(lǐng)皆服項羽。
自此,歷史上便有了“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的歷史典故。
后來,不出幾年,可能韓信受此影響,現(xiàn)學(xué)現(xiàn)用,現(xiàn)炒現(xiàn)賣,也演繹出了一出“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
公元前205年,漢將韓信偷襲魏王豹,滅掉魏國。10月漢王又派他與張耳率幾萬軍隊向東繼續(xù)挺進,攻擊趙國。趙王趙歇和趙軍統(tǒng)帥陳余立刻在井陘口聚集20萬重兵,嚴(yán)密防守。
趙國謀士李左車對陳余說:“韓信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勝仗,可謂是一路威風(fēng),現(xiàn)在他又乘勝遠征企圖攻下趙國,其勢銳不可當(dāng)。不過,他們運送糧食需經(jīng)過千里之遙,長途跋涉?,F(xiàn)在我們井陘山路狹窄,車馬不能并進,漢軍的糧草隊必定落在后面。這樣你暫時給我3萬人,從小道出擊,攔截他們的武器糧草,斷絕他們的供給,漢軍不戰(zhàn)死也會餓得半死。你再在這里堅守要塞,不與他們交戰(zhàn),他們前不能戰(zhàn),后不能退,用不了幾天我們就可活捉韓信?!?/p>
可憐陳余是個迂腐之人,又自以為是,他不聽李左車的話,還說:“韓信的兵力很少,長途千里趕到這里已是精疲力盡,我們?nèi)绱似哿枞跣。鳛檠胙氪髧?,趙國不是太沒面子了嗎?”陳余沒有采納李左車的意見,真是婦人之仁,迂腐到了極點。
韓信探聽到這種情況,很高興,慶幸自己碰上這樣一個迂腐將領(lǐng) 。于是就將軍隊安營扎寨在井陘口30里的地方。到了后半夜,韓信又派精銳騎兵 2000人,每人拿一面漢軍紅旗,從小路爬上附近山頭,埋伏起來。然后韓信又派出1萬人沿著河岸背水?dāng)[開陣勢。背水歷來是兵家絕地,用兵之大忌,因為如前不能進,進后無退路,只有死路一條。陳余得知消息,大笑韓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滅亡。
天亮后,韓信豎起帥旗,大張旗鼓地開出井陘口,趙軍立刻迎擊,兩軍激戰(zhàn)很久。韓信、張耳假裝敗退,丟盔棄旗向河岸陣地靠攏。陳余則指揮趙軍拼命追擊。而漢軍沒有活路,只能背水而戰(zhàn),以死相拼,非常勇敢,竟然還能抵擋住趙軍的攻擊。
這時韓信埋伏的2000輕騎兵,見趙軍傾巢出擊,立即飛奔馳入趙營,拔掉趙國的全部軍旗,換上漢軍的紅旗。
趙軍久戰(zhàn)不能取勝,也抓不住韓信,想收兵回營,回頭一看軍營里已全部插起了漢軍的紅旗,以為趙王已被俘虜,頓時軍心動搖,紛紛逃跑。這時漢軍兩面夾擊,趙軍大敗。士兵們殺死了陳余,抓獲了趙王。
背水之戰(zhàn)本立于必敗之地,卻被韓信巧妙利用,打了個漂亮仗,堪稱經(jīng)典。
打完仗以后,所有的部下都到韓信的軍帳中來,對韓信表示祝賀,并心存疑惑地問:“元帥這一仗確實打得很漂亮,但是我們到現(xiàn)在還沒想通這個事兒。兵法上是這么教我們的,‘右倍(背)山陵,左前水澤’,安營扎寨、行軍布陣,我們的后面應(yīng)該是山,陣前應(yīng)該是水,這樣安排的營寨才是安全的??墒窃獛浤∏⊥耆喾?,我等左思右想還是不得其解?!?/p>
韓信笑著說“其實這個道理兵書上也說了,‘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像我們這種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zhàn)斗,一定要把我方置于死地才有戰(zhàn)斗力。何況我們不過散兵游勇、烏合之眾?這樣能打仗嗎?惟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置于死地,讓他們每個人都感到處在生命的險境,然后必然殊死作戰(zhàn),為自己的生命而作戰(zhàn)。”
確實,“背水而戰(zhàn)”乃兵家之大忌,一般人想必是沒有這個膽量運用此戰(zhàn)術(shù)的。但如果運用得好、拿捏得準(zhǔn),還是可以起到調(diào)動最大潛力而起死回生的效果的。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沒到一定的地步,人是無法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力的,更何況,在“橫豎都是一死,倒不如全力爭取個活”的信念下,人人奮勇殺敵,一般人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都不是其對手。
確實,要成就一番事業(yè),贏得一場戰(zhàn)爭,做一個成功的人,做一名偉大的人,需要這種精神。
不過,后人讀到韓信漢趙之戰(zhàn),常常斷章取義理解“置于死地而后生”,以為是“我死都不怕,還有什么可怕的,我就拼了?!弊置嫔弦苍S沒錯,但其內(nèi)涵應(yīng)該不僅于此。人其實對生有著無限的眷戀,才會渴望生,不想死?!爸糜谒赖亍笔前讶朔旁谖ㄓ猩攀窍M木车?,唯有不顧一切的為生而努力,生命之花才會燦爛地開放。
韓信,他敢于“置于死地而后生”,背水列陣,以漢軍三萬破趙代二十萬眾,收趙地,追斬趙代二主,那是他看到了這種可能、想到了這種潛力,胸中有了這種取勝之道,于是把士兵對生的渴望激發(fā)出來了。
人大凡如此,平常日子并不會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貴,唯有置于死地(當(dāng)然也指艱難困苦之時,并非僅指死到臨頭)的時候才激發(fā)對生的強烈欲求,才能體會生的價值與美好,才會感嘆歲月的無情,來珍惜生的恩情。
如果說蝴蝶為了美麗而結(jié)繭,那么必須得忍受破繭時的痛楚;如果說春蠶是為了奉獻而結(jié)繭,那么必須得嘗試臨死前的空虛;如果說蠟燭是為了給予光明而燃燒,那么必須得承受融化時的高溫……
鳳凰涅盤,浴火重生,這是多么危險!然而浴火后的鳳凰卻比之更加璀璨與奪目?!爸弥赖囟笊蔽磭L不是一種克服苦難的好方法。
毛毛蟲的結(jié)繭,是為了心中那心中的夢想而結(jié)繭,在破繭之時,猶如浴火重生,散發(fā)出一種耀眼的光輝,在那耀眼的光輝中,實現(xiàn)自己那年幼的夢想——向著自由去飛翔!
結(jié)繭就如同自己進入了死胡同,無論如何也鉆不出來,而破繭正是找到一把錘子,破墻而出。相信,在最絕望的時候,你也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
要相信,“置于死地而后生”絕非只是大義凜然的勇氣,也不只是單憑對生活的一腔熱情,它是一種生的智慧,它是一種自我救贖,它是一種鳳凰涅槃,明白自我所處的位置,并有著堅定的信念,懂得在救贖的過程中需要忍耐,需要恒久的毅力。
正所謂佛家經(jīng)典《金剛經(jīng)》的《鳳之涅磐》上曰:“鳳之死,凰之生,有死有生,置于死地而后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