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誰家要是有一輛日系車、日本家電,基本就是一棟樓最靚的崽。
但如今,隨著國產品牌全方位崛起,大家再也沒有這些攀比心態(tài)了,而是冷靜看待。
最近有個數(shù)據(jù),日系車在華市場份額,首次跌破10%。
要知道,日系車在2021年市場份額達到21%,然后逐年下降,2024年降到11.2%,7月市場份額降到9.6%,過幾年,日系車市場份額應該會降到5%以下。
可見,日系車在華不流行了。
今年上半年,日系三大品牌合計銷量同比下滑17.61%。
其中本田暴跌24.2%,日產下滑17.6%,豐田成為唯一增長品牌(+6.8%,但主力靠降價維系)。
最明顯的就是頭部車型失守,軒逸(參數(shù)丨圖片)降價至6萬區(qū)間求生,飛度因減配漲價滯銷,CR-V銷量腰斬。
以比亞迪為首的國產車異軍突起,國產車市場份額接近70%,7月,中國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突破68.6%。
日媒開始承認,“被中國廠商奪走了市場份額”。
不禁感嘆,20年前中國市場滿街日系車,日本車向中國輸出生產線,現(xiàn)在,卻在學習如何清庫存。
曾經,日系車靠著燃油車技術壟斷優(yōu)勢,躺著賺錢20年,要求客戶加價提車。
比如,在十年前,十代思域,加價1.5萬,還供不應求。10年過去,本田現(xiàn)在在國內一臺月銷過萬的車都沒了,思域的月銷量也只有3千多了。
而本田比較尷尬的是,銷量不僅受新能源車的沖擊,還要被日系老大哥豐田搶一波。
過去,豐田同級別的車,基本都比本田貴個2萬左右,很多人為了性價比高一點而選本田,但是現(xiàn)在,豐田降價比本田還狠,13萬的凱美瑞都來了。
7月本田只賣了4.4萬,豐田一下子賣了13.3萬臺,是本田的3倍多。
如今,日系車也算是為它們的傲慢付出了代價。
整體來看,日系車的銷量潰敗還是主要源于國內新能源的發(fā)展。
首先就是電動化滯后,日系新能源車占比不足5%,純電車型多為“油改電”,比如本田S7月銷只有百余輛,而中國新能源滲透率已超過50%。
還有就是技術代差明顯,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領域被國產車碾壓,日系車機被吐槽“古董級”;混動技術遭比亞迪DM5.0(虧電油耗2.6L/100km)降維打擊。
最后就是質量問題,投訴榜中,日系車占比近半,儀表開裂、部件老化問題頻發(fā)。
行業(yè)預測,中國市場的日系份額,5年內或降至3%-5%,接近當前韓系車地位。
如果2026年前,還沒有爆款電動車型,日系品牌或將徹底淪為小眾。
所以,你覺得,日系車如何在電動車時代,保持競爭力呢?
版權聲明:本文為正在說車原創(chuàng),轉載請聯(lián)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lián)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