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書蟲媽媽。
最近閨蜜和我說,不想做全職寶媽了,帶娃真的是從早煩到晚。她家娃從小喜歡拆家,到處搞破壞,現(xiàn)在大一點就喜歡頂嘴。
還有一點特別煩:根本不能說,一說就是哭個不停,還要跟你頂嘴,翻舊賬。
她說,帶這樣的娃真難,還不如去上班,落個清靜!
哈哈哈,我想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煩惱,寧愿上班也不想帶娃,因為帶娃,真的太難了!
帶娃這些年,加上啃了不少書,我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些把你“煩”到想打人的行為,恰恰是娃大腦發(fā)育好,聰明的表現(xiàn)。
要是你家娃也有這4種“煩人”表現(xiàn),我們真得偷著樂,可別錯怪了聰明娃!
一:愛頂嘴、跟你“講道理”
姐妹們,你家娃是不是這樣?你跟他講道理,他反而跟你講更多的“道理”,真的讓你有點無言以對。
舉個例子吧!
前幾天,嫂子帶侄子去超市,他非要買雪糕。
嫂子說:“剛吃完飯,吃這個會肚子不舒服?!?/p>
侄子不開心了,說:“那爸爸昨天吃完火鍋,我看到他還吃了兩個冰淇淋呢!”
嫂子噎了一下,他還補刀:“你說‘大人可以偶爾吃’,那小孩也能偶爾吃?。 ?/p>
當時嫂子攥著購物車把手,差點沒忍住吼他。
在成年人看來,侄子的表現(xiàn)確實不討人喜歡。
但轉頭又想,這小子居然在 “抓漏洞”。 他沒直接哭鬧,而是在跟媽媽掰扯 “規(guī)則”。
我看了書才知道,這叫 “認知反思能力”。
說白了,就是他不是你說啥信啥,會自己琢磨 “這對嗎?有沒有例外?”
你嫌他犟,其實是他的小腦袋在高速運轉:分析你的話,找邏輯,再組織語言反駁。
所以,愛頂嘴、反駁你的孩子,往往正是有這種“反思能力”。
嫂子經(jīng)常跟我說,侄子不是一說就聽、一教就乖的那種孩子,而是凡事都要爭個理。帶起來,真的好累好累!
從發(fā)展心理學角度來看,愛頂嘴,跟你“講道理”的孩子一般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這類孩子善于思考、善于表達,喜歡動腦子,勇于挑戰(zhàn)不可能,這類孩子長大后,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能力也會比較強。
所以啊,遇到頂嘴的娃,別急著拒絕。 我們可以蹲下來問一句:“那你覺得該咋做?” 說不定他的主意,比你想的還靠譜。
二:記性好到 “防不勝防”,專挑你錯
姐妹們,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些娃記憶力真好,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記得我娃小時候,有一次我講故事,漏了一句 “小兔子給媽媽帶了胡蘿卜”。
娃立馬打斷:“媽媽不對!上次你講的時候,小兔子帶了三根,今天咋沒了?”
我當時特尷尬,感覺自己像個 “馬大哈”,被娃抓個正著。
身邊有媽媽說:“這孩子咋這么較真?跟個小杠精似的?!?/p>
但你細想,這得多厲害啊 !他能記住你上個月說的一句話,能發(fā)現(xiàn)故事里的細節(jié)差異,還能準確指出來。
這背后是啥?超強的記憶力,還有邏輯能力。
以前我老覺得她“較真”“愛抬杠”,心好累!現(xiàn)在懂了,這是“記憶力”和“邏輯力”的雙重王炸,我應該偷著樂。
能精準記住細節(jié)、發(fā)現(xiàn)前后矛盾、還能邏輯清晰地“懟”你...
這娃以后搞科研、學法律,說不定是塊好料!他對規(guī)則、時間、語言細節(jié)的敏感度,是天賦!
這類娃特別看重“說到做到”。我們做不到的,別輕易許諾!萬一被“抓包”,那就麻煩了。
對于這樣的娃,我們可以這樣應對:
“哇!你記得比媽媽還清楚!真厲害!對,媽媽是說過(承認事實)。這次是媽媽疏忽了,下次我們說話都更認真一點,好嗎?”(肯定能力,也示范承擔)
其實他們不是故意找茬,是用邏輯理解世界呢?;貞獣r,重點在“規(guī)則一致”,語氣可以溫和點。
三:問個不停,問到“你啞口無言”
我家娃4-5歲那陣,走在路上總把我問到啞口無言!
看見落葉:“媽媽,葉子為啥秋天會掉?它們是不想跟樹媽媽玩了嗎?”
看見小狗:“它尾巴搖得那么快,是在說‘我喜歡你’嗎?”
進入“好奇寶寶”高峰期(通常4-6歲),那問題真是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煩嗎?真煩!但你知道嗎?這“認知探索欲”強的表現(xiàn),這是聰明娃的標配!
特別是那些追問“為什么是這樣”、“如果不是會怎樣”的娃。這已經(jīng)在玩“因果推理”和“假設思維”了!這種高階思維,以后學啥都吃香!
劍橋大學的研究表明,童年時期提問頻率高的孩子,成年后在科研、藝術等需要創(chuàng)新思維的領域表現(xiàn)更出色。
面對孩子問個不停,建議這樣一步步應答:
(1)直接回答孩子的簡單問題。
(2)引導孩子自己尋找答案。
(3)鼓勵孩子去學習實驗驗證自己的回答。
四:情緒敏感、玻璃心
我閨蜜家娃,屬于 “一點就炸” 的“玻璃心寶寶”。
有次她在畫畫,弟弟也用畫筆在畫上劃了兩個,她眼淚立馬下來了:“我畫了好久的畫,給你破壞了……”
閨蜜說她:“多大點事,再畫一幅吧。”
結果她哭得更兇:“你是不是覺得我不講理,不愛我了?”
當時閨蜜特焦慮:“這也太玻璃心了,以后咋抗壓?。俊?/p>
其實啊,情緒敏感的娃,大腦 “感知系統(tǒng)” 特別發(fā)達。
他能捕捉到你語氣里的一點點不耐煩,能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里的細微變化,甚至能 “共情” 到別人的情緒。
你看那些藝術家、作家,小時候大多這樣 —— 心思細,感受力強,才能寫出動人的故事,畫出溫暖的畫啊。
對待高敏感,玻璃心的娃,“硬碰硬”或“別矯情”是最差選擇。
家有高敏感娃,我的經(jīng)驗是應對要做好關鍵兩步。
第一步先接住娃的情緒:
“媽媽看到你很難過/委屈/生氣了,是因為...(幫她說出感受),對嗎?來,媽媽抱抱。”(讓情緒安全著陸)
第二步再教娃處理方法:
“現(xiàn)在感覺好點了嗎?下次再有這種感覺,我們可以試試一起深呼吸數(shù)到10,或者去你的‘冷靜角’抱會兒小熊?等你準備好了,我們再聊聊。”
換句話說,這類孩子,他們需要更多的理解、陪伴和引導。
以上的幾種突出煩人表現(xiàn),你家娃占幾個?你家娃是哪種“聰明煩人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