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臺》這部電影,講了一個拆戲臺的故事。這里的戲臺,即是實物的戲臺,也有代指的包括班主在內的戲班子所有人的生存環(huán)境。
在電影劇情里,老班主兢兢業(yè)業(yè),小心翼翼地維持著這么一個戲班子,就是為了在一個亂世中,一大群人能有一碗飯吃。而這時候,偏偏來了一個大軍閥,碰巧遇上了一個偷穿戲服的送包子的伙計,啼笑皆非的故事就展開了。
大軍閥,手底下有兵,腰里有槍,手中拿著刀,到哪里聽戲,都是給誰面子,聽戲是聽戲,聽誰的戲,他就說了算了,別人的不聽,他讓賣包子的去唱戲給他聽,原因也特別狗血,就是在偷穿戲服的時候,遇到了這個送包子的伙計。
諾大的一個戲院,一群聽戲的觀眾,一群靠唱戲謀生的藝人,就因為多了一個送包子的伙計和一個聽戲的大軍閥,整個事情的邏輯就變化了。唱戲的主角讓位于送包子的伙計,整個戲班子都得服務于這個送包子的,臺下聽戲的,也得看著賣包子的把一臺好戲唱成鬧劇,還是屈從于大軍閥的淫威,違心地喊好。
在這時候,什么國粹,什么一招一式都是功夫,什么戲比天大,都在這里變化了,戲臺子算是被折了一個徹底。
中國人的戲曲,向來有“說古喻今”之說,《戲臺》這一部電影,是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民國,民國以后是新中國,我們新中國向來是重視文藝的,我們的文藝觀是“教育群眾、團結群眾、服務于群眾、打擊敵人”,在新中國以來,用形象的話說,我們給新中國的文藝搭起來了新的戲臺??墒歉母镩_放以后,有人打著改革的名字,來拆我們給文藝搭起來的戲臺,現(xiàn)實像極了電影的劇情。
我們的文藝觀是團給群眾的,可是有人卻是硬分出來主流和非主流。
我們的文藝觀是教育群眾的,可是有人非說文藝作品是就是圖樂。
我們的文藝工作者精心創(chuàng)作,可是后來有人上臺演節(jié)目,卻以沒有臺詞為榮,以沒有劇本為特色。
這都是折臺的行為,在《戲臺》這部電影里,演了一輩子戲的主角被送包子的大嗓門代替了,在今天,我們那些以唱京劇為生的專業(yè)人員也沒有戲唱了,還要申請國家補助才能維持。
性,在我們五千年的文化里,也是博大精深的存在,古代書里有記錄性的內容的,但沒有人把性拿到大堂上來說,沒有拿到臺面上來說,五千年的文明靠性來傳接下來,但五千年來,從不把性拿到大雅之堂上戲說,這就是我們用五千年搭起來的“戲臺”。
好像最近以來,性的這個戲臺也要被折了,就有人把性拿到了大雅之堂上任意揉捏,如果像電影里演的那樣,突然來了一個大軍閥,喜歡上了同性,唱戲的男演員不得不跳水躲避,那么,我們五千年來搭下的“子嗣延綿”這臺戲,那也就徹底被折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