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文字,讓我們相遇
霧隱谷的人都知道,谷心那片終年不散的白霧里,住著一條青龍。
老人們說,青龍來的時(shí)候,谷里還沒有像樣的村莊。那時(shí)山洪總在夏末漫過谷口的石灘,把剛種下的谷穗沖得七零八落。有年暴雨連下了四十天,渾濁的洪水漫到半山腰,山民們抱著樹干哭,忽見白霧從谷心涌出來,像一匹扯不盡的素綢,裹著道青影直躥上天。
那影子有多大?有人說比三棵老松并排還寬,鱗甲在云縫里閃一下,就像潑了半盆碎金。它沒吐火,也沒呼風(fēng),只是盤旋著往下沉,長尾在洪水里掃了三下——第一下,卷走了漂在水面的柴屋;第二下,把沖散的山民攏到一塊高地上;第三下,竟硬生生在谷口劈出道丈寬的石溝,洪水順著溝往谷外流,留下滿地圓滾滾的鵝卵石。
等霧散了,山民們往谷心跑,只見原來的荒灘上多了個(gè)碧潭,潭水綠得發(fā)稠,水底沉著片巴掌大的青鱗,摸上去像暖玉。潭邊生出叢從沒見過的草,葉片上總掛著露,哪怕大旱天也不干。
后來潭水順著石溝流成河,灌溉了兩岸的田。山民們?cè)谔哆吷w了祠堂,把那片青鱗嵌在供桌上,每日里燒香,卻從不求什么——他們說青龍不愛聽人念叨欲望,只愛聽孩子們?cè)谔哆叧戮幍纳礁琛?/p>
有年冬天特別冷,河結(jié)了冰,連潭水都凝了層薄冰。山民們發(fā)現(xiàn),往日總繞著潭飛的靈雀不見了,潭邊的奇草也蔫了。更怪的是,夜里總能聽見“咔啦咔啦”的響,像是什么東西在冰下掙動(dòng)。
村里最老的阿婆說:“怕是青龍凍著了?!彼浀眯r(shí)候聽太婆講,青龍本是天河里的靈物,因戀上霧隱谷的靈氣才留在此地,可它最怕寒,一旦潭水結(jié)冰,靈力就會(huì)散。
山民們急了,男人們扛著柴往潭邊堆,想生火化冰,卻被阿婆攔?。骸褒埿晕坊?,燒不得?!迸藗儼鸭依镒钆臍肿油哆呬?,可冰太厚,氈子根本貼不上。
這時(shí),村里的孩童們圍了過來,他們手里捧著自己攢的蜜棗、干果,還有用紅繩編的小玩意兒。最大的孩子小虎說:“阿婆說青龍愛聽山歌,我們唱歌給它聽吧?!?/p>
于是,三十多個(gè)孩子圍著冰潭坐下來,唱起初春采野菜時(shí)的調(diào)子,唱著夏夜聽蟲鳴的曲子,唱著秋收時(shí)打谷的號(hào)子。他們的聲音奶聲奶氣,卻像溪水流過石縫,清潤又熱鬧。
唱到半夜,冰面忽然“咔嚓”裂了道縫,緊接著,整潭的冰“嘩啦”碎了,碧潭又泛起往日的綠。更奇的是,碎冰里浮起顆拳頭大的珠子,通體透亮,映著月光能看見里面游著條小青龍。
珠子慢慢升起來,往谷心的白霧里飄,孩子們追著跑,卻見白霧翻涌,那條青影又出現(xiàn)了,比當(dāng)年抗洪時(shí)更顯舒展。它在潭上空盤旋三圈,長尾一甩,把那顆珠子甩進(jìn)了潭底,隨后便隱進(jìn)白霧,再?zèng)]出來。
第二天,潭水變得更暖了,哪怕寒冬臘月也從不結(jié)冰。潭邊的奇草抽出新芽,靈雀又回來了,連谷里的土地都比往年更肥沃。
山民們說,青龍把自己的靈珠留在了潭里。從此,霧隱谷再?zèng)]遭過災(zāi),只是每年除夕夜里,若你湊到潭邊聽,總能聽見細(xì)碎的歌聲,像無數(shù)孩子在輕輕唱,又像那條青龍?jiān)趹?yīng)和。
如今祠堂供桌上的青鱗還在,只是旁邊多了個(gè)小木牌,寫著:“心暖則龍安,情真則谷寧?!?/p>
關(guān)注我,明天的故事會(huì)更精彩!
本故事為純?cè)瓌?chuàng)民間故事,寓教于樂,旨在豐富讀者業(yè)余文化生活,所有情節(jié)根據(jù)民間口述整理而成。純文學(xué)作品,借古喻今、明道講理,勿與封建迷信對(duì)號(hào)入座!抄襲、侵權(quán)必究!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tái)“網(wǎng)易號(hào)”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tái)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