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鼻f子這話說得真是透亮。
其實,現(xiàn)如今信息網(wǎng)絡(luò)如此發(fā)達,反倒覺得熟人越多,心就越累。
天天隨時隨地可以瞬間聯(lián)系,扎堆取暖,最終反倒忘了自己是誰。
有時候,離遠點,才真能喘口氣。
說白了,能遠離熟人而活,其實也是一種很爽的生活方式。
空間清凈:心遠地自偏
不得不說,熟人堆里是非就是多。
一句無心話,傳三圈就成了刀子。
畢竟,人閑也是是非多,恩怨多。
保持點距離,耳朵根子先清凈一半。
東漢嚴光,跟光武帝劉秀是老同學。
劉秀當了皇帝后,使勁召他入朝做大官。
嚴光卻躲到富春江邊釣魚,連名字都改了。
劉秀派人找到他,他披著破羊皮襖在江邊烤火,眼皮都不抬:“各人認各人的路,何必硬湊?”
說完接著釣他的魚,朝廷的馬車空著回去了。
人生就是由自我的選擇來構(gòu)成的,即便是天大的富貴,抵不過自己一時的樂意。
就像梭羅在《瓦爾登湖》里寫的那樣:“我們生活得太擁擠,相互干擾,彼此牽絆,我想,彼此之間已經(jīng)缺乏敬意了?!?/p>
空間上保持適度的距離,是彼此精神獨立的護城河。
就像生活里熟人少了,雜音就弱了,自己內(nèi)心里的聲音才聽得清。
社交篩選:只與明月清風屬
熟人,未必是你的真朋友。
畢竟,有時候時間堆出來的交情,常常是習慣,而不是懂得。
真正的滋養(yǎng),得挑,得好好想,好好選。
宋代林逋,在西湖孤山隱居。
二十年不入城市,不娶妻,只與梅花仙鶴做伴。
朋友?是有。
高僧、隱士撐小船來訪,清茶一杯,談詩論道。
官老爺?shù)奶樱克妹分υ谘┑貏潅€“謝”字,就算回了信。
在他看來,情誼貴精不貴多,合拍的,一個頂百個。
古羅馬哲人塞涅卡說:“我們應(yīng)當精心選擇自己的朋友,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擁有我們內(nèi)心的空間。”
的確,你靠近誰靠近自己,就是在讓誰塑造你。
對熟人做減法,是對自己靈魂的鄭重保養(yǎng)。
如此,保留自己的靈魂,守護自己的精神,穩(wěn)住自己的選擇。
最終,方能行穩(wěn)致遠。
自我實現(xiàn):我與我周旋久
熟人圈像口深井,看久了,天就剩井口那么大。
跳出來,世界才真正是你的。
清代沈復,在《浮生六記》里寫盡與蕓娘的煙火情深。
可當蕓娘早逝、家道中落,親戚的冷眼讓他心寒。
過往種種,讓他最終選擇干脆遠走他鄉(xiāng),做過幕僚,賣過畫,甚至打算跟朋友出海經(jīng)商。
日子雖然過得雖顛沛,筆下卻流淌出“宇宙之大,同此清風明月”的開闊。
最后,親手斷了熟人的藤蔓,反而能摸到自己的筋骨。
哲學家尼采說:“成為你自己!你現(xiàn)在所做、所想、所追求的一切,都不是你自己?!?/p>
遠離熟人期待所帶來的重壓,才有機會聽到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聲音。
離熟人遠點,不是薄情,反而是清醒。
在人際關(guān)系上騰出空間,清風明月才能住進來,山清水秀才能透過來。
主動選擇遠離熟人,是在給自己靈魂松綁,因為也是在節(jié)省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最終,遠離熟人,更要離開閑人和爛人,以及小人,世界廣袤,熟人圈外,自有星辰大海。
然后在那里,你終將遇見久違的、真實的自己,也能過上更松弛,更爽朗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