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將帶15個要員去見特朗普,安排了3個大將留守,不怕有去無回
阿拉斯加的夜空中,伊爾-96的航行燈劃破寒霧,這架載著俄羅斯政治精英的專機正在完成一次極具象征意義的降落。
當艙門開啟時,美方安保人員的無線電突然變得嘈雜起來——他們接到的簡報可沒說會有這么多"重量級乘客"。
普京的隨行名單讀起來就像克里姆林宮的值班表:從能在外交場合把對手繞暈的拉夫羅夫,到剛完成角色轉換的別洛烏索夫(這位以經濟見長的新防長本身就是個值得玩味的信號),再到能讓數(shù)字說話的西盧安諾夫。
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份名單里藏著明顯的"缺席者"——那些真正在前線發(fā)號施令的面孔。
這種人員配置就像下象棋時故意讓掉幾個重要棋子:普京帶足了能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的文官,卻把格拉西莫夫這樣的戰(zhàn)場指揮官、紹伊古這樣的軍工掌門人全部留在莫斯科。
這不是疏忽,而是一種精明的風險管控——既能展示談判誠意,又確保即便最壞情況發(fā)生,俄羅斯的戰(zhàn)爭機器也不會停轉。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紹伊古的新角色。作為安全會議秘書,他現(xiàn)在掌握著兩個關鍵按鈕:一個是連接戰(zhàn)略核力量的紅色電話,另一個是協(xié)調全國軍工生產的調度系統(tǒng)。
普京敢把這樣的人物留在后方,恰恰說明他對當前戰(zhàn)局的掌控程度——既不怕談判破裂,也不擔心國內生變。
這陣容安排簡直像下棋:文官負責在談判桌上周旋,武將留在國內掌控戰(zhàn)場。
紹伊古現(xiàn)在的位置更微妙——安全會議秘書,這個頭銜聽起來低調,實則掌握著核按鈕通訊錄和軍工生產調度權。
普京敢把這樣的關鍵人物留在莫斯科,說明兩點:第一,前線戰(zhàn)事吃緊到必須有人24小時盯著;第二,他對國內局勢穩(wěn)如泰山,根本不怕談判期間后院起火。
普京把他留在莫斯科,意思很明確:第一,萬一美國玩陰的,紹伊古能立刻聯(lián)系朝鮮、伊朗要支援;
第二,俄軍正在前線猛攻,紹伊古坐鎮(zhèn)才能確保攻勢不停,第三,普京對國內政局穩(wěn)如泰山,根本不怕后院起火。這種安排,既狠又穩(wěn),特朗普看了估計都得愣一下——這老狐貍,是真不怕有去無回??!
再看美國這邊,特朗普倒是信心滿滿,張口就是“談崩的概率只有25%”。
可他的團隊,清一色的“突擊隊”風格,人數(shù)不多,但個個精干,問題是,普京帶的這幫人,拉夫羅夫能在談判桌上把對手繞暈,西盧安諾夫能掏出本幣結算數(shù)據(jù)打臉美國制裁,德米特里耶夫甚至能當場拍板上千億的合作項目,這哪是來談判的?這是來掀桌子的!
普京帶著半個內閣飛越大西洋,卻把真正管槍桿子的人全留在莫斯科——這不是去談判,這是去"亮牌"。
俄羅斯的石油還在往外運,前線的炮彈照樣往對手陣地上砸,美國那些制裁早就被莫斯科當成了背景噪音。
至于特朗普,他當然想談出個"史上最偉大協(xié)議",但問題是:他能給普京什么,如果是更多制裁的話俄羅斯早就免疫了。
至于北約東擴,烏克蘭的地圖都快改寫了,現(xiàn)在著急找臺階下的,恐怕不是克里姆林宮。
這場會晤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明明是美方主動邀約,但談判桌上的主動權,可能從一開始就不在白宮手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