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外情報局8月13日直接放話,歐盟正密謀在明年春天前推翻匈牙利政府,扶植親西方的反對派上臺,很明顯,這是一場針對“不聽話成員國”的定點清除。
中企深度參與開采塞爾維亞的亞達爾鋰礦項目,這讓西方很不爽,今年夏天數(shù)萬人涌上貝爾格萊德街頭抗議,但實際上背后是西方某些勢力的助攻,普京提前警告武契奇,這是一場針對親華政權的“顏色革命”。
結果,中國國務委員諶貽琴火速飛抵貝爾格萊德,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同步宣布加速中匈塞新能源走廊建設,三國鋰電產業(yè)基地2026年投產。
西方想掐斷中國新能源產業(yè)鏈,中俄塞匈反手打了個“四方共贏”,德國車企拿到鋰源,塞爾維亞吸金60億歐元,中國產業(yè)鏈深入歐洲腹地。
可歐盟顯然沒打算收手,塞爾維亞的亂局剛平息,布魯塞爾立刻調轉槍口,對準了歐盟內部的“刺頭”匈牙利。
歐爾班政府這些年干的事,在布魯塞爾眼里堪稱“大逆不道”,三次動用否決權擋下涉華提案,反對歐盟對俄能源制裁,拒絕軍援烏克蘭,還公開宣稱“我們祖上從中國來”。
更讓歐盟惱火的是,歐盟想搞對華“脫鉤”,匈牙利偏不,如今,歐盟終于忍無可忍,爆料顯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屬意反對黨領袖彼得·馬扎爾取代歐爾班,并通過德國政黨基金、歐洲人民黨及挪威NGO砸錢造勢。
這操作和塞爾維亞街頭“環(huán)??棺h”的劇本如出一轍,先輿論抹黑,再資金滲透,最后換人上臺。
歐盟的邏輯很簡單,匈牙利是“一帶一路”進入歐洲的門戶,塞爾維亞是中俄在巴爾干的支點,扳倒這倆就能切斷中國對歐洲的“滲透”。
但布魯塞爾似乎高估了自己的掌控力,低估了中俄的反制手段。
匈牙利不是烏克蘭,歐爾班執(zhí)政根基深厚,國內支持率穩(wěn)居高位,即便歐盟切斷資金,中俄完全有能力補上缺口。
俄羅斯剛和匈塞敲定新石油管道計劃,繞過克羅地亞直接供油,中國則通過新能源投資幫匈牙利創(chuàng)造就業(yè),真以為民眾會為了政客的口號而放棄飯碗啊。
這兩件事可以表明,小國在大國博弈中未必只能當炮灰。
武契奇一邊喊著“堅持加入歐盟”,一邊和普京談能源交易;歐爾班一邊頂著北約壓力,一邊向中國敞開大門,他們的生存之道很現(xiàn)實,誰給利益,就和誰合作。
歐盟若繼續(xù)用霸權思維對待成員國,恐怕只會把更多國家推向中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