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8月15日,當普京的專機降落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軍事基地時,一個被1萬次制裁重壓的國家領導人,正在與一個背負33萬億美元債務的超級大國總統(tǒng)進行歷史性會面。
這場會談的成功概率被特朗普定為75%,但背后卻是兩個大國在亞太博弈新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略大轉向,從鴻門宴到歡迎宴的180度轉彎,究竟暴露了什么?
美俄握手言和的背后,烏克蘭真的要攤上大事了嗎?
當"世界警察"發(fā)現(xiàn)管不了這么多
菲律賓在南海的那次"失敗表演",給美國上了生動一課。
8月中旬,菲律賓出動多艘船只闖入黃巖島海域,被中國海警干凈利落地驅逐。更讓人意外的是,菲軍竟然派出塞斯納208偵察機配合美國瀕海戰(zhàn)斗艦強闖,結果被中方6艘艦艇和一架蘇30戰(zhàn)機趕得狼狽逃竄。
這一幕讓華盛頓的決策者們徹底清醒了。
美國一直避免在南海直接下場,而是不斷鼓動菲律賓當代理人實施挑釁??涩F(xiàn)實很骨感,馬科斯當局的挑釁行動屢試屢敗,看到自己的"代理人"如此無能,美軍被迫親自下場。
問題是,親自下場的結果更難看。
代理人模式徹底失敗了。特朗普心里比誰都清楚,自己已經在對華關稅戰(zhàn)上吃了大虧,在南海博弈上再輸給中國,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更要命的是,美國現(xiàn)在的家底實在有些捉襟見肘。
33萬億美元的債務像座大山壓在美國肩膀上,債務危機快捅到嗓子眼了。特朗普舉起關稅大旗到處揮舞,恐嚇威逼等手段層出不窮,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其他國家低頭,制造業(yè)回流美國,提高就業(yè)率。
但長期給烏克蘭戰(zhàn)場輸血,就是個無底洞。
地主家的余糧也不多了,再說眼看著中國崛起,關稅戰(zhàn)這一招根本打不動,美國早就想把主戰(zhàn)場搬到亞太地區(qū)。與柬埔寨、日本的頻頻互動,早就預示了美國的真實意圖。
特朗普對外宣稱要終結俄烏沖突,自己又對諾貝爾和平獎相當感興趣。如果能夠勸兩方停戰(zhàn),那在個人履歷上又是一大功績。目標已經非常明確了。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戰(zhàn)略轉向幾乎是必然的。
勢必要盡快從俄烏沖突中退場,然后全力應對亞太局勢。這樣的調整,給了普京千載難逢的機會。
1萬次制裁砸下去,普京為啥還能笑出來
機會來了,普京當然不會錯過。
從表面上看,俄羅斯的處境確實不太好。自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俄羅斯承受了超過1萬次來自美西方的制裁,還有3000多億美元的海外資產被凍結。
更致命的是,俄羅斯最重要的海上貿易通道波羅的海,隨著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已經成為了"北約內湖"。
這種地緣政治上的劣勢,確實讓普京感到了巨大壓力。
但制裁這東西,有個邊際效應遞減的規(guī)律。
制裁的前1000次可能很管用,但到了第5000次、第10000次,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就像吃藥一樣,吃多了就產生抗藥性。俄羅斯經過兩年多的適應,已經找到了應對制裁的生存之道。
更關鍵的是,俄羅斯手里還握著幾張好牌。
能源牌就是其中最硬的一張。雖然歐洲減少了對俄能源的依賴,但全球能源市場就這么大,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總能找到買家。印度、中國等國家的能源需求旺盛,俄羅斯的能源出口雖然受到影響,但并沒有完全斷流。
軍工產能也是俄羅斯的優(yōu)勢所在。
在烏克蘭戰(zhàn)場上,俄羅斯雖然付出了巨大代價,但也展現(xiàn)了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這種能力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是稀缺資源,很多國家都愿意與俄羅斯保持軍事合作關系。
最重要的是,普京看到了美國態(tài)度的微妙變化。
特朗普從7月份公開指責普京是"失敗者",到8月份強調美國正在為停戰(zhàn)"作出積極努力",這種180度轉彎背后,普京讀出了美國的真實意圖。
對普京來說,無論他與特朗普的共識是否有實質性意義,只要能達成,就能破壞北約集團所謂的"團結",讓俄羅斯在重壓之下爭取到喘息的空間。
更進一步說,如果能緩和美俄關系,普京也能騰出精力解決俄羅斯內部問題。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即將迎來"大清洗",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在俄烏沖突期間,情報部門提供的情報一直不準確,造成俄軍多次進攻失敗。普京對此早就不滿,"清算時刻"要來了。
歐洲從"帶頭大哥"變成"吃瓜群眾"
俄羅斯的這種淡定,最緊張的反而是歐洲。
這場將歐洲排除在外的峰會,在西方陣營內部引發(fā)了地震。8月10日,法、英、德、意、波、芬六國加上歐盟主席馮德萊恩緊急發(fā)布聯(lián)合聲明,喊話特朗普"別把烏克蘭排除在和平進程外"。
歐盟甚至召集27國外長會議,連烏克蘭外長都受邀出席,生怕美俄私下達成協(xié)議。
歐洲的焦慮寫在臉上,誰都能看得出來。
面對歐洲盟友的恐慌,特朗普在13日匆忙安排了一場視頻會議。會后,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宣布達成"五項共識",但這更像是對歐洲的安慰劑,而不是實質性的保證。
特朗普在視頻會議上拋出的關鍵提議,暴露了美國的真實想法。
如果達成停火協(xié)議,美國愿意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但條件之一是"該安全保障不納入北約框架"。這一表態(tài)令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察覺到特朗普立場可能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更讓歐洲不安的是,特朗普巧妙回避了最棘手的領土問題。
他聲稱"領土問題必須由弗拉基米爾和弗拉基米爾進行討論",而不是他。這種表態(tài)既安撫了歐洲盟友,又為與普京談判留下了靈活空間。
歐洲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場博弈中的話語權正在急劇下降。
跟烏克蘭綁定最緊的,就是歐盟。歐盟沒有親自打仗,但戰(zhàn)場上處處是他們的影子。對于歐盟來講,烏克蘭形成了天然緩沖帶,幫他們隔絕俄羅斯這個龐然大物。
如果俄羅斯得到關鍵領土,對歐盟發(fā)展極為不利。
這幾年,烏克蘭能跟俄羅斯打得有來有回,全仰仗于歐盟和美國的輸血。除了經濟援助,武器供應也接連不斷,靠著鈔能力,烏克蘭硬是挺過了幾年硬仗。
可這幾年,歐盟的立場沒發(fā)生變化,但美國已經不是當時那個美國了。
當美國開始重新計算投入產出比,當美國把戰(zhàn)略重心轉向亞太,歐洲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被擠到觀眾席。從參與者變成觀眾,這種角色轉換讓歐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慮。
更讓歐洲擔憂的是,一旦美俄達成某種默契,歐洲在全球事務中的話語權將進一步下降。
當西方內部出現(xiàn)分化,東方的穩(wěn)定力量愈發(fā)珍貴。
中國這步棋,下得穩(wěn)如泰山
在這場大洗牌中,中國的位置很特殊。
在美俄歐烏四方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獲得了新的戰(zhàn)略回旋余地。一方面,中國一貫主張通過對話解決危機,對國際和平努力持開放態(tài)度;另一方面,中國不受美俄交易約束,保持獨立公正立場。
這種立場的價值,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愈發(fā)凸顯。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專家指出,對于這場峰會,俄美雙方目標各有側重。美方在刻意降低外界預期,以預防會晤"無果而終";而俄方希望在停火前達成某種領土安排,同時推遲美方威脅的對俄新制裁。
在這種復雜的博弈中,中國的作用更加重要。
安克雷奇軍事基地的燈光下,美俄關系正經歷冷戰(zhàn)結束以來最戲劇性的轉折。特朗普政府似乎決心終結這場拖累美國近四年的沖突,普京則抓住機會打破西方圍堵。
無論結果如何,這場峰會已經改變了俄烏沖突的游戲規(guī)則。
烏克蘭危機的主導權正從基輔轉向莫斯科和華盛頓,歐洲則被擠到了觀眾席。地緣政治的棋局正在重組,而中國始終以穩(wěn)若磐石的姿態(tài),為動蕩世界注入確定性力量。
這種確定性,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顯得尤為珍貴。
當美國忙于戰(zhàn)略調整,當俄羅斯忙于突圍自救,當歐洲忙于維護話語權,中國保持著自己的戰(zhàn)略定力。這種定力不是消極的觀望,而是積極的建設性參與。
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fā)展倡議,為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了中國方案。這些方案不強加于人,不附帶條件,體現(xiàn)了大國的胸懷和智慧。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發(fā)展為世界提供了穩(wěn)定的預期。
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穩(wěn)定增長為世界經濟注入了正能量。中國市場的開放為各國提供了發(fā)展機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新的可能。
從這個角度看,美俄在阿拉斯加的會談,實際上也是對多極化世界的一種確認。
單極霸權的時代正在終結,多極共治的時代正在開啟。在這個新時代,中國的作用不是要取代誰,而是要與各國一道,構建一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地緣政治的棋盤在變,但和平發(fā)展的大勢不變。
結語
從阿拉斯加的這場會談可以看出,地緣政治從來不是單純的善惡之爭,而是利益與實力的精準計算。
當美俄開始在亞太重新布局,當歐洲被擠到觀眾席,21世紀的地緣政治重心正在發(fā)生根本性轉移。在這個變化中,中國的穩(wěn)定器作用將更加凸顯。
面對這樣的大變局,你認為小國還有多少自主選擇的空間?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