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藝非凡微信號: efifan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不合格的流量明星,
最合格的年輕影帝。
最近,《東極島》上映,硬漢“阿赑(bì)”闖入大眾視野。
他的身上充滿了海盜后代的野性與血性,眼神中滿是倔強和蠻橫。
▲ 《東極島》片段
而他的扮演者,正是當年的“白月光”小公爺——朱一龍。
在《東極島》中,他完全改頭換面。有人說“朱一龍,好恐怖的可塑性?!?/strong>
確實,這個從籍籍無名的小角色一路蛻變成如今最年輕的金雞百花雙料影帝,朱一龍全靠腳踏實地。
▲ 朱一龍
01
站在海風里的阿赑
在電影《東極島》里,朱一龍飾演的漁民阿赑,并不是生來就帶著英雄光環(huán)的人。
他野、他滑、他會躲事,也會怕死。
導演管虎給了他兩個關鍵詞——“野性”和“血性”,這是阿赑身上一直流淌的底色,也是朱一龍必須先吞下去、再釋放出來的力量。
為了演好阿赑,朱一龍先從外形上“動刀”:
曬黑、塑形、在烈日下走遍東極島的山路,只為了站在山頂那一刻能真正“入體”。
《東極島》有大量水下戲,這一次朱一龍?zhí)魬?zhàn)的是自由潛水——沒有任何輔助設備,全憑呼吸、肢體和心理的掌控。
拍攝前,他和吳磊每天訓練,學著在9米深的水里做游戲、玩石頭剪刀布,讓身體先學會放松,才能在表演時沉得住氣、收得住情。
朱一龍說,水下的松弛感來之不易,“如果在拍的時候還要分心顧安全,那就沒法進入角色了?!?/p>
他覺得,《東極島》不僅是一次表演上的挑戰(zhàn),也是中國工業(yè)化電影的一次展示。
“我們需要多元的類型走出去,讓別人看到我們在思考什么、在做什么?!?/strong>
從《河邊的錯誤》到這部大規(guī)模工業(yè)電影,朱一龍希望用不同的作品破除刻板印象,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電影人。
殺青那天,朱一龍剛完成最后一場水下戲,情緒和體力都被掏空,導演的“殺青”聲像是隔著海水傳來,他甚至沒反應過來。
直到看見導演也跳進水里慶祝,他才猛地回神,笑著松了口氣——那是與阿赑正式告別的時刻。
回到北京,他罕見地在家“躺平”了幾天。
以往的殺青,他換身衣服、剪個頭發(fā),就能迅速與角色分離;但這一次,阿赑的影子像海鹽一樣殘留在他的皮膚上,沖不掉,抹不去。
朱一龍說,這些年,他越來越難徹底“清空”自己。
角色的痕跡如細塵一般落在他的生活軌跡上,讓“回到自己”這件事變得模糊——可或許,這也是他愿意一次次投入的原因。
02
十年冷板凳的耐心
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上,朱一龍有點“異類”。
他不擅長在鎂光燈下?lián)屧捦?,不習慣在綜藝里賣萌取樂,也不太懂得用熱搜和話題制造關注。
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不合格”的明星,一路逆流而上。
朱一龍能走到今天,并不是因為運氣特別好,而是靠著腳踏實地的努力和不斷打磨的實力。
在北電的四年,他幾乎沒缺過早功。
每天早晨五點多,天還沒亮,他就去操場練臺詞、練形體。
有的同學會偷懶,他卻總是最早到、最后走。
那時候,他不知道這些練習能不能帶來機會,但他明白,不努力,就連等待的資格都沒有。
畢業(yè)后,他進入的并不是大公司,而是一家小到幾乎沒人知道的經紀公司。
最初接到的多是低成本的數(shù)字電影,像《再生緣》《宋朝灰姑娘》《紳士大盜》《鬼門關》這樣的片子。
▲ 《新蕭十一郎》劇照
這些作品或許并未帶給他多少關注度,但他仍然在一次次拍攝中磨著演技。
那幾年,他跑過無數(shù)次試鏡,也無數(shù)次被拒絕。
▲ 《新邊城浪子》劇照
有人勸他:“你條件不錯,不如去上綜藝,先混個臉熟?!?/strong>
可朱一龍固執(zhí)地搖頭——他害怕自己的表演被觀眾用流量明星的眼光去衡量。
直到《羋月傳》,他才第一次在國民度高的電視劇里被注意到。
▲ 《羋月傳》劇照
成年嬴稷因俊美扮相引起熱議,讓觀眾記住了他的眼神。
03
流量與作品之間的平衡
2018年,《鎮(zhèn)魂》成了朱一龍事業(yè)的分水嶺。
那一年,他一人分飾沈巍、黑袍使和夜尊三角,一夜爆紅,粉絲量飆升,熱搜不斷。
▲ 《鎮(zhèn)魂》片段
在很多人眼里,這是他翻開人生新篇章的最好機會,可以借著熱度上綜藝、接代言、拍商業(yè)片,快速賺到第一桶金。
但朱一龍偏偏反其道而行。
他推掉了大量綜藝和廣告邀約,幾乎全年泡在劇組。
爆紅后不久,他接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的齊衡,一個單純癡情、卻注定與心愛之人錯過的少年。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片段
戲播出后,很多觀眾為這個“齊小公爺”嘆息不已,也第一次開始認真去找朱一龍的其他作品。
憑借這個角色,朱一龍獲得第25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后來他投入到《我的真朋友》拍攝中,飾演外冷內熱、疏離克制的室內設計師井然。
爆款角色屢次引發(fā)觀眾熱議,也讓他穩(wěn)住了自己演員的定位。
朱一龍一直明白,流量會消散,留下的只有作品。
這種清醒在娛樂圈并不常見,尤其是在一個剛剛爆紅的演員身上。
04
一次徹底的轉身
《人生大事》是朱一龍職業(yè)生涯中的重要轉折。
在這部電影中,他完全拋下了過去在觀眾心中“溫潤如玉”的印象,變成了一個寸頭、穿背心、踩拖鞋、嘴里還帶著口音的殯葬師莫三妹。
▲ 《人生大事》片段
剛見到朱一龍本人的時候,導演劉江江甚至一度懷疑:“他是不是太干凈、太安靜了?”
可一進組,朱一龍便用細節(jié)消除了所有人的擔心。
影片中,他手里接過一包煙,用燒紙錢的火點著,邊走邊罵罵咧咧,兩三個鏡頭,就讓觀眾信服地相信,這就是莫三妹。
這一次的轉型,并不容易。
莫三妹的性格粗糲,情感層次復雜,既有市井氣息,又有內心深處的溫情和孤獨。
朱一龍在表演時沒有用力過猛,而是通過細小的動作、眼神、停頓,把人物的變化一點點展現(xiàn)出來。
從吊兒郎當?shù)幕旎?,到懂得責任、與家人和解的成熟男人。
影片上映后,不僅收獲了17億票房,更讓朱一龍拿下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
站在領獎臺上,他有些手足無措地說:“我真的沒想到,有一天我能站在這里?!?/p>
這份驚喜背后,是他十多年一步步走出來的路。
沒有背景,沒有捷徑,只有持續(xù)的積累和自我要求。
05
在角色里“消失”
朱一龍的特別之處,在于他從不急著讓觀眾看到“朱一龍”本人,而是讓觀眾先看到角色。
在《重啟之極海聽雷》里,他飾演的小三爺吳邪,既有年輕時的機靈,也有經歷風雨后的疲憊和執(zhí)著。
▲ 《重啟之極海聽雷》片段
朱一龍刻意放緩語速,讓人物的心境沉下來。
觀眾能感受到,他演的不是劇本上的吳邪,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
《叛逆者》中的林楠笙,是他表演的另一次高光。
人物從青澀稚嫩的特工學員,一步步走進敵人的心臟地帶,經歷背叛、信任、抉擇與犧牲,最終成為信念堅定的地下工作者。
▲ 《叛逆者》片段
朱一龍在不同階段的表演有細膩的遞進,讓角色的成長弧光清晰可感。
這種在角色里“消失”的能力,讓他不再只是觀眾心中的“齊小公爺”或“沈巍”,而是一個可以不斷變形的演員。
拿到金雞獎影帝之后,朱一龍的選擇依然很克制。
他主演的《消失的她》成為懸疑片市場的票房黑馬,展現(xiàn)了他在商業(yè)片中的可塑性;
▲ 《消失的她》片段
而《河邊的錯誤》則回歸文藝片,挑戰(zhàn)更加抽象、心理化的表演方式。
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希望自己在不同類型的作品里都能試一試,哪怕有的觀眾不喜歡,也要讓自己走出去?!?/p>
《河邊的錯誤》劇照
這種不依賴單一標簽的勇氣,是他保持創(chuàng)作活力的重要原因。
06
性格里的慢熱與真誠
朱一龍不是一個容易“熟絡”的人。
在很多合作過的導演眼里,他性格內向、話不多,和熱衷炒話題、制造話題的娛樂圈氣質并不相符。
拍《叛逆者》時,導演曾說:“朱一龍每天來片場都很安靜,下了戲也不會刻意去交際,他更多時間都在琢磨角色?!?/p>
他的慢熱不是疏離,而是謹慎。
朱一龍在劇組有個習慣:收工之后,還會一個人留下來看當天的拍攝素材。
這并不是為了“挑毛病”,而是為了找到角色還可以更真實的地方。
拍《重啟之極海聽雷》時,他飾演的吳邪需要大量動作戲和情緒爆發(fā)戲。
有一場雨夜奔跑的戲,他連續(xù)拍了六七遍,回看后覺得情緒不夠,又主動申請再來一次。
導演笑著說:“這個演員有點笨,不知道留點力氣給第二天?!?/p>
但朱一龍堅持,“戲拍完了,就沒有機會再補?!?/strong>
在拍攝《人生大事》時,他為了學會真實的殯葬流程,提前去跟著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實習了半個月。
抬棺、化妝、安慰家屬……他都親自體驗。
正是這些體驗,讓莫三妹這個角色不只是“演出來”的,而是活生生地走進了觀眾心里。
和朱一龍合作過的演員,都很少用夸張的形容詞來評價他,更多的是“認真”“靠譜”“敬業(yè)”。
▲ 《河邊的錯誤》劇照
這種“安靜的投入”,讓他在圈內贏得了口碑,也讓不少導演在選角時主動想到他。
07
慢行者的路
朱一龍的觀眾群體很特別。
他們中有因為《鎮(zhèn)魂》入坑的年輕觀眾,也有因為《知否》喜歡上他的中年觀眾,還有被《人生大事》感動的普通影迷。
這些觀眾的共識是:他在作品里總是很真誠。
即使有人批評他有些角色“太安穩(wěn)”“缺乏突破”,大多數(shù)人依然愿意給他時間。
因為他們看得出,他一直在嘗試不同類型——從古裝到現(xiàn)代,從偶像劇到懸疑片,從商業(yè)片到文藝片。
正如一位影評人所說:“朱一龍的演藝道路,不像流量演員那樣火光沖天,而更像是一條長坡——緩慢、穩(wěn)定,但足夠堅實?!?/strong>
不同的作品,帶來了不同的挑戰(zhàn),也讓他保持了創(chuàng)作的新鮮感。
面對外界的期待和質疑,朱一龍的態(tài)度始終平和:“觀眾會喜歡一個演員,是因為角色打動了他們;觀眾會離開,也是因為角色不能打動他們。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角色演好?!?/p>
這種克制與清醒,讓他更像一位“慢行者”。
他不追求快速爆紅的捷徑,而是在每一步里打下堅實的地基。
08
長坡厚雪
在一個人設可以瞬間建立、瞬間崩塌的時代,朱一龍很少去經營自己在公眾眼中的形象。
這種“不主動營業(yè)”的做法,可能會讓他失去一些短期曝光的機會,但卻贏得了更長久的信任。
朱一龍的演藝道路,很像一句投資界的老話——“長期主義”。
目前,朱一龍作為第一主演的電影累計票房達73.08億元,主演電影累計票房突破120億元。
他曾在采訪中說:“做演員這件事,我愿意用一輩子去嘗試。”
這種話聽上去很老派,卻也真誠。
在浮躁的名利場,朱一龍的存在,就像一塊安靜的石頭,不張揚、不急躁,卻在時間的沖刷下,慢慢顯露出屬于自己的棱角和光澤。
未來的路還很長,他或許不會永遠站在流量的中心,但他會一直出現(xiàn)在觀眾的銀幕上,用一個又一個角色告訴大家:
好演員,值得等待。
如果可以,請進入視頻,點個關注
喜歡視頻就點一下“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