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繁華熱鬧的北京路商業(yè)街附近,隱匿著一座歷經(jīng)千年風雨的皇家宮苑園林——藥洲遺址。這里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嶺南文化的瑰寶。若想探尋廣州歷史脈絡、感受古代園林魅力,來廣州北京路周邊,此處必打卡。
一、基本信息 | 快速備查
1.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qū)教育路86號(南方劇院北側),地處市中心繁華地段,周邊交通便利,鬧中取靜。
2. 開放時間:9:00 - 17:30(周一閉館),建議游玩1 - 2小時,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體驗更佳。
3. 門票:免費參觀,無需預約,隨到隨逛,無出行門檻。
二、歷史淵源 | 千年故事
藥洲遺址始建于五代南漢乾亨三年(919年),南漢開國皇帝劉龑鑿天然池沼為“西湖”(又稱仙湖),湖中建洲因匯聚珍貴藥材、方士煉制丹藥得名“藥洲”,又名九曜園。北宋時成為士大夫避暑吟詠勝地,明清時期轉(zhuǎn)型為廣州文教中心,“藥洲春曉”曾是經(jīng)典羊城八景之一,承載千年歷史記憶。
三、必看景點 | 核心打卡
1. 九曜石「遺址精華」
作為廣府乃至嶺南地區(qū)僅存的五代南漢皇家宮苑園林地面遺址,相傳由劉龑從太湖采運奇石,依天上星宿布列得名?,F(xiàn)僅存8塊,皆具“瘦、漏、透、皺”的園林石美感:
- 米題“藥洲”石:位于池北岸,石上有宋代書法家米芾題刻“藥洲”二字,清代曾被移走,20世紀50年代遷回原位。
- 仙掌石:刻有米芾詩作,還留有明人關鵬題“仙掌”兩字,文人氣息濃厚。
- 九曜第一石:形似鰲魚,1988年維修時升高約2米,底部有明嘉靖年間題刻“此即九曜第一石也”,另有清代翁方綱篆書“拜石”、隸書“龍窟”題刻。
2. 碑刻「書法寶庫」
園內(nèi)保存近百種歷朝歷代碑刻,涵蓋篆、隸、楷、行、草多種書體,內(nèi)容包括詩詞、題記等,是珍貴的書法與歷史遺產(chǎn):其中北宋米芾題“藥洲”牌匾,及他所作《九曜石》五言絕句,堪稱嶺南最珍貴的石刻作品,值得駐足細品。
3. 園林景觀「嶺南雅致」
雖現(xiàn)占地面積僅1400余平方米,但布局精巧:以湖體為中心,湖上架設石橋與石臺,沿湖亭廊環(huán)繞,更有樹齡超270年的大榕樹遮天蔽日,增添古樸寧靜氛圍。湖面與亭臺、水榭相互映襯,盡顯南漢皇家宮苑的清幽意境,是嶺南園林風格的典型縮影。
四、游覽路線 | 高效逛園
仿五代風格門樓進入 → 右側大榕樹(感受滄桑古樸)→ 沿湖岸前行,依次賞米題“藥洲”石、海上洲石等九曜石(留意石上題刻)→ 碑廊欣賞歷代碑刻書法 → 湖邊漫步,觀亭臺樓閣與湖水相映之景 → 從出口離開(全程無回頭路,1 - 2小時可逛完)。
五、拍照打卡點 | 出片指南
1. 九曜石旁:以形態(tài)各異的九曜石為背景,搭配淺色系中式服裝(如漢服、旗袍),古風古韻十足,輕松拍出氛圍感大片。
2. 石橋中央:站在湖中小橋中間,以湖水、亭臺為遠景,利用自然光線,可拍出意境清幽的園林寫真。
3. 碑廊前:在古樸碑廊前駐足,以歷代碑刻為背景,拍攝人文氣息濃郁的照片,盡顯歷史厚重感。
六、交通指南 | 便捷抵達
1. 地鐵「首選方式」:乘坐地鐵1號線或2號線至公園前站D出口,出站后直行約300米,過斑馬線后步行幾米即達,全程耗時短、路線順。
2. 公交「靈活選擇」:可搭乘102路、108路、12路、182路等公交線路,在中山五路站或公園前站下車,步行5 - 8分鐘即可到達遺址門口。
七、周邊游玩 | 串聯(lián)行程
1. 北京路步行街:距藥洲遺址僅幾步之遙,是廣州老牌繁華步行街,可逛老字號店鋪、買特色手信,感受市井煙火氣。
2. 南越王宮博物館:位于越秀區(qū)中山四路,從遺址出發(fā)步行約15分鐘可達,館內(nèi)有保存完好的南越國宮殿遺址、古代水井等,能深入了解廣州早期(南越國時期)的歷史文化。
八、注意事項 | ?? 貼心提醒
1. 文物保護:遺址內(nèi)碑刻、景石均為珍貴歷史文物,請勿觸摸、刻畫,共同守護文化遺產(chǎn)。
2. 閉館提示:每周一閉館,計劃出行前需確認日期,避免跑空。
3. 拍照建議:16:00后陽光逐漸減弱,園內(nèi)光線變暗,拍照效果下降,建議上午9 - 11點或下午14 - 16點入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