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農(nóng)楊氏從西漢初年楊喜獲封侯爵開始,其家族在西漢時期幾經(jīng)沉浮,東漢時期迅速崛起,至東漢中后期家族勢力達到頂峰,家族子弟連續(xù)四世官至太尉,魏晉以后由于遭到迫害和時局動蕩,家族迅速衰落,至南北朝以后便聲名不顯。
從楊喜封侯為起始,兩漢時期幾經(jīng)沉浮
楊氏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的晉武公,晉武公封次子伯僑于楊邑,其后裔遂以楊為氏。伯僑的孫子羊舌突因封于羊舌,其后裔又以羊舌為氏,直到其孫羊舌肸時復以楊為氏。后來,羊舌氏在晉國公卿內(nèi)斗中失敗,封地被瓜分,其中部分族人逃至華陰一帶。
秦惠文王時,楊氏后裔楊章被拜為左庶長,率兵在丹陽大敗楚軍,斬首八萬,后又攻取楚國漢中,因功獲封華陰侯,后弘農(nóng)楊氏皆以楊章為第一氏祖。楊章生有三子,即楊荀、楊朗、楊款,皆在秦國為官。楊款又生三子,即楊端和、楊碩、楊揀,而楊喜便是楊碩之子。
“楚漢爭霸”時期,劉邦敗于彭城后,見識到騎兵實力的他,決定組建自己的騎兵部隊,即郎中騎兵,楊喜便是其中一員。后來,項羽敗于垓下,自刎于烏江,追擊項羽的漢軍騎兵上前爭搶項羽的軀體,身為郎中騎將的楊喜奪得一段肢體,因此得以獲封赤泉侯,食邑一千九百戶。
漢高后元年(前187年),楊喜曾因犯罪被削奪爵位,但次年便又再次受封。楊喜去世后,其子楊敷、其孫楊毋害先后承襲爵位。漢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楊毋害因罪被奪爵,赤泉侯國被廢,其家族一度失勢。
楊毋害生子楊敞,他初仕大將軍霍光幕府,深受霍光的喜愛,在霍光的扶持下,楊敞先任軍司馬,后任大農(nóng)丞。霍光執(zhí)掌朝政后,楊敞又憑借霍光寵信,先后升任大農(nóng)丞、御史大夫和丞相,獲封安平侯。
漢昭帝駕崩后,霍光擁立昌邑王劉賀即位,由于劉賀胡作非為又意圖奪權,即位不到一個月,霍光便又決定廢黜其皇位,并派大司農(nóng)田延年通知楊敞。然而性格拘謹怕事的楊敞,卻是唯唯諾諾不敢應承,后在妻子司馬英(司馬遷之女)的勸說下,這才同意擁護霍光行廢立之事。
廢黜漢廢帝劉賀后,楊敞又與霍光擁立劉詢?yōu)榈?,是為漢宣帝。漢宣帝即位一年后,楊敞去世,其子楊忠承襲爵位。漢宣帝念及楊敞擁立之功,加封楊忠食邑三千五百戶。
楊敞另有一子楊惲,因才學而出名,初任郎中,后補任常侍騎,又升任左曹。漢宣帝地節(jié)四年(前66年),霍氏家族意圖謀反,楊惲得知后通過侍中金安上奏報漢宣帝,幫助漢宣帝誅滅霍氏家族,因功遷任中郎將,獲封平通侯。
然而,楊惲雖然有才,但卻褊狹尖刻,以致在朝中結怨甚多。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楊惲因與太仆戴長樂爭訟,二人皆被免為庶人。
被免職后,楊惲仍不知收斂,其好友安定太守孫會宗寫信勸他謹慎收斂,他卻在回信《報孫會宗書》中多有怨言,結果被一個叫成的馬吏告發(fā),遂以大逆不道之罪判處腰斬之刑,妻兒也被流放酒泉郡,兄長楊忠之子楊譚也遭受牽連被免為庶人,就連朝中與其交好的未央宮衛(wèi)尉韋玄成、京兆尹張敞和孫會宗等人,也全都被免職。楊氏家族因此再度衰落。
東漢時期再度崛起,家族子弟四世太尉
楊譚生有楊寶,由于父親被免為庶人,楊寶早年居家刻苦攻讀歐陽生所傳授講解的《今文尚書》,成為當時名儒,并以教書為生。王莽掌權時期,曾派人征召楊寶入朝,然而由于時局動蕩,生性淡泊的楊寶不愿入仕,選擇隱匿不出躲避征召。
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后,聽說了楊寶的大名,派人以公車征召其入朝為官,楊寶因為年老有病,未能成行,最終病逝家中。
楊寶生子楊震,或許是受到父親影響,楊震早年也是居家潛心治學,師從《歐陽尚書》大師桓郁,人稱“關西孔子”。州郡曾多次征召舉薦楊震,但卻皆被其所拒,直到五十多歲時才在州郡任職,后經(jīng)大將軍鄧騭舉薦,遷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后又歷任太仆、太常等職。
永寧元年(120年),楊震接替劉愷擔任司徒,得以位列三公。三年后,又再次接替劉愷升任太尉。延光三年(123年),楊震因遭樊豐誣陷,被漢安帝免歸本郡,楊震想到自己居于高位而不能禁奸佞,憤而飲鴆自殺。直到兩年后漢順帝即位,樊豐等人被殺,楊震才得以平反。
楊震生有五子,即楊牧、楊秉、楊奉、楊里、楊讓。楊秉與父親一樣,早年專心治學,精通諸多經(jīng)書傳注,隱居教授門生,直到四十多歲時才接受征辟,歷任侍御史、州刺史、任城國相等職。
漢桓帝即位后,楊秉因通曉《尚書》而被召入宮中講學,后擔任太中大夫、左中郎將、侍中、尚書等職,后因大將軍梁冀掌權,楊秉稱病不理事。梁冀被殺后,楊秉才重新出仕任職,后屢經(jīng)官場沉浮,于延熹五年(162年)升任太尉。
楊秉為官清廉,又敢于建言時政、整治污吏,他曾與司空周景一同彈劾貪贓枉法的匈奴中郎將燕瑗、青州刺史羊亮、遼東太守孫喧等五十余人,天下莫不肅然。
楊秉生子楊賜,他少年時便傳承家學,潛心研習儒術,也與父祖一樣隱居教授門生子弟,為此多次拒絕州郡禮命,就連大將軍梁冀的征辟,也被其稱病婉拒。楊賜入仕后,先任侍中、越騎校尉,后因教授漢靈帝而遷任少府、光祿勛,并于熹平二年(173年)二月遷任司空,但同年七月便因災異被罷免,改任光祿大夫。
熹平五年(176年),楊賜被拜為司徒,多次上書勸諫喜愛游玩的漢靈帝,后又因征辟黨人被罷免,后被拜為光祿大夫。光和二年(179年),楊賜再次出任司徒,次年九月,楊賜又因病被罷免,直到光和五年(182年)接替許戫出任太尉。
黃巾起義爆發(fā)后,楊賜因懇言勸諫漢靈帝而被罷免,后來漢靈帝見到楊賜于起義爆發(fā)前上奏的防范起義奏疏,這才下詔封楊賜為臨晉侯,又拜為尚書令、廷尉,但皆被楊賜所拒,漢靈帝便命其以特進回府。中平二年(185年)九月,楊賜接替張溫出任司空,同年十月病逝。
楊賜生子楊彪,他與父祖一樣,早年也曾拒絕征辟,直到熹平年間才因博學多才而被征為議郎,后累遷至京兆尹,后歷任侍中、五官中郎將、潁川太守、南陽太守、永樂少府、太仆、衛(wèi)尉等職。
董卓入京掌權后,楊彪先后擔任司空、司徒,后因反對董卓遷都長安而遭到罷免,在伍瓊、周毖因反對遷都被殺后,楊彪為求自保向董卓賠罪,遂被拜為光祿大夫,并隨從獻帝入關。此后又歷任大鴻臚、少府、太常、京兆尹、司空、太常等職,后于興平元年(194年)升任太尉。
董卓被殺后,其部將李傕、郭汜為禍長安,楊彪竭誠衛(wèi)護獻帝。興平二年(195年),漢獻帝東歸洛陽,楊彪因輔佐之功,奉命代理尚書令。曹操掌權后,楊彪因反對曹操專權而多次遭到罷免,甚至差點被殺。曹丕篡漢稱帝后,楊彪拒絕出仕,后于黃初六年(225年)病逝。
正如《漢書》所言,“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yè)相繼,與袁氏俱為東京名族云。”東漢時期,可以說是弘農(nóng)楊氏的頂峰,四世太尉的他們,甚至比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還要顯赫,然而自此以后,楊氏卻是急速衰微。
西晉時期短暫崛起,后因政變迅速衰落
楊彪之子楊修,因為聰明好學,又才智過人,而受到曹操器重,得以出任丞相府主簿,負責丞相府內(nèi)外之事,然而后來由于卷入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爭,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被殺。楊彪本就不為曹操所容,楊修又遭到誅殺,這導致弘農(nóng)楊氏在曹魏被邊緣化。
曹魏時期,弘農(nóng)楊氏雖然不再顯赫,但當司馬氏掌權后,弘農(nóng)楊氏卻又再度短暫崛起,而這主要源于楊震的另一支子孫。
前文說過,楊震生有五子,其中幼子楊奉這一支雖然沒有“四世太尉”這般顯赫,卻也是傳承不斷。楊奉生子楊敷,楊敷又生楊眾,楊眾曾以謁者仆射的身份跟隨漢獻帝西遷長安,累遷御史中丞,后又跟隨漢獻帝東歸洛陽,因一路輔佐之功,得以遷任侍中,爵封蓩亭侯。
楊眾的兒子不見于史料,但他的幾個孫子,卻皆因依附于司馬氏而顯貴于西晉,可惜也因此惹來殺身之禍。
楊眾的蓩亭侯爵位,傳到了其孫楊炳手中,楊炳雖然早逝,但其女楊艷,卻因天生麗質(zhì),被司馬昭聘給了世子司馬炎為妻。
泰始元年(265年),晉武帝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次年正月,楊艷被立為皇后。楊艷深受司馬炎的寵愛,先后為司馬炎生下了三子三女,可惜在泰始十年(274年)七月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七歲。
楊艷臨終前,擔心晉武帝會立寵妃胡夫人為后,未來會導致太子司馬衷地位不穩(wěn),便又將叔父楊駿之女楊芷推薦給了司馬炎,希望能夠以她為后,司馬炎答應了她。咸寧二年(276年),剛滿十八歲的楊芷被立為皇后,由于其容貌出眾而且順有婦德,很快得以獲寵,不久生下了司馬恢。
家族兩位女子先后被立為皇后,楊駿等人的身份地位也隨之水漲船高,紛紛在朝中擔任要職。晉武帝去世后,楊駿(太傅)、楊珧(衛(wèi)將軍)、楊濟(中護軍)兄弟執(zhí)掌朝政,形成“三楊專政”,一時權傾朝野。
楊氏的權傾朝野,卻引發(fā)了晉惠帝司馬衷皇后賈南風,以及西晉宗室的不滿。永平元年(291年),賈南風聯(lián)合楚王司馬瑋等發(fā)動政變,以太后楊芷與太傅楊駿陰謀造反為由,將楊芷貶為庶人,太傅楊駿、衛(wèi)將軍楊珧、太子太保楊濟等皆被誅殺,并夷滅三族,前后牽連數(shù)千人,弘農(nóng)楊氏的勢力幾乎被完全鏟除。
楊駿等人被殺后,弘農(nóng)楊氏迅速衰落,“永嘉之禍”后,北方士族紛紛南遷,弘農(nóng)楊氏亦隨之南遷,但因“晚過江,婚宦失類”而屢遭排擠,難以再復往日榮光。
隋唐以后,雖然多有人自稱是弘農(nóng)楊氏后裔,例如隋文帝楊堅,但由于楊震的后裔至北魏時已經(jīng)不可究詰,故多被認為是牽強附會,利用弘農(nóng)楊氏的影響力自抬身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