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的秋天,一條微博轉(zhuǎn)發(fā)改變了信小呆的人生。
作為普通程序員的她,隨手轉(zhuǎn)發(fā)的支付寶抽獎微博突然中獎 ——
那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 “億元大禮包”,讓她一夜之間成了全國矚目的 “中國錦鯉”。
當時她對著鏡頭笑得眼睛都瞇起來:“是不是下半生不用工作了?”
這話里藏著的狂喜,估計是每個普通人突然被好運砸中時的真實想法。
沒過多久,她真的辭了職,揣著護照就開始了 “兌獎之旅”。
可這趟看似風光的旅程,背后全是看不見的坑。
所謂的 “億元大獎”,拆開來看全是帶門檻的優(yōu)惠券:
酒店免費住,但機票得自己掏錢;景點免門票,可往返交通和住宿得自付。
為了不浪費這些 “福利”,她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一年時間里,她飛了幾十個國家,從日本的櫻花看到馬爾代夫的海,每天不是在趕飛機,就是在去景點的路上。
最忙的時候,一天只能睡三小時,比她之前 996 敲代碼還累。
為了支撐這些開銷,她不僅花光了五萬存款,還刷爆了信用卡,欠下二十多萬債務。
等終于把所有優(yōu)惠券用完,她想回歸正常生活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和社會脫節(jié)。
辭職兩年,程序員的技術迭代早就把她甩在身后,面試時 HR 問的問題,她多半答不上來。
后來她想靠 “錦鯉” 光環(huán)當網(wǎng)紅,接廣告時又因為沒把控好,被投訴造假,微博被禁言三個月,路人緣徹底敗光。
直到 2021 年,她在微博上袒露現(xiàn)狀:30 歲,沒工作,欠著一堆債,還得了抑郁癥。
曾經(jīng)被羨慕的 “天選之子”,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有人說她是自找的,可回頭想想,一個普通人突然被推到聚光燈下,手里攥著看似用不完的 “福利”,又有多少人能保持清醒?
01
流量來了又走,多少人被 “爆紅” 沖昏了頭。
事實上,跟信小呆同年被流量推到風口的,還有 “發(fā)際線小吳”。
這個杭州小伙子因為理發(fā)店被騙兩萬塊,上電視維權時,因為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和獨特的發(fā)際線成了網(wǎng)紅。
最火的時候,他半個月上了 20 多次熱搜,表情包傳遍全網(wǎng)。
一開始他還說 “想盡快回歸正常生活”,可轉(zhuǎn)頭就接了一堆廣告,上了頂級綜藝,檔期排到一個月后。
被名利捧著的日子里,他越來越膨脹,直到因為性騷擾女粉絲徹底翻車。
如今的他,又回到了早九晚五的生活,拿著幾千塊的工資。
就像一場熱鬧的夢,醒來后該干嘛還得干嘛。
更讓人唏噓的是龐麥郎。2014 年,一首《我的滑板鞋》讓他火得一塌糊涂,演唱會門票炒到高價還搶不到。
可觀眾多半是來 “看熱鬧” 的,他卻當真了,覺得自己是 “國際巨星”。
潮水退去后,他的演唱會臺下只剩 7 個觀眾,保安卻有 14 個。
后來有消息說,他因為接受不了從 “巨星” 變回普通人,精神出了問題,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雖然 2023 年他宣布復出,但早已沒了當年的熱度。
這些人就像被流量托到空中的氣球,看起來飛得很高,可一旦沒了氣,摔得比誰都慘。
畢竟,靠運氣得來的光環(huán),從來都守不住。
02
慢慢來的底氣,比一夜爆紅更可靠
但同樣是被流量推到聚光燈下,有些人卻走得很穩(wěn)。
王冰冰被網(wǎng)友稱為 “央視最美記者”,一開始有人質(zhì)疑她 “靠顏值火”,可了解她的經(jīng)歷就知道,她的走紅藏著多年的積累。
大學畢業(yè)后,她在吉林報社跑民生新聞,哪個小區(qū)供暖不熱、哪里出了交通事故,這些瑣碎的報道她一做就是 4 年。
2016 年她憑實力進了央視,在鏡頭前報道時,5 分鐘的視頻能一鏡到底,1500 字的臺詞背得滾瓜爛熟。
面對突然的爆紅,她沒飄,反而說 “熱搜是雙刃劍”,轉(zhuǎn)頭繼續(xù)跑新聞、做采訪。
對她來說,流量只是錦上添花,扎實的業(yè)務能力才是根本。
和她一樣清醒的還有羅翔。
2020 年,這位法學教授因為把刑法講成 “段子” 爆火,“法外狂徒張三” 成了全網(wǎng)熱詞。
可他總說 “自己只是暫時活在聚光燈下”,熱度最高的時候,他關掉了微博評論,繼續(xù)埋頭研究學問、給學生上課。
這兩個人的故事,其實藏著同一個道理:能接住流量的,從來不是運氣,而是早就準備好的實力。
就像老話說的 “要想長遠富,多種果木樹”,那些年復一年的積累,才是對抗不確定性的底氣。
褚時健的經(jīng)歷更有說服力。
他年輕時成了 “煙草大王”,70 歲卻因貪污入獄,女兒還在獄中自殺。
74 歲出獄時,他沒抱怨沒消沉,向朋友借了 1000 萬,跑到哀牢山種橙子。
每天泡在果園里,風吹日曬,從不懂種植的門外漢變成行家,一干就是十年。
后來 “褚橙” 火了,他再次身價過億。
有年輕人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說自己畢業(yè)七年還一事無成,他笑著說:
“你才干了 7 年,我果樹都種 10 多年了,急什么?”
這句話告訴我們:捷徑往往是最難走的路,慢慢來反而最快。
信小呆們總想靠一次好運躺平,卻忘了人生不是抽獎,沒有誰能靠優(yōu)惠券過一輩子。
那些真正能走遠的人,都是在好運來之前,就把自己活成了 “實力派”。
就像李宗盛說的:“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
與其盼著被天上掉的餡餅砸中,不如踏踏實實種好自己的田。
畢竟,能讓你站得穩(wěn)、走得遠的,從來不是突如其來的好運,而是藏在日復一日里的努力。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zhí)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nèi)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xù)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干貨。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