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內(nèi)江資中縣官斗山村有條路,修得村民直嘆氣。
這條路走了大半輩子,以前是1.5米寬的土路。拉化肥的拖拉機、裝菜的三輪車,都能慢慢挪過去。
今年5月政府說要硬化,村民盼著路變寬。
誰成想新修的水泥路,最寬處才0.8米。李大姐天天往鎮(zhèn)上送菜,電動三輪裝兩筐辣椒。
車轱轆稍微偏點就壓草,前兩天下雨鄰居車陷泥里。
四個人才把車抬出來,李大姐蹲路邊直拍腿。老支書蹲在路邊抽煙,指著新舊路交界線直搖頭。“去年開會說‘以工代賑’,投工投勞修寬路,結(jié)果呢?
”鎮(zhèn)政府回應“設計就是0.8米,極大方便生產(chǎn)生活”。
這話傳到村里,有人氣得直拍大腿:“方便?
方便螞蟻搬家?”村民翻出2020年照片,拖拉機拉化肥的車斗寬1.
2米?!爱敃r路不夠?qū)?,難不成車是飛過去的?”爭議不是幾厘米寬度,是“到底有沒有糊弄事”。
有村民算起賬:“以工代賑項目,我們出人工政府出材料。”“1.
5米寬每噸水泥鋪3平米,現(xiàn)在縮成0.8米,材料去哪了?
”這話在評論區(qū)炸了鍋,網(wǎng)友說“單輪摩托都錯不開,方便誰?”也有人覺得“這是入戶近道,走人還行”。張大爺反駁:“近道也是道!
收玉米推板車,轱轆卡在外面咋整?
”對城里人來說,0.8米和1.5米差的是擠不擠。
對村民來說,差的是收莊稼多流的汗,是下雨天摔的跤。是三輪車陷泥里時,四個人抬車的無奈。去年某地修“便民路”成了斷頭路,村干部虛報套資金。
還有地方3米路修成2米,收割機進不去,村民扛麥子?!斑@些事看著小,寒了老百姓的心。
”基層干部留言。修路不是搞形象工程,得真能幫到人才行?,F(xiàn)在這條路成了村里“話題中心”,有人想往上反映。
有人怕得罪人想算了,有人開玩笑:“湊錢補70厘米?
”玩笑歸玩笑,大家心里都清楚:這不是補路的問題。是能不能信“為民辦事”,不是句空話。
最唏噓的不是路修窄了,是那句“極大方便生產(chǎn)生活”。干部多走幾趟土路,多問問村民想法,說不出這話。
0.
8米的路,量的是路面,更是對民生的重視程度。
鎮(zhèn)政府說“反饋上級處理”,希望真能走到村民中間。用腳量量路有多寬,用心聽聽大家需要啥。老百姓盼的不是“修了多少路”,是“修的路真能用上”。
不是“搞了多少項目”,是“項目真能幫上忙”。就像網(wǎng)友說的:“大人干不出這事來?!泵裆こ虂聿坏煤?,每寸路面都藏著百姓的期盼。
免責聲明:文章案例過程、圖片來自網(wǎng)絡,無不良引導。若涉及版權(quán)或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文本未捏造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