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今年第104次航天發(fā)射,在佛羅里達東海岸午夜上演,一道炙熱的火光撕裂黑暗。2025年8月21日晚11時50分(北京時間8月22日11時50分),一枚執(zhí)行第六飛的獵鷹9號火箭從肯尼迪航天中心LC-39A發(fā)射臺騰空而起,載著美國太空軍太空飛機X-37B直奔低地球軌道。這是X-37B第八次任務(OTV-8),代號USSF-36。標志著這個小型太空飛機從實驗階段向實戰(zhàn)應用的又一躍進,搭載的量子技術實驗更添幾分未來感。
▲飛天落地那一刻,更像是一場精密的表演:火箭尾焰照亮了大西洋的海面,而編號B1092.6助推器在8分半鐘后準確返回著陸區(qū)LZ-2,發(fā)出沉悶的轟響。這是SpaceX第490次成功回收獵鷹助推器,以及第455次復用獵鷹助推器。
SpaceX此次發(fā)射太空飛機X-37B,已是獵鷹系列火箭第三次護送X-37B,前兩次是2017年的OTV-5(獵鷹9號)和2023年的OTV-7(重型獵鷹)。
●X-37B隱秘歷史:從NASA起點到軍方尖兵
X-37B外形像縮小版的航天飛機,長約9米,翼展4.5米,高3米,重近5噸,能裝下一個皮卡車貨箱大小的有效載荷艙。它不是載人工具,而是全自動無人太空飛機,能在軌道上獨立運行數(shù)百天甚至幾年,然后像飛機一樣滑翔返回地面著陸。項目起于上世紀90年代的NASA,本是為太空梭找廉價替身,后來轉給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最終由空軍快速能力辦公室接管?,F(xiàn)在,由太空軍第五太空作戰(zhàn)中隊運作,它成了測試未來衛(wèi)星技術的「空中實驗室」。
前七次任務總計在軌4208天,平均每次601天。最長的OTV-6持續(xù)908天,從2020年5月到2022年11月。OTV-7則刷新紀錄:從2023年12月發(fā)射到2025年3月著陸,歷時434天,動用重型獵鷹火箭進入高橢圓軌道,并首次演示氣動制動(利用大氣層上層摩擦來減速調整軌道的技巧),這節(jié)省了燃料,也證明了它在復雜軌道間的靈活機動。著陸點通常是加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12號跑道,或者是佛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3號跑道。這次OTV-8任務用的是第一架X-37B(Vehicle 1),上次飛的是OTV-6任務。
盡管多數(shù)細節(jié)保密,但已知實驗涵蓋空間域感知技術、太陽能發(fā)電、電動霍爾效應推進器(一種用于先進衛(wèi)星的電推進系統(tǒng),能提供加密和高效推動),以及NASA的種子輻射實驗,模擬長期太空對植物的影響。安全世界基金會表示,沒有公開證據(jù)顯示X-37B用于武器測試,它更像技術驗證平臺,幫助軍方打造更耐用、更隱蔽的衛(wèi)星系統(tǒng)。
●OTV-8核心看點:量子導航和激光通信的實戰(zhàn)測試
這次任務的軌道數(shù)據(jù)值得注意:大約500公里高的圓軌道,傾角49.5度,由荷蘭衛(wèi)星追蹤者馬可·朗布魯克根據(jù)導航警告推測。這比OTV-7的高橢圓軌道更低、更常規(guī),適合測試通信和導航系統(tǒng)。美國太空軍透露,OTV-8將演示高帶寬星間激光通信,通過低地球軌道衛(wèi)星網(wǎng)絡,提高軍用通信的抗干擾能力和數(shù)據(jù)傳輸速度。想想戰(zhàn)場上,傳統(tǒng)射頻信號容易被干擾,而激光鏈路就像太空里的光纖,能更快、更安全地傳輸信息。
另一個亮點是全球性能最高的量子慣性傳感器,它通過檢測原子的旋轉和加速度,實現(xiàn)不依賴GPS的導航。這在GPS信號被屏蔽的戰(zhàn)場或地月空間特別有用。傳統(tǒng)慣性導航靠陀螺儀和加速計,誤差會隨時間積累,而量子傳感器用量子力學原理,精度更高,能支持月球探測或深空任務。太空軍強調,這些技術將提升系統(tǒng)的韌性、可靠性和適應力,為未來作戰(zhàn)提供不靠GPS的定位方案。
Reddit上的r/spacex社區(qū)熱鬧非凡,用戶分享實時見聞:有人在佛州奧蘭多聽到「巨大爆炸聲」,應該是助推器著陸的音爆;另有人開玩笑說X-37B是「波音唯一靠譜的硬件」。大家猜測任務時長可能數(shù)百天,還提到加長的服務模塊。在X平臺上,SpaceX官方直播吸引數(shù)萬觀眾,帖子顯示助推器B1092完成第六次飛行,之前主要任務包括CRS-32和NROL-69。
●幕后功臣:SpaceX的可靠性和波音的傳承
SpaceX的作用關鍵。這次是獵鷹9號第554次航天發(fā)射,今年第104次。編號B1092.6助推器降落在2號著陸區(qū)(LZ-2),這是1號著陸區(qū)(LZ-1)于8月1日謝幕后佛州卡角首次執(zhí)行陸上回收火箭,既是LZ-2第13次成功著陸火箭,今后一段時間內也將成為獵鷹助推器的新常態(tài)——SpaceX在東海岸唯一獵鷹著陸區(qū),未來計劃在LC-39A和SLC-40分別建造專用著陸區(qū),目前環(huán)境評估還在進行中。高效回收與復用火箭,恰恰凸顯SpaceX核心技術,不僅為自家星鏈節(jié)省巨額開支,也幫軍方省下大筆預算——從Atlas V換到Falcon,估算已節(jié)省數(shù)億美元。
波音作為X-37B制造商,繼承了X-40A原型機的遺產,后者在90年代進行了多次自由飛行測試。項目從1999年啟動,2010年首飛,經歷了電池升級、太陽能電池優(yōu)化和熱防護瓦改進,提高了耐溫和重復使用能力。OTV-7還加了故障保護、自治功能和碰撞避免系統(tǒng),確保在擁擠的低地球軌道安全運行。
●更大格局:太空競賽的新篇章
OTV-8不止是一次發(fā)射,它反映出美中太空競爭的加劇。中國在2023年發(fā)射了類似無人太空飛機,引發(fā)國際注意。如果量子導航成功,有望幫美國在地月空間占據(jù)優(yōu)勢——比如支持阿耳忒彌斯計劃或未來月球基地。激光通信則能與類似星鏈的網(wǎng)絡結合,提升軍用和民用系統(tǒng)的融合。
但挑戰(zhàn)還在:X-37B用毒性強的雙組元推進劑,著陸后需穿防護服處理。任務時長不確定,可能從224天(OTV-1)到908天不等,取決于實驗需要和軌道衰減。美國太空軍還沒承諾買更多X-37B,但項目已證明價值:從技術驗證到實戰(zhàn)準備,它體現(xiàn)了太空軍「快速響應」的理念。
當X-37B在軌道上悄然展開實驗時,我們只能從零星消息中一窺究竟。但這正是它的魅力——在星空里悄然推動極限,預示一個更智能、更隱秘的太空時代。下次著陸,或許會揭開更多謎底。
部分信息索引:
X-37B LIFTS OFF ON EIGHTH MISSION
X-37B set to launch on USSF-36 mission aboard Falcon 9
SpaceX to launch X-37B military spaceplane on Falcon 9 rocket from the Kennedy Space Cent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