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緬甸聯(lián)邦選舉委員會正式宣布,將于2025年12月28日開始舉行大選。緊接著,中方就收到了一封來自緬甸的邀請函。
本月14日,中方外長王毅與緬甸外長丹穗進行了會面。期間王毅外長表達了三點明確期望:各方停戰(zhàn)止戈,根據(jù)人民意愿治理國家;構建最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推動震后重建和經(jīng)濟發(fā)展,改善民生。
丹穗也及時做出回應,稱將努力確保大選安全平穩(wěn)、順利可行,并對中方近幾年的幫助進行了感謝。談話最后,丹穗向中方發(fā)出了邀請函,稱想邀請中國派團觀察大選。
緬甸的這份邀請函分量很重。對于緬甸而言,這次大選是一個關鍵節(jié)點,眼下緬甸內戰(zhàn)已經(jīng)持續(xù)了4年,軍政府能否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穩(wěn)定緬甸局勢的關鍵就在此次大選。敏昂萊不免擔心會有部分民地武選擇在這個時候挑釁生事。
在這樣的背景下,敏昂萊必須找到一股“外部力量”來穩(wěn)定局勢。而能起到這個作用的,也就只有中國了。
這并不是在自賣自夸,站在緬甸的角度來看,中國確實是最合適的選擇。要知道,西方國家普遍不承認軍政府,更不可能派觀察員來給這次大選背書。東盟雖然是緬甸的“大家庭”,但內部對軍政府態(tài)度并不統(tǒng)一,比如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對軍政府態(tài)度冷淡,因此,指望東盟整體出面很難。
如果中方能出面派觀察團前往緬甸“坐鎮(zhèn)”,不僅大大提升這場大選的“合法性”,更能起到震懾作用,讓一些想要攪局的勢力收斂幾分。對敏昂萊來說,這就是一劑最有效的“強心針”。
那么中方是否會接下這份邀請呢?目前來看,答應的可能性很大。
對于中國來說,緬甸是搬不走挪不動的鄰居,其局勢是否安穩(wěn)直接關系到我國邊境民眾的生命安全和利益。因此只要能確保局勢不失控,保護兩國民眾安全,中方自然會慎重而積極地考慮緬甸的請求。
當然不可忽視的是,中方接下這份邀請函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近年來,西方輿論不斷制造“中國干預他國大選”的說法,從南太平洋島國到非洲國家,類似的謠言層出不窮。如果中國真的派團赴緬觀察大選,西方媒體大概率會拋出同樣的指責。
但對于中方來說,外界的嘈雜聲音并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決定,更何況,西方的輿論“文章”根本站不住腳。
一方面,中方從不干涉他國內政,這是我們反復強調且一直在踐行的國際外交原則。中國參與觀察的根本出發(fā)點,是為了確保緬甸穩(wěn)定,保護邊境安全。這與西方的所謂“輸出民主”“顏色革命”完全不同。
而且緬甸軍政府此前已表態(tài),中國不會是唯一的大選觀察國,包括白俄羅斯、部分東盟國家也可能派團前來。這意味著,中方的角色將是“多邊觀察”中的一環(huán),而不是“單獨干預”。
總的來說,在事關緬甸未來的大事上,敏昂萊需要中國的坐鎮(zhèn)才能安心,而對中國來說,伸出援手不僅是出于鄰里情誼,更是為了維護邊境安寧與地區(qū)穩(wěn)定。
可以說,中方的出現(xiàn),不只是給緬甸吃下一顆“定心丸”,更是在為整個東南亞的大局添上了一道安全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