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心援糧,反手就抓人?93噸黃金礦剛到手,老板被扣了,合著中國送去糧食、醫(yī)療隊、農業(yè)專家,還拉去運鴻集團開金礦,眼看要分錢,四月軍政府突然把幾位中企負責人帶走,理由竟是偷稅漏稅。
布基納法索軍政府的一紙逮捕令,讓中企運鴻集團的黃金夢碎了一地。
93噸黃金礦剛探明儲量,價值40多億美元的財富近在眼前,幾位中企負責人卻被以“偷稅漏稅”為由羈押,電腦文件被抄,連私人手機都被沒收。
更諷刺的是,就在半年前,中國剛向這個“窮得只剩陽光”的西非國家送去2000噸救災大米、建了5個瘧疾防治點,手把手教當?shù)厝朔N耐旱高粱。
這出“吃飯砸鍋”的戲碼,撕開了國際援助與資源博弈中最赤裸的真相。當黃金與政治掛鉤時,道義往往是最先被犧牲的籌碼。
布基納法索的變臉速度堪比沙漠氣候,2024年夏天,該國遭遇蝗災,中國緊急調運糧食,農業(yè)專家甚至帶著50噸耐旱種子蹲在田間地頭教學。
同年,運鴻集團簽下三個金礦探礦權,承諾修路建廠、雇傭本地工人。到了2025年索曼吉納礦區(qū)曝出93噸黃金儲量,按當時金價算,足夠填平該國20%的外債。
但軍政府等不及分紅了。4月突然指控運鴻集團“低報礦石品位”,要求補繳1億多美元稅款,并直接切斷礦區(qū)電網(wǎng)施壓。
這種“礦剛挖到就翻賬本”的操作,像極了賭場莊家看到客人贏錢后突然改規(guī)則,其實軍政府領袖特拉奧雷的動機并不難猜。
2022年政變上臺后,他一邊驅逐法國駐軍,一邊向俄羅斯買小麥,國庫卻因反恐戰(zhàn)爭耗空。
93噸黃金的誘惑,加上西方暗中鼓動的“資源民族主義”,讓中企成了現(xiàn)成的提款機。
更微妙的是,布方稅務部門翻的是五年前的舊賬,連水電費發(fā)票都要逐張核對,這種“考古式查稅”在非洲實屬罕見,卻與馬里、贊比亞打壓中資礦企的劇本如出一轍。
中國使館的反應堪稱“冷靜而鋒利”,先是凍結布基納法索海外資產(chǎn)5.8億美元,再暫停鎵、鍺等戰(zhàn)略物資供應,后者直接打擊該國軍工產(chǎn)業(yè)鏈。
更狠的是農業(yè)農村部的獸疫禁令,布基納法索20%的GDP依賴畜牧業(yè),中國曾是最大買家之一。
這套組合拳打下去,軍政府不到兩周就托人傳話求“靈活處理”,但中方咬死“先放人再談錢”的底線。
這種反制背后是血的教訓,2015年,中企在贊比亞因勞資糾紛被罰得傾家蕩產(chǎn),2023年,馬里軍政府把中資礦權轉給土耳其公司。
如今中國的策略已升級,不再單純依賴外交抗議,而是用經(jīng)濟杠桿直擊對方命脈,比如鎵、鍺是制造雷達和導彈的核心材料,布基納法索的俄制武器維修立刻陷入癱瘓。
布基納法索的突襲行動背后,晃動著西方的影子,法國《世界報》第一時間將事件炒作為“新殖民主義反噬”,美國智庫同步發(fā)布“中國投資風險報告”。
更諷刺的是,布方用從中企罰沒的錢,轉頭買了俄羅斯武器,這種“左手搶中國錢,右手買俄國槍”的套路,暴露了軍政府在大國博弈中的騎墻術。
西方對非洲的“資源焦慮”從未消退,中國在布基納法索的金礦投資,觸動了法國傳統(tǒng)勢力范圍的神經(jīng)。
2024年,法國被迫撤出薩赫勒地區(qū)反恐部隊后,便通過NGO煽動“中國掠奪資源”輿論。
而美國則趁機推銷“礦業(yè)透明倡議”,要求非洲國家審查中資項目,表面倡導公平,實則為西方資本重返鋪路。
運鴻集團的遭遇,暴露出中企出海的老問題,為搶項目,有些合同簽得潦草,稅收減免條款沒寫進正文,本地雇傭比例含糊其辭。
更致命的是將商業(yè)投資與軍火交易捆綁,2024年,中國剛向布基納法索出售近百輛戰(zhàn)車,轉眼卻被對方用槍頂著重新談判礦權分成,這種“生意與政治混搭”的模式,給了軍政府“勒索”的底氣。
不過新的法則也在逐漸露頭,在尼日爾,中石油采用“社區(qū)股權制”,讓部落長老直接參與油田分紅,在剛果(金),洛陽鉬業(yè)聘請國際律所全程監(jiān)控合規(guī)。
畢竟在非洲,比礦藏更復雜的是人心,當本土工人舉著“中國老板克扣工資”的牌子時,背后可能是地方官員沒拿到“預期好處”。
布基納法索的黃金,最終可能變成它的詛咒,軍政府若執(zhí)意“殺雞取卵”,只會嚇跑更多投資者。
該國已探明鐵礦、錳礦價值千億,但法國博洛雷集團、美國紐蒙特礦業(yè)早已撤資觀望。
運鴻集團每天虧損百萬美元設備閑置費,布基納法索的提煉廠爛尾導致黃金貶值30%,而中國援助的糧種還在田間生長,它們不會因為政治鬧劇停止結穗,就像真正的合作,終究要回到互利的地平線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