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外之家 | 溫暖駐外人
數(shù)十萬駐外人都在關(guān)注
駐外之家人才網(wǎng)
www.zhuwaizhijia.com
錢被騙了還能再賺,腰子沒了就真沒了
最近,有網(wǎng)友在我的上一篇文章《非洲找業(yè)務(wù)別瞎跑!住華人酒店,老板們主動給你“塞項目”》下面留言:“在非洲最怕的就是突然有中國人對你很熱情!边@句話瞬間點醒了我——原來在“出!边@個宏大命題下,大家最揪心的,還是那兩個字:安全。
誠然,在我踏上非洲考察之旅前,這也是懸在我心頭最大的石頭。尤其近一兩年,“緬北電詐園”“關(guān)小黑屋”“嘎腰子”的新聞鋪天蓋地,遠有演員王星被囚禁的視頻刷屏全網(wǎng),近有剛出考場就被騙去東南亞的高考畢業(yè)生,家屬收到帶血照片和天價贖金單……這些駭人聽聞的故事,讓我出發(fā)前心里七上八下,生怕自己一腳踩空,也成了新聞主角。
然而,當我真正踏上非洲的土地,走過尼日利亞的拉各斯、貝寧的科托努,和當?shù)氐娜A人、老僑深入交流后,我才恍然大悟:非洲的安全問題,與東南亞那張吞噬生命的“無形之網(wǎng)”,存在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
用麗圖酒店老板老陳遞給我茶杯時說的那句話點破,就是:“記住,在非洲最怕的就是突然有中國人對你特別熱情——要么想賺你的錢,要么想騙你的錢!彼钢巴廛囁R龍的街道,“這里中國人分圈子,大家封閉得很,沒人會主動告訴你誰做什么賺錢。”
我很快就見識到了這種“熱情”的代價。在科托努,遇到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姐,她在非洲打拼十幾年,算得上“老非洲”了,卻栽在了一個“熱情同胞”手上。那個自稱做建材生意的男人,隔三差五找她聊天吃飯,噓寒問暖三個月后,拋出了誘餌:合伙投資當?shù)胤慨a(chǎn)。“他說得天花亂墜,還帶我去看了幾塊地,”大姐苦笑著回憶,“我心想錢放著也是放著,就投了20萬美金進去!苯Y(jié)果錢一轉(zhuǎn),那人就人間蒸發(fā)了,所謂的土地文件全是偽造。
非洲的“同胞陷阱”和東南亞的“電詐網(wǎng)”:一個圖錢,一個圖命
很多人覺得非洲危險,其實是把“治安問題”和“壞人使壞”混為一談了。其實,非洲的安全風險更像“路上的坑”——你能看見、能避開;而東南亞的電詐更像“無形的網(wǎng)”——等你反應(yīng)過來,已經(jīng)被纏住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
東南亞的電詐:像精心設(shè)計的“釣魚游戲”。騙子用“高薪招聘”“免費旅游”當誘餌,等你上鉤后,護照、手機、錢包全被收走,甚至被關(guān)起來強迫騙人。這種危險是“蓄謀已久”的,背后有完整的犯罪鏈條,普通人很難提前防備。
非洲的“同胞陷阱”:更像“熟人之間的算計”。比如科托努的大姐遇到的“投資騙局”,對方是“老鄉(xiāng)”,平時聊得熱乎,突然說“有個穩(wěn)賺的項目”,利用你對“同胞”的信任騙錢。這種危險是“看得見的”——你能通過觀察、核查避開。
非洲的安全風險:90%是“明牌”,10%是“暗箭”
其實,非洲的安全問題沒那么玄乎。我總結(jié)了一下,90%的風險是“明牌”——你能提前知道、提前躲開;剩下10%的“暗箭”,只要稍微留個心眼也能避開。
第一類:明牌風險——提前查好就能躲
這些風險像“天氣預(yù)報”里的暴雨,提前知道就能帶傘。
政局不穩(wěn):比如馬里、布基納法索這些國家,經(jīng)常鬧政變。出發(fā)前查查外交部發(fā)的“安全預(yù)警”,或者看看當?shù)匦侣,如果政府都在喊“趕緊撤離”,那咱就別往那兒去了。
治安差的地方:拉各斯的某些貧民窟晚上不安全,但科托努的濱海大道晚上全是散步的人,比國內(nèi)夜市還熱鬧。去之前問問當?shù)厝恕澳膬喊踩薄澳膬簞e去”,比自己瞎轉(zhuǎn)悠強多了。
小貪小腐:比如烏干達交警攔路要“咖啡錢”(其實就是小費),給500西非法郎(約7塊錢)就能走,糾纏反而耽誤時間。但要注意,在南非這些地方,主動給錢可能違法,咱得提前查清楚當?shù)匾?guī)矩。
(晚上10點,在濱海大道散步)
第二類:暗箭風險——留個心眼就能防
這些風險像“藏在路邊的小石子”,不仔細看容易絆腳,但只要多留意就能避開。
“免費”的坑:突然有人請你免費住酒店、免費旅游,大概率是“釣魚”。等你放松警惕了,就找各種理由讓你交“違約金”“手續(xù)費”。
合同里的“文字游戲”:有人給你看中文合同,但關(guān)鍵條款(比如“你要干的是體力活”“賠錢了算你的”)用當?shù)卣Z言寫得模模糊糊。這時候別急著簽字,找個懂當?shù)卣Z言的朋友或者律師幫著看看。
冒充警察的騙局:有人穿個類似警察的衣服,說你“簽證過期”“涉嫌違法”,威脅要送你去警局,還要你交“罰款”。記。赫婢觳粫较聠为殹疤幚怼边@種事,更不會主動要現(xiàn)金。真要被查,直接打當?shù)厥诡I(lǐng)館電話求助。
非洲生存指南:3招讓你“安全又省心”
知道了風險在哪,怎么躲?其實就三句話:提前查、多留神、別貪心。
1. 出發(fā)前:查清楚“危險地圖”
別光看“非洲危險”的籠統(tǒng)新聞,去外交部官網(wǎng)、駐當?shù)厥诡I(lǐng)館的公眾號,找最新的“安全預(yù)警”。比如剛果(金)會把危險區(qū)域標成“紅色禁區(qū)”,避開這些地方就行。
找在非洲待過的朋友、老僑聊聊天,問他們“哪兒安全”“哪兒坑多”。老僑們的經(jīng)驗比新聞更實在——比如科托努的某條路晚上總堵車,可能是搶劫高發(fā)區(qū)。
2. 在當?shù)兀憾嘤^察、少沖動
別著急簽合同、投錢。遇到“穩(wěn)賺不賠”的項目,先冷靜48小時,找懂行的人問問:“這事兒靠譜嗎?”“有沒有人栽過跟頭?”
錢別隨便轉(zhuǎn)。大額轉(zhuǎn)賬一定要通過銀行,別用微信、支付寶跨境轉(zhuǎn)賬——萬一被騙,追回錢的概率更低。
3. 和同胞打交道:熱情歸熱情,核實歸核實
對方說“我有內(nèi)部渠道”“能賺大錢”,別急著信。讓他拿出“土地證”“合同原件”,你自己或者找朋友去政府部門查查真假。
別被“老鄉(xiāng)”身份迷惑。就算是同鄉(xiāng),也要多聊幾句“你在這兒干了多久?”“孩子上幾年級了?”——真老鄉(xiāng)會愿意聊這些,騙子只會盯著你的錢。
最后想說:非洲的安全,藏在“看得見”和“聽得進”里
拉各斯麗圖酒店的老陳說得對:“在非洲,熱情不一定是假的,但免費的午餐一定有代價!狈侵薜陌踩皇恰傲泔L險”,但它更像一場“看得見的博弈”——你能通過查資料、問朋友、多觀察,把大部分風險擋在門外。剩下的10%,只要你不貪心、多留個心眼,也能避開。
所以,別再被“非洲危險”的傳聞嚇退了。帶上腦子、擦亮眼睛,你會發(fā)現(xiàn):非洲的土地上,有熱情的笑臉、有賺錢的機會,更有屬于你的“安全區(q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