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這幾年里,土耳其的軍工在國際舞臺上那可是掀起了陣陣波瀾。不少人覺得,照這趨勢發(fā)展下去,土耳其說不定就會成為軍工強國呢。但我的看法是,土耳其的軍工確實有一定的發(fā)展空間,不過要說成為所謂的軍工強國,那可能也就只是紙面上的強國罷了。
就拿在伊斯坦布爾召開的第17屆國際防務展來說吧,東道主土耳其展示的一系列成果,那可真是挺讓人矚目的。你看啊,多家土耳其企業(yè)展示了新型的巡航導彈、快速攻擊艇,還有正在研制的無人機系統等等。
更引人關注的是,印尼宣布計劃采購48架土耳其即將推出的第五代戰(zhàn)斗機——“可汗”。而且,土耳其還宣稱埃及、巴基斯坦、沙特等國已經加入了五代機“可汗”計劃。土耳其媒體那邊也是各種報道,說他們的軍用無人機已經占到了全世界65%的份額,國防工業(yè)出口更是位居全球第11位。這聲勢,看起來確實挺大的。
但是呢,要是咱們能深入分析和了解一下,就會發(fā)現事情并非完全如此。土耳其官方其實存在過度造勢的情況,一些土耳其媒體更是夸大其詞。就說那無人機占世界65%份額這事兒,那美國的無人機算什么呀?中國的無人機又算什么呢?
從本質上來說,土耳其的軍工模式其實和韓國差不多,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模仿了韓國的拼裝模式。土耳其利用自己政治站隊的優(yōu)勢,能夠獲得美國和西方的整體技術方案,然后再配套西方成熟可靠的關鍵系統,接著自己做整合、進行工藝上的設計,再加上部分的制造,最后就生產出了產品。
這種模式有它的特殊性,當然也有特有的優(yōu)勢和市場。不過,土耳其的政治條件和工業(yè)能力跟韓國比起來,那可差遠了。別說是追上韓國了,能接近韓國就不錯了。要說起來,韓國倒還真有可能問鼎一下世界軍工強國的行列,土耳其可不行。
土耳其是個伊斯蘭國家,和歐美在本質上并不是一家人。但是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過去,為了把土耳其當成對抗蘇聯的工具,現在又為了對抗俄羅斯,美國就把土耳其拉進了北約。不過歐盟這邊呢,是絕對不會接納土耳其的。
咱們不妨回顧一下歷史。你看今天的俄羅斯,它之所以能夠從當年的莫斯科大公國發(fā)展成為沙俄帝國,本質上是因為羅馬帝國都快被奧斯曼帝國給滅國了,俄羅斯通過聯姻,獲得了某種合法性。而歐洲基督教國家呢,就讓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進行廝殺。你看歷史上這幾百年來,俄土之間打了十幾次戰(zhàn)爭,打了這么多次之后,奧斯曼帝國解體了,演變成了今天的土耳其。而今天呢,西方又拿土耳其去對抗俄羅斯了,這事兒正好反過來了。
西方既然把土耳其當槍使,那肯定就要給土耳其一些好處。比如說,提供一些軍事技術和重要的系統,允許土耳其生產一些裝備自用,而且還能出口賺些錢,這就是好處之一。所以啊,我在這兒就不再多說土耳其那些具體的明星裝備是怎么回事了。當然了,這些產品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也會有一定的市場。但是有一個根本前提,那就是土耳其不能和歐美產生政治沖突以及市場上的沖突。土耳其只能在歐美給它劃定的那個框框里,來發(fā)展自己的拼裝軍工,根本不可能成為世界軍工大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