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只是讓遲蓬在《生萬物》里演個鑲邊的山東老太,不料竟成全劇靈魂
許多觀眾最開始都是奔著楊冪和歐豪去看的《生萬物》,主演還有秦海璐、倪大紅、林永健等實力派坐鎮(zhèn),網(wǎng)友表示:一看就是獲獎劇。
劇播出之后,老戲骨們的表演果然驚艷,瞬間把整部劇的基調(diào)定住了,直接把觀眾拉回到那個年代。
不過劇中大腳娘的扮演者遲蓬老師的表演,卻引起了許多觀眾的注意,她的演技沒有任何表演痕跡,似乎就是活在那個年代里的一個平凡老太太,被贊“神演技”。
有觀眾表示:大腳娘是全劇的靈魂人物!
但其實許多觀眾不知道,導演最初提供的“大腳媽”設(shè)定,可能只是一個功能性的農(nóng)村長輩角色。
不過遲蓬本人接到這個角色之后,并沒有因為她是小角色就忽視。
而是提前三個月深入山東農(nóng)村體驗生活,學習方言、干農(nóng)活,甚至細致到揉面的手勢都還原地道農(nóng)婦的韻律,還為角色增肥、指甲縫長期塞泥垢,設(shè)計出了“擤鼻涕抹衣角”等細節(jié)。
她通過這些努力,硬是將一個可能臉譜化的配角,演成了有血有肉、能觸動億萬觀眾內(nèi)心的“中國母親”縮影。
通過《生萬物》中大腳娘這個角色,遲蓬再次奉獻了教科書般的演技。
她善于運用眼神和微表情傳遞復雜情感。
例如,得知兒子受傷時,沒有嚎啕大哭,僅靠顫抖的嘴唇和含淚的目光,就將母親的心碎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場勸架的戲份中,她手足無措,眼睛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最后一撇嘴,鼓足勇氣抱住兒媳將其拖回屋,將一位農(nóng)村母親在家庭矛盾中的無奈、心疼與維系家庭的努力展現(xiàn)得極為真實。
她設(shè)計了許多生活化細節(jié),如手往袖子里一插,邊說話邊翻白眼的樣子,或是說了“晦氣”話后立馬站起來“呸呸呸”幾聲,都讓角色無比真實可信。
而且,與以往影視作品中常見的“惡婆婆”形象不同,遲蓬塑造的“大腳娘”善解人意、溫暖如春。
她對兒媳寧繡繡(楊冪飾)疼愛有加,端熱湯、塞紅糖、納鞋墊,甚至在得知繡繡遭遇困境時,比其他親人更早流露真情實感的心疼。
當全村人議論繡繡“不清白”時,唯有她偷偷塞雞蛋安撫。
這種顛覆性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巨大好感,使她成為了“溫暖”和“安全感”的象征。
對比在此之前,她在《小巷人家》演的惡婆婆形象,許多觀眾借用劇中主演閆妮的視角調(diào)侃:偏我來時不逢春。
兩個角色相似,但內(nèi)核完全不同,被她演出了不一樣的感覺,足見演員功力。
可以說,因為《生萬物》中大腳娘的角色,遲蓬再次被觀眾熟知,演技也得到了所有人的點贊。
但她的“出圈”并非偶然,而是從業(yè)40年深厚積淀的必然結(jié)果。
她早在1984年就憑借《山那邊》獲得飛天獎最佳女配角。
她始終堅持 “戲大于天”的理念,不炒作、不上綜藝、不做廣告,潛心鉆研角色,從《溫州一家人》到《幸福到萬家》,再到《小巷人家》,她演繹了眾多鮮活的母親形象,是真正的 “劇拋臉”。
為了更貼近角色,她曾在拍攝《沂蒙》時在夏天曬黑自己,把泥巴涂在指甲縫里,不洗頭不洗臉。這份對藝術(shù)的敬畏與執(zhí)著,終于在《生萬物》中得到了廣泛的回響。
同時,遲蓬將一個鑲邊角色演成靈魂人物,也讓市場看到了觀眾喜愛的表演到底是什么樣子。
在流量明星演技頻遭詬病的當下,觀眾愈發(fā)渴望看到遲蓬這樣 “用靈魂在演戲”的表演。
她用實際行動印證了這句“沒有小角色,只有大演員”演藝界的名言,真正的演技足以超越戲份的局限,賦予角色永恒的生命力。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