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展品:王選寫給潘建偉的信
在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的展柜中,一封信靜靜陳列,吸引不少目光悄然停留。這是2004年,重病在身的王選院士,親筆寫給當時年輕的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的信。信中沒有客套寒暄,字字句句,承載著一位科學前輩對后輩最深沉、最務(wù)實的期許。
彼時,王選院士已是享譽世界的“漢字激光照排之父”,他帶領(lǐng)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世界領(lǐng)先的漢字信息處理與激光照排系統(tǒng),攻克了漢字在計算機中的存儲、處理和輸出等難題,掀起了中國印刷業(yè)“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技術(shù)革命,成為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和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時代典范。
盡管重病纏身,病魔卻并未阻擋他對國家科技未來的牽掛。信中,王選院士的勉勵直指核心,他寫道:“你的成就可申報自然科學獎,得一個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對評選院士有利。但我認為你不如把成果積累的更多后,報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更合適。院士好當,自然科學一等獎難得?!蓖踹x院士建議潘建偉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攻克更重大的科學難題上,瞄準代表國家自然科學最高榮譽的“自然科學一等獎”去沖刺。 他深知,對于潘建偉這樣處于創(chuàng)造力黃金期的科學家,時間和精力是最寶貴的資源。
在信中王選院士回憶了自身經(jīng)歷,他寫道:“我主持的激光照排,1985年評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我拒絕接受。1987年評為一等獎時評分很高,1995年得分更高。所以我建議你不要接受自然科學二等獎,因為你們團隊還處在迅猛上升的階段,不必為此著急。此信談了不少院士和獲獎這類不重要的話題(對一個杰出科學家而言),一方面表明我愿意推薦,另一方面,我更加關(guān)注得多的是你們?nèi)绾纬龈蟮某晒吘鼓銈冞@樣的團隊在中國并不多見?!?/p>
2005年10月,王選生前寫下的最后一篇文章,念念不忘如何培養(yǎng)優(yōu)秀年輕人才。來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這封信,只是王選院士數(shù)十年如一日提攜后進的一個縮影。他對青年才俊的關(guān)心,遠不止于言語。他曾寄語多位有潛力的青年科學家,勉勵他們腳踏實地、少說多做。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階段,2005年10月,王選院士生前寫下最后一篇文章,依然是念念不忘如何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年輕人才。
展柜里的這封信,墨跡已干,但力量猶存。它無聲地訴說著:真正的科學家精神,不僅在于自身的輝煌成就,更在于將探索的火炬堅定地傳遞給下一代。
王選院士用他的一生,照亮了漢字的世界,也用他最后的囑托,照亮了后來者探索星辰大海的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