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套外賣員的衣服,隨便挑,你樂意穿嗎?
我猜,大部分讀者都是不樂意的。
當前社會上普遍的心態(tài)都是把送外賣當作一個迫不得已的選擇,一個不夠體面的職業(yè)。外賣騎手無論是在互聯網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很少得到公眾發(fā)自內心的尊重。
今年以來,外賣行業(yè)可以說是非常熱鬧,各家平臺都卯足了力氣在做促銷拉訂單,可熱鬧歸熱鬧,改變是真沒看到多少。人們期待中的無人機配送,機器人配送等降維打擊的行業(yè)變革還遙遙無期,每天2億單外賣還是依靠千萬名紅黃藍外賣騎手在奔走交付,外賣行業(yè)最基層、最辛苦的群體依然在重復昨天的故事。
直到今天,看到淘寶閃購為騎手全新設計的制服驚艷亮相,以及一系列騎手保障升級計劃隨之推出,可總算是感受到了一股新風。
咱就說直觀感受吧,穿這套制服的騎手敲門給你送上一份外賣,很難忍得住不回贈一個微笑與好評吧?
哦,不對,不是騎手了,淘寶閃購最新官宣,將逐步把旗下外賣騎手升級為【城市騎士】,其中第一步就是給大家換上全新的制服。相比于各種營銷廣告或者高管喊話,我感覺這一步可真是打開了外賣行業(yè)的格局,是真的見到戰(zhàn)略水平了。
寫到這里,很多讀者可能會不以為然:
不就是給外賣騎手換一套新制服么,一兩百塊錢的事,至于拔這么高嗎?
嗯,不夸張地說,還真就有這么高。這里涉及到一個全社會的認知更新:
以體力勞動為主的服務業(yè)是否和其他職業(yè)一樣被認可被尊重?即時配送到底算不算一個正經職業(yè)?
第一,形象塑造遠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大街上一輛電動車經過,遠遠地你就能知道這是哪家外賣平臺的騎手,而不是去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外賣騎手的職業(yè)服裝,一眼就認出來了:
哦,一個送外賣的。
各行各業(yè)的職業(yè)服裝,最早都是只考慮職業(yè)標志性和價格便宜。保潔、保安還有工廠流水線的工作服,目前普遍還停留在這一階段。批量定制保潔工作服,每件低至14元。
還有一些職業(yè)服裝稍微好一點,會考慮品牌區(qū)分度,同時兼顧舒適性,當前外賣騎手和絕大多數互聯網平臺靈活用工崗位的服裝基本都在這個水平,騎手的薄款沖鋒衣一套幾十元。
再好一些的職業(yè)服裝,就會考慮職業(yè)形象塑造與美觀,同時完善勞動保護。淘寶閃購最新采用的城市騎士制服就在這一水平:
人靠衣裝,一套體面的制服,既是平臺或雇主對勞動者的重視,也會引領全社會對該職業(yè)的認可度。工資畢竟不能貼在臉上,一個職業(yè)的體面,毫無疑問就是先從外在形象開始的。
我看網上好多人都拿這套橙黑配色的城市騎士服和賽車服做對比,稱之為外賣界的“邁凱倫”,這就是肉眼可見的形象提升。
第二,尊重愛護勞動者更要看落到實處的內容
但是!我又要說但是了。
說到對一個職業(yè)的尊重和對勞動者的保護,不能光看形象好看吧?比如最近航空界就在推行讓空乘換掉絲襪和高跟鞋,就是要摒棄這些“好看但不實用甚至會添亂”的表面功夫。
好在淘寶閃購的這款城市騎士服沒有走表面功夫的歪路,是很嚴肅很認真地在為即時配送提供職業(yè)保護。
和制服配套的腰包,可不是用來裝手機紙巾的,而是一個醫(yī)療急救包。不僅自己可以用來應對小狀況,還可以在街頭隨時幫助有需要的市民,真?城市騎士。
制服上還有個透明的卡袋區(qū)域放應急信息卡,這是用來填寫血型和緊急聯系人的。
正反面都有“亮瞎眼”的反光條,這可不是為了炫酷,而是在夜間昏暗環(huán)境為騎士提供交通安全保護的。
說起來是蠻有感觸的,以上這些細節(jié)其實算不上什么高端的昂貴的設計,也是即時配送一直以來都需要的,但直到現在才有一家平臺真的愿意投錢去落實。
你可以說這是平臺之間競爭差異化的營銷需求,但我看到的是這個上千萬人的群體真的開始有被尊重和愛護了。
據媒體報道,除了為百萬城市騎士配發(fā)秋季新制服外,阿里和螞蟻旗下20多個業(yè)務線也同時宣布了多項措施支撐城市騎士的勞動保障,包括補貼騎手自愿購買社保,專項獎勵見義勇為、專項資助騎士學歷提升、專項幫扶騎士及家人就醫(yī),共建全國10余萬座騎士驛站等。
要我說,喊一聲兄弟,然后告訴你有少數兄弟比其他兄弟更親近,那叫耍嘴皮子。一套好看又好用的制服,一整套契合即時配送群體實際需求的保障,才是真正對自己人的態(tài)度。
第三,現代服務業(yè)全面獲得尊重的時代契機
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在官方文件中被稱為新形態(tài)就業(yè)人員,或者靈活就業(yè)人員,這個超千萬人的群體是和公眾接觸最頻繁最廣泛的服務性崗位。而他們背后,是中國總數約2億的靈活就業(yè)人員,其中相當大部分是依托于互聯網平臺的服務從業(yè)者。
毫不夸張地說,正是這2億人支撐著我們日常所熟悉的城市生活,支撐著很多人引以為豪的“中國式便利生活”。
在發(fā)達國家,服務型體力勞動者和白領崗位所受到的社會尊重是幾乎沒有差別的,中國也必定會走到這一步。
2億以體力勞動從事服務業(yè)的同胞,需要被看見,需要被尊重。但人心中的成見要改變又談何容易呢?總得有一個突破口,有一個合適的起點。
個人認為,從外賣騎手升級為城市騎士開始,逐步將更好的職業(yè)形象與勞動保障覆蓋千萬從業(yè)者,再惠及2億靈活就業(yè)者,是改變整個社會對服務業(yè)認知的最佳起點。
再展開一點來說
從外賣騎手開始提升服務業(yè)從業(yè)者的職業(yè)形象與社會地位其實不算偶然,而是帶有必然性的。
最近十幾年來,互聯網平臺在各個領域的發(fā)展是對我們現代化城市生活方式影響最深、改變最大的直接因素,沒有之一。
以往我們都希望從用戶角度去感受這些變化,但實際上,互聯網平臺也在深刻改變著商家和億萬從業(yè)者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平臺最大的特點有兩個:
一是從零開始創(chuàng)新的特性,能打破既有的格局去創(chuàng)造新的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造新的工作崗位。
比如我所從事的自媒體博主工作,在15年前就是完全不存在的,是被互聯網內容平臺的繁榮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外賣配送也是被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崗位,并且是一個覆蓋千萬人的新職業(yè)。
二是快速接收社會反饋的特性,能及時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趨勢,適應公眾的情緒變化。
互聯網平臺一方面通過用戶的評價、消費選擇來直接感知社會變化,另一方面也通過旗下數以百萬、千萬計的從業(yè)人員來接受社會反饋。
千萬外賣騎手要從一個“就業(yè)蓄水池”向支撐社會運轉的“現代服務業(yè)崗位”轉化,這個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各個互聯網平臺顯然也已經心知肚明,接下來就看各家采取什么實際行動了。
一套漂亮的制服只是起點,真正要改善外賣騎手的職業(yè)形象,改善全社會對體力勞動服務人員的態(tài)度,還需我們每個人,包括政府、平臺、商家、騎手自身,以及我們每位用戶發(fā)自內心真實的認同與尊重。
分享一點建設性意見:
一聲謝謝,一次微笑點頭,就是極好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