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八十年后,抗戰(zhàn)的炮聲猶有余響。回望那段生靈荼毒、國運飄搖的歲月,英雄的先輩們奮起抗暴,以血肉之軀抵御虎狼之師,守住了民族的尊嚴和生機。
烈火鍛造了最堅硬的骨頭,鮮血熔鑄了最忠誠的信仰。誕生于烽火中的那些文字,浸透著不容忘卻的強大力量。每一次重溫舊章,都是對這段偉大歷史的莊重回望。
文|劉宜慶
“我們今日所受的艱苦,便是明日所享的幸福;我們今日所流的熱血,便是明日燦爛的鮮花。”周浩然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作為“左聯”在青島戰(zhàn)斗犧牲的第一人,周浩然是集作家、詩人、革命者、抗日英雄于一身的20世紀30年代青島革命文化名人之一。
胸懷壯志的小小少年,激揚文字的紅色作家,投筆從戎的熱血志士,血染疆場的抗日英雄,這就是周浩然的人生軌跡。周浩然的生命停留在24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永遠在人間頌揚。浩然之氣,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在烈士用鮮血澆灌的土地上生長。
小小少年 振翅奮飛
周浩然,原名周世超,1915年出生于即墨瓦戈莊。他的父親周孚先是一位律師,在青島執(zhí)業(yè),為人正直,主持正義,擔任過青島律師協會會長,頗有名望。周浩然自幼天資聰穎,6歲入私塾,詩文俱佳。周孚先為他起名“世超”,字浩然。
1925年,周浩然被父親周孚先接到青島,在北平路小學(現北京路小學)插班高年級讀書。一個學期后,各門功課名列榜首,令師生刮目相看。
年少的周浩然胸懷大志,立志報效社會和國家,他擅長寫詩,提筆寫道:
學習本為濟世用,
清談古今少趣味。
勸君仰看白云堆,
勸君俯視江流水。
人生如斯常易逝,
少當努力待奮飛!
小學畢業(yè)后,周浩然先入教會學校禮賢中學讀書,后入市立中學(現青島一中)就讀。在市立中學,他開始接觸新文化!靶滤枷胂袂к娙f馬般地排闥進了我的腦府,像櫛比的大浪潮般在我的腦子里洶涌澎湃起來了!”他從新文化里“看到了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富有生機的天地”,開始信仰新思想、新理論,并在著名作家王統照的熱心指導下,逐步走上了新文學之路。市立中學進步教員胡文瀾非常賞識他,引導他閱讀《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書籍。
在市立中學,周浩然結識了不同級的即墨老鄉(xiāng)于黑丁,他們志同道合,一起參加學校的業(yè)余文藝小組。
1932年夏,周浩然初中畢業(yè),考入北平大同中學高中部。1933年上半年,河北縣榆關被日軍侵占,北平告急。周浩然返回青島,失學在家。
不論身處何方,周浩然總是求知若渴,手不釋卷。他嗜書如命,誠如他在日記中所寫:“一日不讀書,便如嚴冬不著衣!焙髞,當他戰(zhàn)斗到底、壯烈犧牲時,敵人在他身上搜到的就是其隨身閱讀的書和槍。
周浩然崇仰馬克思、列寧、孫中山等,平日的起居、學習都嚴格要求和規(guī)范自己,他認為:“一個偉大人物的成功,必有偉大毅力的實施。”“先充實現在,而大作為將來,度量要修養(yǎng)得浩如天地,廣如宇宙,決天下不安,責任不釋,民無幸福,不得歸去之決心!
紅色作家 激揚文字
1930年4月,青島“左聯”成立,以山東大學為大本營,以荒島書店為聯絡點,開展抗日宣傳和文藝活動。周浩然等有志青年沖破黑暗,就像向日葵追逐著太陽,找到了中共黨組織。周浩然、于黑丁秘密加入了“左聯”。
據于黑丁的回憶文章,可以知道周浩然加入“左聯”的經過。
當時于黑丁任《青島民報》的副刊主編,一天早晨,《青島民報》社的一位中共地下黨員找到于黑丁,告訴他晚上10點以后不要出門,并通知周浩然也趕到這里。
當天晚上,下著蒙蒙細雨,整個島城都被雨簾籠罩。于黑丁和周浩然激動地等待著。濤聲隱隱,夜色深沉,路燈暗淡,大街小巷濕滑,他們擔心對方會不會來。晚上10點零5分,輕輕的叩門聲響起,他們激動地打開門,報社的那位同志陪著兩位陌生來客走進這間僻靜幽暗的小屋子。隨著他們的到來,房間似乎亮堂了。
經過介紹,他們得知:這兩位來客,一位是地下黨市委宣傳委員、“劇聯”黨的書記俞啟威,一位是市委青年委員、“左聯”黨的書記喬天華。
俞啟威、喬天華與于、周兩人談話,并決定吸收他們加入“左聯”。
周浩然開始了抗日宣傳和文化斗爭,為時代鼓與呼。
汽笛聲聲,劃破長空。1933年夏,周浩然、于黑丁、彭也夫、姜宏、林映等人發(fā)起成立“汽笛文藝社”,這是青島“左聯”第一個革命文藝團體,同時籌劃《汽笛》出版。周浩然設計了刊頭?^左為高高聳立的煙囪,下為廠房,意為青島是一座工業(yè)之城。“汽笛”二字的設計,意為汽笛拉響,警醒社會,以筆作槍,鼓舞民眾。
在青島基督教堂的秘密心臟——鐘表樓,青島“左聯”成員和汽笛文藝社成員聚會,他們在莊嚴的鐘聲中討論工作。
《青島民報》開辟《汽笛》副刊,于6月出版,激揚文字,發(fā)表革命文章。周浩然先后以“覺民”“明”“心影”等筆名,發(fā)表了《當》《兩種不同的人物》《為了這個》《生活》等幾十篇雜文。
“我要為民眾的生活、民族的生存,為了他們的前途,向那惡魔,向那暴君,去宣戰(zhàn),去勇猛的搏斗!”周浩然發(fā)表的文章,多為戰(zhàn)斗檄文,在人們的心頭點起反內戰(zhàn)、抗外侵的烈火,也引起國民黨反動派的忌恨,因而,《汽笛》出版不久就遭到破壞,有的人被通緝,周浩然回北平復學。
面對支離破碎的大好河山,周浩然憂國憂民,寢食難安,他揮筆作詞《感懷》,抒發(fā)驅除強暴、復興中華之壯志:“具英雄膽,銷萬斛愁,相對默無言,舉目盡荒丘。嘆狼煙滾滾,擊楫中流,雖波濤洶涌,看誰換得神州!鶯去燕來春復秋,嘆駒光不留,愁何了,恨怎休!”
周浩然每天只睡4個小時,其余時間全部用來學習。長期超負荷學習、工作,使他患上了嚴重的肺炎,口吐鮮血,回到青島養(yǎng)病。
1935年2月底,當周浩然得悉瞿秋白被敵人殺害時,激憤難忍,寫下一首悼念瞿秋白的詩:“青冢無情埋俠骨,沙場不再供馳驅。一生空懷濟世志,于今抔土恨千古!
5月,周浩然化名周家美,進入《新青島報》任編輯,并擔任文藝副刊《小青島》主編。
1936年10月,周浩然進入國立山東大學哲學系學習,選修哲學概論、西洋哲學史、中國通史、中國文學史、中國思想史、歐洲文學史、經濟學、英文八門課程,一學期后,其中有七門考試成績名列榜首。經濟學教授楊津生贊嘆:“真才實學乃周世超也!
在山東大學,周浩然如魚得水,學業(yè)精進。1937年5月,他交上了長達5萬言的哲學論文《試論知識的起源》。中文系副教授顏歆(字實甫,講哲學概論和西洋哲學史)閱后,寫下這樣的評語:“作者求知之熱情,向上之心境,及自身經驗中各種寶貴之發(fā)現,皆極有價值,為近代青年中不可多得者。”
投筆從戎 壯烈犧牲
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國難當頭,周浩然拔劍而起。他在日記中寫下抗戰(zhàn)的宣言:“殺敵御侮是當前人人之責任,我們決不許日本掠奪中國寸土,殺傷中國人民。我血性男兒,正宜荷戈,誓死為國,奮勇抗敵,民眾無第二條路可走了,惟血灑疆場,此其時矣!”周浩然毅然中斷學業(yè),未隨山大南遷,投筆從戎,保家衛(wèi)國。
1937年10月,周浩然回鄉(xiāng)開始了武裝抗日救國活動。在家鄉(xiāng)瓦戈莊村,他深入集市、學校、街頭,發(fā)表演說,宣傳抗日救國。有一次,他站在黑板前,慷慨激昂地演講,當講到“大好河山豈能落入夷狄之手”時,聲振屋瓦,手擲半截粉筆于地,猛一跺腳,振臂高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聽眾都被他的愛國激情感染。
周浩然組織青壯年民眾學習武術,成立了“瓦戈莊國術訓練所”,并以訓練所學員為骨干,組織成立了“抗日義勇軍”。他制定了義勇軍行動準則,明確規(guī)定“對內聯絡同志,保衛(wèi)地方;對外聯合各團體以抗暴日,期于打倒帝國主義,復興中華民族為宗旨”,并擔任義勇軍總負責人。義勇軍收集槍支,擴大武裝,鎮(zhèn)壓漢奸,抗日安民,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熱烈擁護,很快由幾十人發(fā)展到數百人。
1938年3月9日,駐青島日軍開赴萊陽進行“掃蕩”。周浩然獲取了情報,組織抗日義勇軍和地方武裝聯合于旺疃伏擊日軍。這次戰(zhàn)斗擊斃日軍十多人,擊毀汽車兩輛,而義勇軍隊員無一傷亡。這次伏擊,打響了抗戰(zhàn)時期青島地區(qū)武裝抗日第一槍,也是青島地區(qū)武裝抗日完勝第一戰(zhàn)。
1939年2月,周浩然到抗日軍政干部學校山東分校學習,任軍事班班長。7月1日,周浩然由副校長徐源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之前,他深情地寫下《贈友》一詩,表達了自己對馬列主義的堅定追求,抒發(fā)了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犧牲個人一切的崇高信念,詩中寫道:
念念難忘惟馬列,
斗爭原為護農工。
此去將來無他志,
血染冰天雪地紅。
1939年7月27日,中共即墨縣委在即墨萊陽邊區(qū)吳家?guī)X村成立,8月設立組織部,周浩然任組織部長。在白色恐怖下,他經常以串親訪友為掩護到各村發(fā)動群眾,建立黨的基層組織。
1939年9月12日傍晚,周浩然到西尖莊村開展工作,不料被叛徒姚士吾的部下發(fā)現并告密。遭到敵人包圍后,他沉著指揮同志們英勇地與敵人展開激烈槍戰(zhàn),終因寡不敵眾,在突圍時壯烈犧牲在青紗帳里,年僅24歲。
“血濺碧草,肝腦涂地,這是革命者人人應當準備的一步!敝芎迫粌冬F了他立下的錚錚誓言:“這一生為真理而奮斗,為正義而犧牲!
周浩然烈士是打響青島抗戰(zhàn)第一槍的革命英雄。2015年,周浩然被中宣部評選為“全國抗日根據地百位杰出共產黨人”。
(作者為中國作協會員、媒體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