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為了減肥,每天早晚一杯鮮榨橙汁,餐后還必吃一盤水果。一個月后,他的體重不降反升,血糖還跟著上升了?!安皇钦f水果很健康嗎?我這是怎么了?”小李一臉懵。
水果的確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踩進了“水果健康陷阱”:吃的方式、時間和量都沒選對,結果好處沒享受到,反而會偷偷讓你變胖,甚至讓血糖波動更大。
三個常見的吃水果誤區(qū)
?誤區(qū) 1:餐后立刻吃水果,能幫助消化
不少人有這個習慣:吃完飯立馬來一盤水果,覺得能“潤潤腸胃、幫助消化”??涩F實是餐后胃里已經很“擁擠”,再塞水果進去,只會讓排空時間延長,有的人會感覺脹氣、反酸,血糖還會被推上一波“二連跳”。尤其是血糖敏感人群,餐后馬上吃高糖水果(比如西瓜、葡萄、榴蓮),等于給血糖加速沖高。
正確做法:餐后最好等40分鐘~1小時,讓胃有時間處理完主食和蛋白質,再讓水果登場,這樣對消化和血糖都友好。
?誤區(qū) 2:榨汁比吃整顆更健康
“我都是喝鮮榨的,肯定比飲料健康吧?”
沒錯,果汁的確比甜水健康,但跟吃整顆水果比,就差了好幾個檔次。榨汁會把膳食纖維打碎、過濾掉,而纖維的作用恰恰是延緩糖的吸收、增加飽腹感。
一杯200ml的橙汁,糖分相當于3個橙子 → 喝下去10分鐘后,你依然覺得餓 → 血糖“嗖”地一下就上去了
正確做法:能吃整顆就不要榨汁,既保留纖維,又能讓咀嚼信號傳遞給大腦,讓它意識到“我吃飽了”。
?誤區(qū) 3:晚上吃水果沒關系
“水果熱量低,晚上吃點沒問題?!眴栴}在于,晚上活動量普遍減少,過多的果糖更容易被轉化為脂肪存起來,久而久之腰圍悄悄見長。
更重要的是,晚間吃大量高糖水果(比如芒果、荔枝、哈密瓜),血糖會在睡前沖高,可能影響睡眠質量,讓你夜里更容易翻來覆去。
正確做法:晚間想吃,可以選低糖水果(草莓、獼猴桃、柚子),控制在一個拳頭大小,最好在8點前解決。
聰明吃水果的“三步法”
1.挑種類
- 優(yōu)先低糖高纖維:草莓、藍莓、蘋果、柚子、獼猴桃
- 高糖水果(榴蓮、葡萄、荔枝)偶爾吃,別天天當零食
2.抓時間
- 兩餐之間、運動后,是補充維生素和能量的黃金時段
- 避開剛吃完飯和臨睡前
3.控量
- 成年人每天200-350g,大約是一個大拳頭的量
- 不要“水果代餐”——營養(yǎng)不均衡,還容易餓得快
水果當然是健康飲食的好搭檔,但它不是“吃得越多越健康”,而是要吃得巧。這樣,你才能讓水果真正成為你的健康助力,而不是甜蜜的陷阱。
參考來源:
1.Murphy MM, Barrett EC, Bresnahan KA,BarrajLM. 100 % Fruit juice and measures of glucose control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s. JNutrSci. 2017 Dec 15;6:e59.
2.News Medical Life Sciences:Differences Between Natural Whole Fruit and Natural Fruit Juice
3.健康時報:水果吃不對還不如不吃!研究發(fā)現:這樣吃水果的人,癡呆風險增4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