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禮物,它不僅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更蘊(yùn)含著生活的智慧與情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jìn)這9首絕美詩詞,感受其中的人間煙火氣,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
01
《飲酒·其五》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生活,是無數(shù)人向往的烏托邦。
他遠(yuǎn)離塵世的喧囂,卻并未與世隔絕,而是在心中筑起了一片寧靜的天地。在那東籬之下,菊花盛開,南山映入眼簾,仿佛一幅絕美的畫卷。
山間的氣息在夕陽的映照下愈發(fā)清新,飛鳥們結(jié)伴而歸,一派和諧的景象。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渴望的嗎?
它告訴我們,生活并非只有忙碌與奔波,只要心懷詩意,處處皆是風(fēng)景。
02
《秋夜寄邱員外》韋應(yīng)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yīng)未眠。
秋夜的寧靜與涼爽,總是能勾起人們無盡的思念。
韋應(yīng)物在這樣的夜晚,漫步于庭院之中,吟詠著這美好的時光。遠(yuǎn)處的空山傳來松子落地的聲音,那般清脆,仿佛在訴說著幽居之人的孤獨(dú)與寂寞。
然而,這種孤獨(dú)并非凄涼,而是一種內(nèi)心的寧靜與淡然。它讓我們明白,在生活的喧囂中,偶爾停下腳步,感受這份寧靜,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03
《題龍陽縣青草湖》唐溫如
西風(fēng)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fā)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洞庭湖的秋夜,是如此的美麗而又神秘。西風(fēng)拂過,湖水泛起層層波紋,仿佛歲月在湖面上留下了痕跡。湘君的白發(fā),更是增添了一份凄涼與哀愁。然而,當(dāng)詩人醉臥舟中,卻不知天已融入水中,滿船的清夢與繁星交相輝映。這
種如夢如幻的境界,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它告訴我們,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在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
04
《山中》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王維的詩,總能將自然之美描繪得淋漓盡致。
在這首詩中,他以細(xì)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山中的秋景圖。荊溪的水清澈見底,白石在水底若隱若現(xiàn);天寒地凍,紅葉稀稀落落,卻更顯其鮮艷。詩人走在山間的小路上,雖然沒有下雨,但那滿山的翠綠卻仿佛要將人的衣裳都打濕。
這種清新脫俗的意境,讓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感受著它的寧靜與美好。它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在身邊,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05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
春天的鄉(xiāng)村,是充滿生機(jī)與活力的。草兒在春風(fēng)中茁壯成長,鶯兒在枝頭歡快地歌唱;楊柳輕拂著堤岸,仿佛在醉人的春煙中翩翩起舞。
而孩子們放學(xué)歸來,迫不及待地趁著東風(fēng)放起風(fēng)箏,那歡快的笑聲在空中回蕩。這種充滿童趣的畫面,讓我們仿佛回到了童年,感受到了那份純真與快樂。
它告訴我們,生活中的快樂,往往就在這些簡單的事情中,只要我們保持一顆童心,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
06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的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溫馨的田園生活圖景。
老朋友準(zhǔn)備了豐盛的飯菜,邀請詩人到田家做客。村莊被綠樹環(huán)繞,青山在遠(yuǎn)處斜斜地延伸,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詩人與老朋友在窗前暢飲,談?wù)撝r(nóng)事,那份親切與自然,讓人感到無比溫暖。
而最后的約定,更是增添了一份期待與憧憬。它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的友情,是如此的珍貴,只要我們用心去呵護(hù),就能讓它長存。
07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杜甫的這首詩,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滿足。清澈的江水環(huán)繞著村莊,夏日的江村顯得格外幽靜。梁上的燕子自由地飛來飛去,水中的鷗鳥相互嬉戲,一派和諧的景象。
而詩人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更是充滿了溫馨與快樂。老妻在紙上畫著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那份天倫之樂,讓人感到無比幸福。
它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的幸福,往往就在這些平凡的日子里,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
08
《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陶淵明的這首詩,表達(dá)了他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愛。他本就喜愛自然,卻誤入塵世的紛擾之中,度過了三十年的時光。如今,他終于回歸田園,開始了新的生活。他開荒種地,建造草屋,周圍種滿了榆柳、桃李。遠(yuǎn)處的村莊在夕陽的映照下,炊煙裊裊升起;深巷中的狗吠聲、桑樹上的雞鳴聲,構(gòu)成了一幅生動的田園畫卷。
這種寧靜而自由的生活,讓詩人感到無比愜意。它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的自由,是如此的珍貴,只要我們勇敢地追求,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地。
09
《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王維的這首詩,充滿了禪意與寧靜。詩人沿著山路前行,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香積寺。古木參天,小徑幽深,仿佛與世隔絕。深山中傳來陣陣鐘聲,卻不知從何而來。泉水在危石間流淌,發(fā)出嗚咽之聲;夕陽的余暉灑在青松上,更顯其清冷。詩人在薄暮時分,獨(dú)自坐在空潭邊,感受著這份寧靜與空靈。
這種禪意的生活,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與升華。它告訴我們,生活中的寧靜,是如此的珍貴,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就能找到內(nèi)心的平靜。
這些詩詞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快樂、幸福、自由與寧靜,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去感受,就能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諦。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用心去感受這份人間煙火氣,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