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領導酒后身亡,這場酒局究竟是誰的“局”?
極目新聞一則報道令人心驚:保定某高校二級學院領導在參加宴請時酒后突發(fā)疾病不幸去世。事發(fā)于年初,直至追責處分時才進入公眾視野,校方工作人員僅以“已開大會傳達”回應媒體追問。
一場酒局,一條生命,數(shù)個被處分的參與者,以及一句輕描淡寫的“已傳達”。這背后是多少職場人無法回避的“酒局文化”悲?。?/p>
酒桌下的權力游戲
“喝一杯就是給面子”“不喝就是看不起我”...這類話語在酒桌上屢見不鮮。當酒桌與職場權力結構交織,飲酒不再是自愿選擇,而成了一種變相的忠誠測試和服從性訓練。
高校本應是啟迪智慧的凈土,如今卻也被這種陋習侵蝕。那位不幸離世的學院領導,在舉杯那一刻,究竟是自愿暢飲,還是迫于某種無形的壓力?
追責之后,反思更關鍵
參與宴請人員受到處分,這是程序上的追責。但處分之后呢?酒桌文化會因此消失嗎?恐怕不會。
除非我們徹底反思:為什么在文明社會的今天,我們?nèi)匀粚⒕凭牧颗c人際關系、業(yè)務能力甚至職務晉升捆綁在一起?
生命的代價
一個人倒下了,一個家庭破碎了。這代價太過沉痛。
我們身邊還有多少人在被迫參加這樣的酒局?還有多少人一邊吃著護肝片,一邊舉著酒杯強顏歡笑?還有多少人將這種自我傷害視為“職場必修課”?
告別酒桌文化,從現(xiàn)在開始
這場悲劇應當成為一個轉折點。無論是高校、企業(yè)還是政府部門,都必須建立明確的制度,杜絕以飲酒為媒介的職場壓迫。
領導帶頭拒絕勸酒文化;單位明確禁止工作相關宴請中的強制飲酒;建立暢通渠道讓員工能夠毫無顧慮地拒絕過量飲酒...
生命不該為陋習買單。希望下一次,我們不會再次用生命去換取對酒桌文化的反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