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將推出一門改寫課堂形態(tài)的新課——全球首個由教授與全表情3D AI共同授課的課程,為未來學習模式提供新樣本。
這門名為《IAT 111:當下與未來的人工智能》的課程,由互動藝術(shù)與技術(shù)學院教授史蒂夫?迪保拉(Steve DiPaola)主導,他將與自己在學校iViz實驗室研發(fā)的3D AI“Kia”搭檔教學。據(jù)介紹,Kia能實現(xiàn)實時面部表情變化、唇形同步和帶情緒的肢體語言,和迪保拉教授形成“師生式”互動,而非機械的信息輸出。
迪保拉強調(diào),引入Kia絕非為了替代教師,核心目的是“用實踐講透AI”:“要討論AI倫理,還有什么比把AI請進課堂一起教更直觀?這樣能讓學生真正接觸AI的‘真實面’,知道它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擁有25年AI研究經(jīng)驗的他,曾任職硅谷、藝電(Electronic Arts)和斯坦福大學,深知學生對AI的認知誤區(qū)——他希望通過Kia的“擬人化”表現(xiàn),打破社交媒體上對AI的片面印象。
課堂之外,這門課的相關研究已延伸到實用場景。碩士生夏洛特?侯(Charlotte Hou)在迪保拉實驗室開展研究,利用AI幫女性提升薪資談判能力:“員工可以讓AI模擬自己老板的特點,提前練習談判,減少實際溝通時的焦慮?!彼Y(jié)合哥倫比亞大學的談判專業(yè)背景與技術(shù),讓AI成為“實戰(zhàn)教練”。
值得注意的是,這門課專門面向無AI基礎、無數(shù)學或編程知識的學生,旨在“揭開AI的神秘面紗”,幫畢業(yè)生適應AI驅(qū)動的職場。迪保拉和Kia都明確表示:“AI絕不會參與作業(yè)評分,教學的核心始終是人與人的引導?!保ㄞD(zhuǎn)載自AI普瑞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