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小李畢業(yè)后,選擇了留在北京工作,一個節(jié)假日,她她精心挑選了四盒稻香村高級點心,準備帶回廣東老家送給親人。
這些糕點對于小李的工資收入來說并不便宜,但卻是小李工作后第一次為家人精心準備的禮物,為避免損壞,她沒有選擇郵寄,而是親自提著這些點心坐飛機回家,一路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它們。
可令小李怎么也沒想到的是,自己精心守護的“稻香村”點心,竟然被父母的“破大方”給辜負了,被精致糕點撕開的親情遮羞布,也引起了不少網(wǎng)友的共鳴:難怪現(xiàn)在孩子回家不愿意給父母買東西了。
一盒“稻香村”點心,撕開了親情的遮羞布
小李帶著這精心守護的4盒“稻香村”糕點回到廣東后,先去了跟自己關系很好的姑婆家做客,并且拿出了一盒糕點送給姑婆,姑婆很感動,對小李如今的懂事連連稱贊,也讓小李感受到了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認可。
小李帶著剩下的三盒糕點回到了父母家,可讓她沒想到的是,晚上睡覺時,母親未經(jīng)她同意,將這些原本打算送給外公外婆的點心,分給了一些不太親近的鄰居和親戚。
第二天,小李發(fā)現(xiàn)點心不見了,詢問母親才知道真相。母親解釋說:“這不是過節(jié)嘛,總要給左鄰右舍送點東西,表示一下?!毙±詈苁?,她精心準備的禮物計劃被打亂了,外公外婆沒能收到這份心意,而那些并不親近的人卻分享了這份禮物。
而父母在得知,那盒被分出去的糕點原計劃是給孩子外婆時,也給出了解決辦法:把原本打算留給一家人吃的那一盒給外公外婆不就行了?可不解釋還好,一解釋小李更生氣了。
站在小李的視角,自己用畢業(yè)工資買的禮物,一路小心翼翼的呵護回來,每一份該給誰那都是計劃好了的,一定是要給最親近的人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付出,因此無論是不給姥姥姥爺、還是不給爸爸媽媽,小李都無法接受,尤其品嘗到這份點心的人,還是自己不熟悉的親戚鄰居。
于是才有了小李在網(wǎng)上痛斥父母的“破大方”,在外人面前“打腫臉充胖子”,即使家庭條件有限,也要在面子問題上不落下風,這樣把好處給別人的方式,讓女生非常難以接受。
親情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需要雙方共同維護
一盒“稻香村”點心,撕開了親情的遮羞布,有網(wǎng)友看完女生的帖子后感同身受:不是看到類似的遭遇,自己也沒意識到,難怪現(xiàn)在孩子回家都不愿意買東西了,原來是因為自己把孩子買的東西給了別人,孩子不高興卻也沒好意思說。
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撕碎親情遮羞布的,真的是一盒所謂的精致糕點嗎?歸根結(jié)底還是在于年輕人與父母輩之間的認知差異。
在父母眼中,他們把認為珍貴的東西拿出來招待,未必是因為“打腫臉充胖子”,這只不過是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所形成的特定價值觀和處事方式。
而相比之下,年輕畢業(yè)生從小接受的都是現(xiàn)代教育,價值觀更趨向于真實、平等和尊重個人意愿,因此無法接受父母用這種方式辜負了自己的孝心。
親情是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需要雙方共同維護。面對代際間的認知差異,不妨放下固有觀念,以開放的態(tài)度相互學習。
對于父母來說,學會尊重子女的心意和選擇;對于子女來說,理解父母的出發(fā)點,耐心引導而非一味抱怨。只有這樣,才能讓親情不至于因為一盒小小的糕點而瀕臨破碎。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