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廖丹 記者 陽錫葉)8月,湖南理工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拉開帷幕,該校“群英斷是非”訴前調解志愿服務團隊奔赴湖南省岳陽市周邊社區(qū)、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開展為期1個月的法律調解志愿服務活動。
這支由法學專業(yè)師生、實務導師、社區(qū)調解員組成的團隊,通過沉浸式參與糾紛調解、案例研討、普法宣傳,探索出一條“校地協同、實戰(zhàn)育人”的法學人才培養(yǎng)新路徑。
今年3月,湖南理工學院法學院與南湖街道正式啟動“群英斷是非”志愿服務項目,以校地共建為抓手,將法學課堂延伸至社區(qū)一線。項目依托南湖街道5個社區(qū),聚焦民間借貸、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等基層常見問題,運用法律專業(yè)知識梳理矛盾焦點、擬定調解方案,推動糾紛在進入訴訟程序前高效化解?!皫熒鷧⑴c基層治理既是法學教育的實踐深化,也是服務地方的責任擔當?!焙侠砉W院法學院黨委書記薛靜說。
在長檀社區(qū)晏女士歷時23年的征地拆遷信訪積案調解現場,湖南理工學院法學院副教授廖丹帶領團隊成員深入剖析法律癥結,結合相關法規(guī),提出“歷史補償追溯+現行政策銜接”的分階段解決方案。團隊成員全程參與證據梳理、訴求記錄、方案設計,將課堂所學的法律條文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箱”。
此外,湖南理工學院法學院聯合岳陽市司法局、岳陽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岳陽樓區(qū)法院等機構,共建“知識產權糾紛在線調解工作室”和“糾紛訴前化解在線調解工作室”,實現與岳陽樓區(qū)人民法院等訴調中心的無縫對接,學生可通過在線調解平臺參與真實案件調解訓練。
團隊成立以來,已深入社區(qū)參與調解案件50余起,成功率超85%,覆蓋物業(yè)糾紛、鄰里矛盾等民生熱點問題?!拔覀兤诖嗲嗄陮W子在化解‘家長里短’中錘煉‘大本領’?!焙侠砉W院法學院院長彭江輝說。
《中國教育報》2025年08月29日 第03版
作者:通訊員 廖丹 記者 陽錫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