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開國中將肖新槐,長征路上、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梢哉f,肖新槐這個“中將”絕對是名副其實。
但其實,早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還頗有一番波折呢。后來還是多虧了3位老總為他說話,這才有了這個軍銜。那么當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實,早在1951年的時候,肖新槐從朝鮮戰(zhàn)場回國以后,他的健康狀況就急劇惡化。原本在朝鮮染上的惡性瘧疾反復發(fā)作,再加上原本他在各大戰(zhàn)役中的十幾處舊傷,身體機能早就已經(jīng)嚴重受損了。
于是,在1953年,中央軍委考慮到他的健康狀況,決定免去他在66軍的軍長職務,并且將肖新槐安排到青島療養(yǎng)院休養(yǎng)。但肖新槐本人卻堅持回到湖南老家休養(yǎng),還說:“療養(yǎng)院的硬板床可不如自家土炕養(yǎng)人?!?/strong>
組織上為了保障肖新槐的安全,決定為他配備警衛(wèi)員和醫(yī)療小組,但都被他婉言拒絕了。最終,肖新槐只帶了一把手槍用來防身,還是每天都穿著粗布衣裳下地勞動。
到了1954年的時候,肖新槐的身體也稍微有所好轉,于是就被調到了南京軍事學院擔任教員,主要講述抗美援朝的戰(zhàn)例。
但到了1955年3月的時候,肖新槐的瘧疾再次發(fā)作,他不得不中斷教學工作,回到宜章老家休養(yǎng),這次回鄉(xiāng)持續(xù)了大概3個月,期間也完全脫離了軍隊編制。每天就像個普通農民一樣,劈柴、種地,鄉(xiāng)親們也都只當他是個普通老農,村里的孩子們見了他也都叫“肖大叔”。
誰也沒想到,幾個月之后,肖新槐竟然收到了縣里郵電所的信,送信的小伙子一邊跑一邊喘,還不忘大聲吆喝:“中央來的,快看看!”
肖新槐接過信封,手指在封口處頓了頓才拆開。紙上就幾行字,是軍委辦公廳的調令,讓他即刻進京。他盯著“進京”倆字看了半晌,黑黢黢的臉一下子紅了,就連身上那些早就已經(jīng)結痂了的疤都好像在發(fā)燙。
屋子里的白冰聽到動靜也走了出來,她看到了丈夫手里的信,又看到他紅著的眼圈,趕緊湊了過去,隨口就問了一句:“啥事兒啊這是?”肖新槐沒說話,把紙遞過去,白冰看了信件,也是一驚,“這……這是……”
他們對視一眼,忽然想起前陣子村里廣播說中央要給開國功臣授銜。當時肖新槐正在地里做活,聽到這個消息,他心里一動,卻很快又壓了下去,他覺得自己都已經(jīng)卸職回鄉(xiāng)了,哪里還輪得到?
不過,肖新槐不知道的是,千里之外的北京,還因為他發(fā)生了一場不小的“爭執(zhí)”呢。
當時,總干部部的人把第一批授銜名單送到朱德面前的時候,朱老總戴著老花鏡翻看了好幾遍,怎么都沒看到“肖新槐”仨字,最終還是忍不住把名單拍到了桌子上:“肖新槐呢?怎么把他給我漏了?”
這話一出,現(xiàn)場的所有人頓時安靜下來。有人小聲解釋:“肖同志已經(jīng)卸任回鄉(xiāng),按規(guī)定……”“規(guī)定?”朱德沒等他說完就站了起來,“1929年井岡山,是誰帶著警衛(wèi)排把我和毛主席從白匪窩里搶出來的?1934年湘江,是誰帶著一個團佯攻,讓中央縱隊安全過江的?這些事,規(guī)定上寫了沒?”
坐在旁邊的彭老總也拿起66軍的戰(zhàn)報,指著上面的數(shù)字說:“你們自己看,第四次戰(zhàn)役,66軍半年殲敵一萬多,繳獲的軍火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這支部隊是誰帶出來的?肖新槐!他在朝鮮把命都快拼沒了,現(xiàn)在就因為回了鄉(xiāng),連個軍銜都不配得?”
那天晚上,朱德、彭德懷和羅榮桓3位元帥聯(lián)名寫了份意見書,連夜送進了中南海。毛主席看了材料,在肖新槐的名字旁批了四個字:“宜授中將?!?/strong>
去北京的路上,肖新槐總在想過去的事情。
1928年,肖新槐就跟著朱德、陳毅鬧湘南起義,手里攥著根紅纓槍,跟著大部隊往井岡山走。那會兒山高路險,夜里就靠松明火把照亮,他總走在隊伍最后,幫著抬傷員、“撿”掉隊的戰(zhàn)士。
到了井岡山,肖新槐又成了警衛(wèi)排的兵。1929年開春,紅四軍軍部被國民黨軍圍在福建永定的山里,敵人喊著“抓活的朱德、毛澤東”沖上來。肖新槐帶著十幾個戰(zhàn)士守在山口,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
長征路上,最險的就是湘江戰(zhàn)役。他那會兒是紅九軍團先鋒團團長,面對桂系三個整編師的圍堵,上級命令他“想盡辦法拖住敵人”。他琢磨了半夜,讓部隊故意大張旗鼓往西走,還在路邊丟下些“主力部隊”的標記。
敵人果然上鉤,黑壓壓一片往西邊追,他卻帶著人往東南繞,硬生生為主力撕開道口子。后來聽俘虜說,國民黨那邊管他叫“肖瘋子”,說這人用兵太靈,讓人摸不著頭腦。
抗日戰(zhàn)爭打響后,他到了冀中平原。1942年日軍搞“大掃蕩”,帶著“挺身隊”到處抓八路軍。肖新槐看著地道網(wǎng)地圖,突然有了主意:把大部隊拆成小組,每組帶幾桿槍、幾個地雷,藏在地道里。敵人來了就從各個洞口鉆出來打,打完就跑。
最讓他難忘的還是朝鮮戰(zhàn)場。1950年冬天,肖新槐帶著66軍跨過鴨綠江,剛到臨津江就遇上了麻煩,美軍24師把江面炸得全是冰碴子,天上還有飛機盯著,大部隊過不去。
他夜里蹲在江邊看了兩天,讓工兵趁黑架浮橋,十幾座橋,天亮前全拆了沉到江底;等天黑透了,再撈上來重新拼。
就這么“晝伏夜出”半個月,66軍主力全過了江,美軍還以為江邊就幾個小部隊。后來打漢城,66軍一口氣沖進去,繳獲的坦克從街頭排到街尾,連金日成都親自給他掛了勛章。可肖新槐卻總說:“是戰(zhàn)士們能打,我不過是喊了幾句口號。”
到了北京,看著解放軍戰(zhàn)士們都穿著爭氣的軍裝,肖新槐突然就有點慌,他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粗布衣裳,拉了拉衣角,出門的時候太急,連件像樣的衣裳都沒來得及換。
見肖新槐有些不自在,接他的干部笑著說:“肖將軍,早就給您備好了新軍裝?!?/strong>到了賓館,工作人員拿來中將禮服讓他試。金色的肩章綴著兩顆星,肖新槐對著鏡子摸了又摸。
授銜那天,肖新槐站在隊伍里,聽著毛主席念到自己的名字,往前走了兩步??粗鴴煸谛厍暗膭渍?,肖新槐想到了那些在戰(zhàn)場上犧牲的戰(zhàn)友們。
從北京回去后,肖新槐先去了南京軍事學院當戰(zhàn)役系主任,后來又調到山西省軍區(qū)當司令員。可他的身子骨實在不爭氣,常常打著打著報告就病倒了,幾乎每次調動都跟著一張病休通知。1959年廬山會議后,有老戰(zhàn)友勸他:“你在會上說幾句,對你有好處?!彼麉s慢悠悠地說:“我嘴笨,說不好。打了一輩子仗,就知道槍要對準敵人,話不能亂說。”
晚年的肖新槐住在太原干休所,院子里種滿了從宜章帶來的辣椒籽。1980年,肖新槐已經(jīng)昏迷了好幾天。這天清晨,他突然醒了,讓警衛(wèi)員扶他到書桌前。他顫抖著手,在信紙上寫了“轉交軍委”四個字,又想了想,接著寫:“醫(yī)藥費太貴,別浪費了?!?/strong>
肖新槐將軍,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么叫做“生為國家征戰(zhàn),死念國家節(jié)儉”,他值得后世永遠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